宁攸凉,王 莹,肖仁乾,何友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91)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保护草原生态安全对于保障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对草原不合理利用,我国草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为遏制草原退化趋势和保护草原生态安全,我国于2011年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简称“草原补奖”)。草原补奖政策,即通过对退化严重的草场主要采取禁牧补助措施,对超载放牧的草场主要采取草畜平衡奖励措施,致力于推动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户增收的双赢[1]。历经十年,在保护草原生态的同时,草原补奖政策的推进对牧民户生产决策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因此,科学评价草原补奖政策对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以往有关草原补奖对农户(牧民户)生产决策行为影响研究方面,赵雪雁等[2]研究表明,生态补偿之后,尽管农户自然资本有所下降,但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及生计资本总值均有所增加;农户生计方式发生变化,更多的农户从事非农活动,生计策略多样化指数明显增加。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使得牧民户日常消费活动明显增加,同时随着草原补奖收入的增长,牧业的生产性投入有明显增加;牧民户养殖牲畜数量出现增加,但草地实际载畜量有所降低[3]。周升强等[4]在分析草原补奖对农牧户减畜行为的影响后发现,草原补奖政策实施以来,农牧户养羊数量不降反升,且补奖金额与牧民户减畜率存在“U”型关系,目前处于“U”型关系的左侧。Yin 等[5]分析结果也表明,与预期目标相反,草原补奖政策实施后调研区域牧民户牲畜数量略有增加,家庭净收入明显下降。Hu等[6]研究发现,禁牧补助对不同规模牧民草场减畜没有显著影响,草畜平衡政策仅对大规模牧民草场减畜具有显著影响;高雅灵等[1]的研究表明,草原补奖收入比例越高,牧户越倾向于扩大牧业生产规模。
在以往有关生计资本对农户(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影响研究方面,杨伦等[7]围绕生计策略转型综述国内外研究,认为近年来我国农民总体上呈现由“单一生计”向“生计多样化”和“优势生计”发展。定量分析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影响的方法主要包括无序多元Logistic 回归模型[8-10]和有序Logistic 回归模型[11-12],前者将生计策略视为无序分类变量,后者将其视为有序分类变量。有研究者认为:云南新平县干热河谷傣族地区农户生计策略主要包括纯农型、农兼型和兼农型,五类生计资本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对纯农型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最为显著的是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对农兼型的影响最为显著的是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对兼农型的影响最为显著的是金融资本[8];也有研究者认为,巴丹吉林沙漠牧户的生计策略主要有纯牧型、牧兼型、兼牧型和非牧型,不同时期影响生计策略转型的关键生计资本是不同的,但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始终是研究区域牧户生计策略转型的重要因素[10];另有研究者认为,生计策略对不同生计资本敏感性是不同的,不同类型村庄中生计策略对生计资本的敏感性存在差异[11]。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为本文的开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在以下三方面存在不足:分析视角上,以往研究关于草原补奖政策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较少考虑控制生计资本的影响;研究方法上,以往研究在分析草原补奖政策对牧民户行为的影响时,采用计量分析法,但在计量分析之前对理论分析框架构建的关注度不够;作用对象上,以往研究关于草原补奖对牧民户行为影响分析尚未对草原补奖政策进行分解,未对不同草原补奖政策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其关注更多的是一般生产决策行为,而这不利于更加深入、细致地考察不同政策变量对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效果。为弥补上述三点不足,本文在科学评价草原补奖政策的影响时,需控制牧民户生计资本的影响;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将草原补奖政策划分为禁牧和草畜平衡两类政策,依据牧业纯收入比例高低将牧民户生计策略划分为纯牧型、牧业兼业型、非牧兼业型与非牧型4 种类型,采用熵值法评估牧民户生计资本,进而运用有序Logistic 实证分析两类草原补奖政策及生计资本对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从而识别影响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为进一步完善草原补奖政策提供研究依据和政策建议。
