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娟
(新疆喀什市第二十八中学 新疆 喀什 844000)
化学学科作为学生高中阶段接触的一门重点学科,学习化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存在于高中生们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也为学生后续深入了解化学世界提供了一个与化学学科相关联的桥梁。化学学科相对于高中阶段的其他学科而言更注重化学原理之间的内在关联,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对涉及到的化学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其过程往往是无趣乏味的。针对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尝试将化学概念教学模式融入到现阶段的化学教学课堂中,以此增强教学趣味性达到激发学生们学习热情的教学目的。
现阶段教师在对所教学科的教材内容进行梳理时可以发现,高中阶段的化学学科学习内容不仅要求学生对化学知识点加以理解掌握,更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利用所学知识去理解生活中存在的化学原理事件。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概念教学法与化学课上教师动手操作的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相结合,通过后续向学生深入讲解该化学实验中具体操作步骤中蕴含的化学原理以达到加深学生对该化学知识点的记忆理解的教学目的。以高中教材中涉及的氧化反应为例,高中阶段的化学实验中单质与氧气的氧化反应较为常见,如镁在空气中燃烧、铁在空气中燃烧和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等。其中尤以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现象最为明显。教师在操作该项化学实验时,学生们可以看到镁条在燃烧过程中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在燃烧结束后还会有白色粉末生成。以上便是单质镁通过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最终形成氧化镁的化学过程。通过这项实验学生们对化学教学中描绘出的化学现象产生了较深的化学概念,且通过对该实验现象的进一步观察,学生们经由自身的化学思维进一步掌握了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铁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生锈是化学教材中提到的氧化反应,镁条通过燃烧形成氧化镁也是教材中提及的氧化反应,学生们通过对多项化学实验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将逐渐理解教材中涉及的化学现象,这使得概念教学深入高中阶段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为学生后续提高滋生学习效率起到的重要作用[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化学概念教学法融入到当前的化学教学活动中时应采用准确、严谨的教学语言向高中生们阐明化学概念教学法对后续化学知识点的学习起到的积极作用。以高中阶段化学教材中氧化还原反应一课为例,教师在该实验过程中通过调整溶液浓度和酸度进而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传统模式下的化学课堂教师往往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氧化还原反应的视频对该知识点进行讲解,但是随着化学教学模式不断的优化改革,当前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向学生们展示该实验具体的变化过程将实验结果直观地展示在学生们的面前,并以此作为将化学概念教学融入到当前的教学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切入点。在实验过程中电子发生转移最终完成该化学状态下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不同于前文中提及的氧化反应,教师在对氧化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这两个化学知识点进行讲解时,需要以二者之间不同的化学公式作为教学切入点,通过电子之间的转移向学生们灌输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区别,教师在对化学概念展开系统性的讲解时要突出概念化学法所强调的以准确、严谨的概念学习思维深入学习化学知识。
教师在对现阶段的化学教材内容进行梳理时可以发现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另一个不同点,即大部分的化学知识点都存在一定的关联和内在联系,而化学概念教学法则强调将学生们的思维活动与教师的教学模式紧密相连,并通过对所教知识点的内容进行调整从而达到加深学生关于该化学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以高中教材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为例,学生在学习新的化学知识点时也要将现阶段所学的新知识与前面学过的旧知识相联系,并通过概念教学法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在学生初步完成对所学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后,教师需要根据课上所学内容布置相应的课堂作业,通过加大学生对化学概念的区分能力,使学生所学概念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涉及的化学概念加以区分,鼓励学生以化学概念的脉络为骨架,以解决该类化学问题的方式为经脉,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身已经掌握了的化学概念性知识去质疑、思考和总结后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综上所述,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概念教学模式与学生们所学的化学教材内容相结合,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性地学习与教材相关的化学知识,还为学生后续深入了解该类化学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