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礼乐美在音乐教学中的实践
——以古筝教学为例

2021-11-22 14:07:45程思玥
读与写 2021年15期
关键词:古曲礼乐古筝

程思玥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 吉林 长春 130000)

“礼”代表天地自然的秩序,能规范人类的行为。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应如何相处。“乐”代表天地自然的和谐,优雅的音乐能够调和人类的七情五欲。乐的作用就是让七情五欲“发而不逾规矩、不过度”,使人们懂得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自我完善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祭祖典礼是礼乐教化的充分体现。演奏的乐器是用中国传统的古乐器:古筝、古琴、笙、笛、箫等。

古筝是“仁者之器”是雅乐,常习者气质趋于古典优雅。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宝库中最璀璨的乐器瑰宝的古筝,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天籁之音,具有滋养灵魂的作用,使习筝者潜移默化之中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下面以古筝模块课为例,谈一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践行礼乐美的教育。

1.学习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古曲

古曲是指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有较高知名度的乐曲。代表曲目有: 《幽兰》、《阳春》、《白雪》、《将军令》、《酒狂》、《阳关三叠》、《离骚》、《伯牙悼子期》、《潇湘水云》、大舜的《南风歌》、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冯延巳《长相思》、屈原的《湘君》、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秋浦歌》、姜夔的《杏花天影》等等。这些古曲大多属于器乐曲,而且大都出于诗人之手创作而成。古诗词歌曲是最能体现出我国古代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的歌曲,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古代把最优秀的音乐放进青年学子的美育课堂,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演奏古曲有利于振兴民族音乐和凝聚民族精神,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审美品味,锻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之魂。对于中学生来说,演奏古曲能够更好地加强自身修养,从雅的古曲中陶冶情操,追求至高的艺术境界。

2.在学习古筝演奏的基础上加入吟诵诗词的学习

《尚书尧典》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这十二个字,讲的就是音乐教育的内容,即“诗乐”。用今天的话来讲,即是: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歌,是唱出诗中思想感情的语言;声(旋律)是依据唱的内容而表达展现;律(音律和宫調)与旋律融洽地结合在一起。从中可见,诗歌和音乐是人们思想和情感的表现,体现为和谐。“诗乐”是华夏民族语言与音乐融合的一种传统艺术,也是古代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与内容。古筝学习是需要有传统文化底蕴作为积淀和润养的,如此,才能更好地理解曲目的内涵,从而弹奏出动听的乐章。

“吟诵”是诗歌与声律和谐的体现。《周礼 春官 大司乐》云:“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乐语”即为诗教,其中的“诵”是有节奏、有声韵的诵读诗歌。在学习古筝演奏技巧的同时,要深入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和内涵,理解作品所阐述的道理。在学习古筝演奏的基础上加入唱诵诗词的学习,将演奏、演唱与诗词吟诵融为一体,在韵律的带动下,可以更加理解诗句所阐述的含义和道理。演奏古筝、演唱古曲,学习国学经典三者之间相辅相承,相得益彰。

3.在音乐课堂中渗透汉文化,注重优雅身韵和礼仪的培养

汉代礼仪,顾名思义是汉代时候人们的礼仪。汉代礼仪包括立容,坐容,行礼,迎宾,宴请。在古筝模块课上,力求打造一个汉文化浓郁的课堂氛围,坐姿、站姿、语言、语气、行为举止都要大方典雅。

演奏、吟诵、表演,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学习的心态从被动转为自觉。以往的音乐课堂,大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给学生留白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很少,。而在礼乐美指导下的古筝课堂,一改往日教师主导的地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挥。学生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诗词编创乐曲,编创与乐曲匹配的礼仪动作,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自觉。学生面对民族音乐时的自发感得到大大提升,这是传承我们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以礼乐美的课堂教学模式回归传统音乐教育,启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开启自觉、自发的民族音乐传承之路。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性情和畅,从而达到中庸之境界,此时为人处事无不中节,做任何事无不成功。作为音乐教师任重而道远,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定会不忘初心,砥力前行。培养学生努力成为华夏文化优秀的继承人。

猜你喜欢
古曲礼乐古筝
我终于会弹古筝了
《礼乐》系列刊物述论
中国音乐学(2021年4期)2022-01-12 06:25:04
宫商角徵羽,古曲动心魄
周人传统与西周“礼乐”渊源
音乐研究(2019年5期)2019-11-22 06:48:28
经典改编古曲的成功及其启示
浅谈古曲的演唱风格
丝路艺术(2018年12期)2018-04-01 13:36:20
第一次弹古筝
小布老虎(2017年1期)2017-07-18 10:57:28
古筝
宝藏(2017年2期)2017-03-20 13:16:45
用庄严礼乐慰英灵励军民
古曲与古诗词的关系及演唱处理的研究——以古曲《枫桥夜泊》为例
大众文艺(2016年18期)2016-07-13 08: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