1999 年,英国国际发展署(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DFID)提出可持续生计框架主要由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结构过程、生计策略与生计结果五部分组成,认为个体生计资本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与金融资本5类,而这些生计资本数量和结构影响个体生计策略选择,生计策略的选择则影响生计结果[13-14]。DFID 可持续生计框架具有逻辑清晰、拓展性强等突出优点,适合农户生计问题研究,被众多学者广泛采用。根据草原牧民户生产特点,建立如图1 的理论分析框架,用以分析草原补奖政策对牧民户生计策略的影响。
图1 理论分析框架
由图1 可知,生计资本包含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与金融资本,生计策略分为纯牧型、牧业兼业型、非牧兼业型和非牧型4 种类型。牧民户具有经济理性人特点,在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草原补奖政策、生计资本相互作用使牧民户表现为一定的生计策略类型,不同生计策略类型农牧户结合自身优势和劣势,选择一定的生计策略谋求改善自身生计,从而导致某种生计结果。因此,在分析草原补奖政策对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作用时,需要控制生计资本的影响作用。
1.生计资本测量指标选取 依据DFID 可持续生计框架[12],参照以往有关生计资本的量化研究[2,8,12,16-19],结合牧民户生产生活实情,构建牧民户生计资本测算指标(表1)。
表1 牧民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
(1)人力资本。它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人力数量和智力资本。其数量和质量均可能影响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生计结果实现。为此,采用“劳动力数量”“家人健康状况”“户主受教育程度”3个二级指标来衡量。
(2)社会资本。它是指牧民户在生计活动中能够使用的社会资源和关系网络。采用“干群关系”“邻里关系”“亲戚关系”3个指标来衡量。
(3)自然资本。它是指在生产活动中投入的耕地、草地、林地、水等自然资源。由于研究区域牧民户主要从事牲畜养殖活动,用“草场面积”“草场质量”“草场位置”3个二级指标来衡量。
(4)物质资本。它是指牧民户生活生产的场所以及运用工具。用“牲畜数量”“住房面积”“家庭生产和交通工具”3个二级指标来衡量。
(5)金融资本。它是指牧民户家庭拥有的现金、银行存款等,是保障牧民户生计顺利开展的金融基础。采用“家庭银行存款”“获得亲戚借款的可能性”“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3个二级指标来衡量。
2.生计资本评价 熵值法属于客观赋权法,具有克服人为确定指标权重主观性的突出优点[19-21]。在借鉴以往研究者的经验做法[17-18,22-23],首先采用等权重法对一级指标各赋值为1,然后采用熵权法分别对每个一级指标下属二级指标确权。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正向一致化处理。对于属于逆向指标的原始数据,采用“减法一致化”进行正向一致化处理[24-25]。
第二步,生计资本指标数值的标准化处理。为消除各指标间的量纲影响,采用正向极差标准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解决数据指标之间的可比性。其公式为:
式(1)中,xij表示第i个牧民户第j项指标的量化值;x′ij是指由前者标准化后的指标值,其值在0~1;xmin,j和xmax,j分别表示第j个指标在样本牧民户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第三步,无量纲数据的坐标平移和归一化。为避免数值等于0不便于后面对数运算,需要使用微小量对指标进行平移变换。本文将微小量取值为0.001。
式(3)中,μij表示第i个牧民户第j项指标的比例,m表示牧民户数量。
第四步,信息熵值的计算。在信息论中,信息熵是用于度量信息量的概念。若系统越是有序,则信息熵越低;反之则反。若变量的不确定性越大,则信息熵值也就越大。ej表示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值,k= 1 lnm。
第五步,指标权重的计算。根据熵值法赋权,计算各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式(5)中,n为评价指标数。
在得到各项指标权重后,计算各个牧民户生计资本,公式如下:
