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芳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五里街镇中心幼儿园 福建 永春 362600)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幼儿园教育现象就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于学前教育中,因其存在时间太久,导致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了影响着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问题虽然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特征,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大多数幼儿园盲目的开展超前教育,从而忽视了幼儿自身发展的规律,遏制了孩子的天性,很多幼儿园根本意识不到游戏对3-6岁的儿童的重要性。而这种低质量的幼儿园教育方式在幼儿园发展中还一直存在着。
1.1 培养目标的“小学化”。“小学化”幼儿园教育可以让孩子为进入小学做准备,并为将来的社会生活准备好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当前,许多幼儿园,特别是私立幼儿园,都在打着特殊教育的名号,例如“双语教育”,“艺术教育”和“国学教育”等。但是,在学校建立的整个过程中,特殊教育主要基于纯艺术技能训练和知识掌握为主,培训的目的是关注儿童在社会发展中的基本需求,而忽视儿童个人发展的价值观问题,这些培训强调个体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而忽视了兴趣,情感,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等特征的培养。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对幼小衔接进行的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很多一年级的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学习能力低,他们的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差,从这些情况上可以看出我国幼儿园培养目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上述领域的缺失[1]。
1.2 教学组织形式的“小学化”。“小学化”组织幼儿园的方式忽略了儿童在休息空间模式,教师(即儿童的活动和教学方法)方面的独特和新需求。首先,在作息方面,孩子的时间少于30分钟。一些幼儿园甚至引入了小学的作息时间,把一天时间分为多个40分钟的课程,减少了幼儿休息和运动的时间。其次,在空间模式方面,许多幼儿园使用“秧田式”模式,所谓的“秧田式”模式,就是桌子和椅子位于教室的中间,老师处于主导作用,不是与儿童共同学习的合作伙伴关系[2]。
2.1 强化制度建设监管。幼儿园应根据我国发布的有关幼儿教育的有关指导方针,明确对幼儿教育的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等各方面,强制性和可行性方面的标准,确保能够解决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超前教育的问题。首先,根据对国家级幼儿园教育目标有关的要求,有必要在学校的方向,教育目标,学校状况等方面使用相关系统和幼儿园的合规性,思考科学教育的概念。其次,它制定了国家和相关部门的儿童教育的指导方针,根据各个年龄段儿童的发展目标提供了教科书和教学指导,并实施了学龄前学习教育选择的基本方法,且表明了注意事项。为幼儿园选择。组织和加工相应的教学内容提供了明确的方向[3]。
2.2 完善财政投入制度。我们为所有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提供经济支持。首先,必须基于公众的能力来分担学前教育的基本费用和在偏远农村地区运营学前幼儿园的费用,以确保孩子接受科学的学前教育。同时因为购买力低,在本地和不发达城市,政府还需要首先建立一个稳定、长期的投资和安全体系,并在脆弱地区进行学园管理,以确保包容性支持的质量。幼稚园经济收入测试证明,教师和日常工作人员所拥有的办公室配置是低价购买了,人员工资却是令人满意的,因为数百名研究人员是进行学校活动教育的关键条件。其次,有必要根据幼儿园的质量标准,科学地计算该地区幼儿园的运营成本,并考虑到整个民用幼儿园广泛的收入和教育以及该地区应用较好配置的可能性。根据质量评估以及是否以标准化方式满足要求,明确定义了幼儿园财政援助的标准和分配。改善和需要以各种方式向脆弱的私立幼儿园提供财政援助。弘扬父母责任的科学观念,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4]。
本文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表现以及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解决策略等方面对本课题进行了研究。学前教育是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以及后续全面发展的基础。举办私立幼儿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保证农村小孩接受良好教育以及普及学前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在发展私立幼儿园教育方面存在各种困难,但我们要相信政府,可以保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很好的促进农村私立幼儿园的健康发展,毕竟这不仅能使城乡均衡发展,还能让孩子们接受科学教育,为以后快速接受高级教育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