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陈俊学校 王 辉
小组合作是贯穿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小学语文新课改提倡的重要学习模式。
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首先应对全班学生进行适当分组。为了保证组内成员的相互合作和组间的公平竞争,在分组中不仅要考虑学生的成绩,还要按学生的能力、特点、兴趣等几方面进行分配。
在我所执教的班级中,我把学生分成了六个大组,每组有6 名学生,分设小组长一人,负责小组讨论的组织和开展;记录员一名,记录本组的观点。组长的选定重点是他(她)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富有亲和力,在小组中有一定的威望,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听从指令,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其目标的设定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这样学生在合作中才能去享受得到知识的快乐。然后,在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要对小组讨论进行指导,以使学生尽快明白讨论的目的和小组合作所需要共同完成的内容。
在明确的问题设置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组间的竞争而得到了提高,但是在小组成立之初,学生还难以形成规整的讨论形式。这时,教师就应该站在组织者的立场,帮助学生安排小组成员的任务,以使学生明确自己所能为小组出的一份力。接着,在一次次的尝试和教师的指导中,小组长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学会了如何去分配任务,组内成员也会在失败中总结出教训,明白成功是来自于组员的共同努力。
俗话说:“心有灵犀一点通。”在小组初步形成后,要给小组成员一定的时间进行融合。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安排一定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小组内的伙伴,通过沟通、交流甚至观点的质疑和争吵,让学生学会包容,学会分享,学会总结。
在教学《扁鹊治病》一课时,根据课文的特点,向学生提出了如下表格:如蔡桓侯的病情每次的发展变化,扁鹊提出的治疗方案,让学生挨个填写,从填写过程中,引导学生梳理出扁鹊的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完成表格,用时最短的一组可在小组评比表上加分。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能够带着目的去阅读课文,减少了教师的带领性,增加了小组成员的合作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考验了小组长的分配能力。
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要让学生对于文本进行深入的探讨,那么问题的来源就至关重要。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讨论欲望,还可以碰撞出新的火花。
《普罗米修斯》备课之时我提出了:你是怎样评价文中出现的几个主要人物的?在课程讲解完成后进行拓展讨论。但是,在课堂上对文本进行质疑时,即如何评价火神的形象,我转变了预设的内容,转而把问题改为全班性的辩论,让学生去说服学生。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开始了对于文本的仔细研读,对于教师给的补充记录详细,以便在辩论中“击败”对手。
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学生对于问题的答案就会非常关注。当学生提出的问题发生分歧时,教师可以把“难题”抛给学生,可以站在参与者的角度去帮助学生分析,这样,学生对于问题就会有自己的想法,也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就会在无形中到达高潮。
在教学《西门豹治邺》时,让学生成为演员,以演员讨论剧本的方式进行教学。小组讨论分配角色、设计台词、制作道具等等,在表演的过程中,台下的学生就是导演,指导演员的表情和动作等等。
这样的设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研究文本的兴趣,在小组活动中,对于自己的角色和台词敢于“争一争”。在表演中都使出了浑身解数,生怕台下的“导演们”挑出毛病,而坐在台下的学生则会集中注意力去发现问题,找出理解不一致的表情或动作给予指导。
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提取教学中的有效问题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有所收获。另外,在小组合作中,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出的问题要富有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学。
在进行小组合作之前,要形成稳定的、富有“战斗力”的小组,融洽的小组关系也能为课堂教学节省不必要的时间。另外,在小组合作的问题选择上,要选取具有思考价值的、学生自主提出的,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要与有意义地接受学习、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