祁连、门源两县隶属青海省海北州,分别属于高原牧区和高原半农半牧区。为提高样本的代表性,选取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县各一个作为调研区域。祁连县可利用草原面积103.47万公顷,其中禁牧面积34.09万公顷,比例为32.95%;草畜平衡面积69.38万公顷,比例为67.05%。门源县(含门源种马场)属于半农半牧区,可利用草原面积41.44 万公顷,全部属于草畜平衡面积。根据两县不同的实际情况,祁连县同时实施禁牧和草畜平衡两种政策措施,门源县只实施草畜平衡单一政策措施。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2019 年10 月,课题组以草原牧民户为对象,赴祁连县和门源县开展问卷调研。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家庭基本信息、家庭生计资本、牲畜养殖和减畜情况、畜牧业收支、家庭收支、牧民户受偿意愿和草原生态补偿政策评价。共回收340 份牧民户有效问卷,其中祁连县和门源县分别为160份和180份。
1.因变量 本文选取生计策略作为回归模型的因变量。参考以往有关农户生计策略划分的研究成果[8,17],并结合研究区域牧业生产特点,依据牧业纯收入占家庭纯收入的比例,将牧民户生计策略划分为4类:(1)纯牧型,是指纯牧业收入占家庭纯收入的比例超过90%的牧民户;(2)牧业主导型,是指牧业收入占家庭纯收入的比例在50%~90%的牧民户;(3)非牧主导型,是指牧业收入占家庭纯收入的比例在10%~50%的牧民户;(4)非牧型,是指牧业收入占家庭纯收入的比例小于10%的牧民户。根据牧民户生计策略特点,将纯牧型和牧业主导型称为传统生计策略,后两种生计策略统称为非传统生计策略。因此,回归模型因变量的取值分别为1、2、3、4,分别表示纯牧业型、牧业主导型、非牧主导型与非牧业型,并将该变量视为有序多分类变量。
2.自变量 一是核心变量。草原补奖政策主要包括禁牧与草畜平衡两类政策,选择禁牧补助与草畜平衡奖励作为草原补奖政策的指标变量,单位均为万元。二是控制资本,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与金融资本,其指标的评价值按式(6)计算。
由于因变量(牧民户生计策略)为有序分类变量,因此,在建立回归模型时宜采用有序Logistic 回归模型[11-12]。有序Logistic的累计概率为:
式(7)中,Pij表示牧民户i选择生计策略取值小于等于j的概率,y表示牧民户生计策略,Xi表示自变量向量。其发生比对数形式如下:
式(8)中,logitPij表示“发生比对数”,α表示模型的截距,β表示回归系数向量。
1.草原补奖政策 草原补奖政策包括禁牧与草畜平衡政策。表2 数据显示,对于340 个样本牧民户,平均每个牧民户禁牧补助0.376 万元,平衡奖励0.345 万元,两项合计0.721 万元。从地理区域比较看,祁连县(牧区)和门源县(半农半牧区)户均草原补奖分别为1.183 万元和0.311 万元,祁连县户均草原补奖大大高于门源县。究其原因,祁连县同时享受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两项政策,但门源县仅享受草畜平衡奖励政策。
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n=340
目前调研区域禁牧补助标准为184.5 元/公顷、草畜平衡奖励标准为37.5 元/公顷,而样本牧民户对禁牧补助与草畜平衡奖励的期望值分别为1 410 元/公顷与510 元/公顷。这表明,现行标准明显低于牧民户的期望值,这与韦惠兰等[25]的结论一致。
两县全部样本牧民户禁牧补助和平衡奖励两项补奖金总和为245.20万元,占两县样本家庭纯收入的8.49%。其中,祁连县样本牧民户草原补奖金总和为189.25 万元,占该县样本家庭纯收入的15.98%,而门源县样本牧民户草原补奖金总和为55.95 万元,占该县样本家庭纯收入的3.28%。这说明,草原补奖收入对牧民户家庭增收贡献有限。
2.生计资本 牧民户生计资本指标值取值范围是0~5,理论最大值是5。从五类生计资本求和测算结果看,样本牧民户户均生计资本指标值为1.913,不到理论最大值的40%。这表明样本地区牧民户生计资本总体比较稀缺。从5 类生计资本指标值看,社会资本户均最高(样本均值0.721),其次是金融资本(样本均值0.464)和人力资本(样本均值0.322),再次是自然资本(样本均值0.293)和物质资本(样本均值0.113)。这与郭秀丽等[17]、Yang等[18]的研究结论较为一致,即农户生计资本总体上较为不足,且生计资本子项分布不均衡。
与祁连县相比,门源县样本牧民户户均生计资本指标值之和较低(1.783)。从5类生计资本指标值看,与祁连县相比,门源县户均人力资本(0.348)与物质资本(0.127)相对较高,但社会资本(0.658)、自然资本(0.249)与金融资本(0.401)相对较低。
3.生计策略 在全部样本中,纯牧型、牧业主导型、非牧兼主导型和非牧业型户数分别为131 户、144 户、34 户和31 户,这表明,传统生计策略(前两种类型)比例为80.88%,非传统生计策略比例为19.12%(后两种类型之和)。
在祁连县样本牧民户中,纯牧型和牧业主导型分别为22 户和86 户;非牧兼主导型和非牧业型均为26 户。在门源县样本牧民户中,纯牧型户数最多,为109 户;牧业主导型58 户,比例为32.22%;非牧兼主导型8 户,比例为4.44%;非牧业型最少,只有5 户。由此可见,对于样本牧民户而言,传统生计策略(即牧业主导型和纯牧业型)占据主导地位,特别在门源县尤为突出。从调研中了解到,与祁连县相比,门源县牧民户不受禁牧政策影响,维持传统生计策略相对容易。
