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建设研究

2021-11-22 11:46孙伟峰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14期
关键词:校企院校人才

孙伟峰

(信阳航空职业学院,河南 信阳 464100)

0 引言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职业人才的责任,应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在传统工作体系下,人才培养呈现出孤立性的弊端,学生在就业后无法适应岗位工作要求,对其职业发展产生了较大阻碍。为此,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确保培养目标、方向、方法和途径的一致性及协调性,使学生在将来就业中可以充分展现自身才能,以解决当前就业难的问题,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要以校企合作为契机,实现对多种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创建新型的一体化教育机制,增强人才培养和就业教育之间的协同性,明确两者的内在联系,从而促进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

1 高职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的重要性

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已经成为常态,符合我国基本国情,而且有利于人才的创新发展。在此背景下,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建设,更加符合新时期社会及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助于解决职业教育中存在的新问题。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增,由此引发的后果就是学生的“就业难”问题,由于部分学生未能做好职业规划,导致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影响了学生个人成长及社会稳定发展[1]。明确学生的就业需求及目标,从而对当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改革,可以使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的用人需求,消除高职院校传统工作体系下的盲目性问题,增进职业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衔接性,真正体现高职院校的社会价值。

2 高职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建设的问题

首先,校企合作的环境有待完善。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协同配合度不高,是导致校企合作受限的主要原因,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及条件,单纯依靠学校教育资源难以达到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无法与学生的就业形成密切配合。传统职业教育以知识和技能教育为主,但是很多内容存在滞后性问题,学生学到的实践技能无法在工作中加以运用,降低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其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特色。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中照搬既有的模式,未能考虑到自身的办学特色,没有与相关企业进行交流与沟通,导致其个性化丧失,人才培养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2]。最后,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制度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然而在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建设中的制度缺失,导致校企合作的推进遇到阻力,资源整合效率低下。

3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3.1 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

要想逐步提高人才培养和就业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水平,必须对当前校企合作的整体环境进行优化,为学生的理论学习及实践提供平台。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出台支持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使其更加适应人才培养和就业的实际需求,为课程模式改革、实践教学和专业课程设置等提供保障,增加校企合作的深度。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交流,消除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滞后性问题,将一线工作人员的经验融入人才培养当中,提高学生在就业中的核心竞争力。在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和企业应加快校企合作服务平台的建设,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就业提供保障[3]。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注重对企业信息的整合和评估,引导学生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使其日常学习更具针对性,根据目标企业的管理理念、工作性质等不断提升自己。

3.2 创新制度体系

良好的制度体系可以对实践工作进行有效约束和规范,促进校企合作的平稳推进,增强人才培养和就业之间的融合度,为长期良性发展奠定基础。为保障企业自身的利益,除依靠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持外,高职院校也应该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增强企业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和企业可签订相关协议,在保障学生有就业机会的同时,为企业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3.3 拓展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固化问题是当前高职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其导致高职院校无法与就业之间实现密切协同及配合。为此,应该认识到社会的多元化人才需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拓展和延伸,遵循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为企业输送更多高水平的职业人才。在学校教学及人才培养中,应该逐步提高企业的参与度,为实习基地建设和课程体系创新提供指导,确保教学计划的可行性及实效性,为学生将来就业做好准备。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也应该明确学校和企业各自的职责,尤其是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实践素养[4]。工学交替方式在校企合作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也是现代化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有助于学生更加灵活地开展学习和工作。此外,还应该对当前的订单培养模式进行优化,在明确企业的用人需求及岗位工作特点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定向培养人才,实现人才的快速输送。

3.4 强化人才培养观念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应考虑市场及企业需求外,还应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为人才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提供保障。在以往工作中,院校对理论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因此忽视了岗位技能及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是限制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5]。为此,应该增进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之间的配合,引导学生在校企合作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认识到实践能力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不断学习中加以强化和改进。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认识到学生在就业中的主体性,多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和自身能力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解决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问题。

3.5 改革用工方式

企业用工方式的创新及改革,也是当前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工作,学校应该与企业做好沟通工作,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企业在人才招聘中往往借助交流会和人才服务中心等,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无法使学生进入合适的岗位。高职院校应该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核心,鼓励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取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企业的人才选拔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途径[6]。

3.6 优化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情况是影响人才培养情况和学生就业率的关键,因此应该增强高职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及特色性,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创造条件。专业设置不能照搬既有模式,除了应该考虑到学校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办学特色外,还应该综合考虑市场发展状况,对当前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变化趋势加以评估和预测,在专业课程设置中保持前瞻性,防止学生在就业中遇到巨大阻碍。针对专业设置情况要进行针对性调整,尤其是在很多变化较快的行业当中,知识和技术的更新速度也较快,应该引进本专业的前沿动态和知识内容,使学生在就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岗位工作,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7]。高职院校要明确企业的经营生产规律和特点,把握高职专业课程设置的方向,通过打造特色专业来提高学校的竞争水平。

4 结语

加快高职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途径。校企合作背景下,应该创新一体化建设的路径和方法,真正利用多种教育资源改革教育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和就业保持高度协同。然而,由于校企合作环境缺失、专业设置缺乏特色性和制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一体化建设的进程受到影响。为此,应该通过创造合作环境、创新制度体系、拓展培养模式、强化人才观念、改革用工方式和优化专业设置等,使一体化模式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而实现培养企业所需人才的校企合作目标。

猜你喜欢
校企院校人才
人才云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校企合作五反思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