依据式(8),分别将5类生计资本作为控制变量纳入Logistic 回归模型中,运用Stata15 软件中的“ologit”命令分别对祁连县(牧区)和门源县(半农半牧区)进行回归分析。其回归分析后的主要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
1.核心政策变量对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 一是禁牧政策。对于全部样本而言,禁牧补助对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王娅等[26]认为,禁牧政策的实施,改变了牧民户生计策略,有利于遏制沙漠化和恢复草原生态系统,政策效果明显。分县样本看,禁牧补助对祁连县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门源县牧民户生计策略无影响。这意味着,禁牧政策成为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的重要政策因素,禁牧补助标准越高,牧民户越可能选择非传统生计策略。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禁牧政策落实较为容易,其对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更为直接。究其直接原因,属于牧区的祁连县同时实施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两种政策,而门源县属于半农半牧区,只实施草畜平衡单一政策。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实施禁牧政策,牧民户不得不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同时,由于禁牧补助可为牧民户提供直接的物质补偿,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激励牧民户由传统生计策略转向非传统生计策略。二是草畜平衡政策。对于全部样本而言,草畜平衡奖励对全部样本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具有正影响不显著。分县样本看,草畜平衡奖励对祁连县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为正向但不显著,对门源县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为正向且显著。这表明,若不区分单一政策和非单一政策县,草畜平衡政策对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就被掩盖。一旦区分开来,草畜平衡奖励对门源县牧民户生计策略的正向促进作用就较为明显。
2.控制变量对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 一是人力资本对全部样本及祁连县和门源县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影响均不显著。从实地调研中了解,牧民户家庭成员多为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户主及主要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外出务工经商情况较少,同时由于地处内陆,医疗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因此人力资本在牧民户选择生计策略时所起的作用较小,这可能是导致人力资本对牧民户生计策略转型影响不显著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社会资本对全部样本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究其原因,可能是以人际关系表征的社会资本越丰富,社会网络越发达,牧民户就越容易获得有关非牧业生产或者非农业的政策和市场信息,更可能实现由传统生计策略向非传统生计策略转型。刘自强等[21]研究表明,社会资本越丰富,农牧户实现生计转型的可能性越大。从分县样本看,社会资本对祁连县和门源县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方向分别为负向和正向,且均不显著。三是自然资本对全部样本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影响方向为负向但不显著。分县样本看,自然资本对祁连县和门源县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分别负向和正向,但均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祁连县和门源县的自然资本虽存在一定差异,但在国家对高原生态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及当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大环境下,牧民户在选择生计策略时对该地区自然资本的开发性利用考虑较少,以草场面积、草场质量与草场位置为表征的自然资本对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较小。四是物质资本对全部样本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分县样本看,物质资本对祁连县和门源县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从实地调研了解到,牲畜数量越多、家庭住房面积越大和交通工具品种越丰富,牧民户牧业生产投入的物质资本越多,生计转型成本越高,越可能维持传统生计策略。Bhandari[27]与Dai等[28]研究表明,牲畜数量越多,自然资本越丰富,牧民户越倾向于保留传统牧业型生计策略,农民户生计策略转型越困难。从实地调研中了解到,物质资本丰富的牧民户选择非传统型生计策略的机会成本较大,倾向于维持传统生计策略。五是金融资本。金融资本对全部样本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为正向但不显著。分县样本看,金融资本对祁连县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方向为负向但不显著,对门源县的影响也不显著但方向为正向。
依据DFID 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将草原补奖政策分解为禁牧和草畜平衡,采用熵值法评估牧民户生计资本,将生计资本作为控制变量,运用有序Logistic 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两类草原补奖政策对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1)草原补奖标准大大低于牧民户期望值,草原补奖规模相对有限,对牧民户家庭增收作用相对较小,则草原补奖收入对牧民户家庭增收贡献有限。(2)调研区域牧民户的生计资本整体比较稀缺,尤其是人力资本、自然资本以及金融资本较为匮乏,且五类生计资本分布不均衡。(3)禁牧政策的实施显著影响牧民户的生计策略选择,有利于遏制沙漠化和恢复草原生态系统,且禁牧补助标准越高,牧民户越可能选择非传统生计策略。(4)草畜平衡政策对门源县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高于祁连县。(5)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是影响高原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关键生计资本,社会资本更丰富、物质资本越匮乏,牧民户更可能选择非传统生计策略。
调研区域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受到草原补奖及生计资本的影响,但有限的生计资本不利于牧民户生计策略由传统生计策略向非传统生计策略的转化,而生计策略转化和草原生态保护密切相关,因此,为进一步完善草原补奖政策,引导牧民户就生计策略理性选择,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是要提高草原补奖标准,加强政策执行过程监管。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制定,应根据地方政府财力情况及时提高补奖标准,以促进牧民户生计方式的优化调整并充分调动牧民户保护草原生态的积极性。同时,以合理载畜量核定为基础,以落实奖惩并举的监管员管理制度为抓手,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与无人机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强化对超载过牧的监管。
二是要重视生计资本积累,提高牧民户应对冲击、利用机会的能力。政府应加大对高原牧区的投资支持力度,促进高原经济发展,从而补齐物质资本的短板。此外,为推进五类生计资本的有机结合和均衡发展,短期内可以实施优惠的金融发展政策,并加强对政策的宣传与解读来促进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加速形成与积累,进而巩固社会资本的优势。
三是要注意分区施策,科学引导牧民户生计策略由传统生计策略向非传统生计策略转型。禁牧政策的实施显著影响牧民户的生计策略选择,草畜平衡政策对门源县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高于祁连县,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实施合理的草原补奖政策。高原牧区牧民户地处偏僻,信息闭塞,对非牧、非农行业情况了解甚少,生计策略转型的渠道不通畅。地方政府应致力于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策解读与宣传,促使牧民户从思想认识上降低对草地及牧民生产的依赖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对牧民户非牧就业和生计转化能力的培养;鼓励牧民户家庭对适龄儿童的教育投资,增强牧民户未来生计策略转型的潜力。
四是要强化政策支持,保障牧民户权益。一方面,政府应该及时解决好牧民户面临的发展困难,妥善处理好干群矛盾,构建良好的干群关系,同时倡导良好、和谐的邻里关系和亲戚关系,以增加牧民户的社会资本,提高其生计策略选择的弹性。另一方面,针对牲畜数量较多、草场面积较大致使生计策略单一、转型发展困难的牧民户,需要当地政府在加强政策引导的同时,辅以收购、代销等方式解决好以传统牧业型生计策略的牧民户面临的牲畜量销售困境及数量过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