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静 石 乐
北京联合大学科学技术处,北京 100101
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的决议。“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1]。“十四五”时期也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阶段[2]。高等教育的需求、使命与任务、支持与条件、发展模式与机制都会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变化给高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3]。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教育是经济的重要驱动力量,新时期竞争的加剧更加凸显了教育的战略支撑作用。世界的全面变局,对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提出新的要求。国际竞争形势的变化在为高校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为高校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全面影响高校发展的战略选择[3]。各地方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托“十四五”规划,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创新”“高质量”是“十四五”规划的核心词汇,高等教育是创新的重要载体之一。创新的重要来源是科研,因此,提升高校科研能力既是新时代强国之要求,又是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十四五”规划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的地位、内涵、模式、任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龙头,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由0到1原始创新成果的孕育地,高等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国家发展的未来[4]。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严重冲击了中国经济,创新地位更加凸显。国家重大战略对教育寄予更大期望。教育的根本点是要以教育现代化推动科教兴国战略,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1]。“十四五”期间我国科学技术自主创新需求越来越紧迫,教育系统必须以更大的力度深化改革,切实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高等教育立足创新,被赋予了在大变局中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与责任[4]。
北京联合大学是伴随改革开放成立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校党委就提出以“发展应用型教育,办好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定位。办应用型大学,已有20余年的历史。北京联合大学围绕“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分类发展定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创新,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强化平台团队建设,融入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定位及高精尖产业发展。突出内涵建设和差异化发展,创新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为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提升“服务北京、服务市民”的能力。面向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深入实施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战略,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博士点申报为抓手,构建“开放、共享、高效”的科研管理运行机制,优化“多主体、跨边界、深融合”的科研创新体系,不断提升学校科研整体水平与影响力。围绕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以提升服务北京贡献度为导向,加快科技管理创新,完善科技评价机制,实施科研平台突破工程、重大重点项目飞跃工程、服务北京能力强化工程、科技成果转化与质量提升工程,力争“十四五”期间科研经费总量比“十三五”期间翻一番,到“十四五”末,预计各项重要科研指标处于国内应用型高校的先进行列,个别优势领域处于引领地位。
高校的科研定位要服从学校的办学定位,应用型科研是确保学校应用型办学定位的重要支柱。判断高校的应用型主要是从高校承担或完成社会责任的目标、方式和结果来确定的。也就是说,应用型高校的第一社会责任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教育教学和科研训练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两个主要途径。如果培养的人才是应用型的,那么实行的教学模式和科学训练也必然是应用型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责任者是教师,只有具有应用型基本素质和执教能力的师资队伍,才能担当起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责任。开展应用型的学术研究和科研工作,是培养应用型教师的有效途径,从而决定了应用型科研是确保学校应用型办学定位的重要支柱。
应用型大学的科研定位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鉴于历史或现实的原因,我国的地方性大学,多以应用型作为办学定位。这类高校服务社会的主流指向是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或转型升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般是解决一线的、现场的应用性问题,科技服务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主要途径之一,从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关系分析,地方大学的科研定位也应该是应用型的。
多年来,北京联合大学坚持应用型科研作为科研工作的基本导向。在历届召开的北京联合大学科技工作大会上,坚持强调转变科研观念、改革管理制度和方法,着力推进应用型科研的转型改革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做应用型课题的人数、项目数和经费,均有较大提升。并且创建了一批应用型的科研平台,产生了一批有价值、有水平、有前景的应用型科研成果。
科研向应用转型,是应用型大学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相对于基础型研究而言,应用型研究的基本指向是社会经济和人文环境中的一线、现场和系统终端;研究的主体内容是指向领域中的生产、管理、服务、发展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和具体问题;研究的成果一般满足可转化条件,能够对生产、管理、服务、发展产生直接效应。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特殊时期,应用型科研对于国家发展尤为重要。应用型科研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强调,要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综合多学科力量,统一领导、协同推进。解决重大科技问题,聚焦重大现实问题,急需汇集多学科的智慧和力量[5]。
地方高校创新能力具有较大提升空间,短板表现为保守有余、创新不足、封闭有余、开放不足、尚未充分发挥引领未来、支撑发展的作用[6]。一支科研能力强的人才队伍能够为大学创新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资源支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形成人才培养特色[7],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等都与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北京联合大学“十四五”时期以高精尖学科为带动,以解决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为导向,以智慧北京、人文北京、健康北京三个学科群等前沿领域、技术及问题为关键抓手,汇聚科研队伍,开展联合攻关,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推动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建设,促进原始创新,为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和“四个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学科是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载体和依托,大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既是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增强高校内涵式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8]。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同样对推进“双一流”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高校的学科发展,一方面,要以学校积淀深厚的学科传统为依据,尽可能让自己的特色优势享有继续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要有敏锐的眼光、科学的判断和英明的决策,尽量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尤其是重大民生特殊需求[9]。
北京联合大学作为地方高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从三个方面加强学科与科研平台建设。一是打破学科和组织边界,改变“单打独斗”的传统科研模式。集中优势资源,整合科研团队,大力提升平台支撑作用,努力打造一批有优势、有特色、富于创新精神的教授研究团队,形成若干个优势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二是制定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培育计划。优化整合学校科研资源配置,以大数据中心等平台建设为抓手,规划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培育计划,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组织申报省部级及国家级科研平台,大力提升平台支撑作用。三是构建有利于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依托我校优势和特色学科,坚持“问题导向,应用研究,学科交叉,创新融合”的创新链条,凝练哲学社会科学优势特色,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推进应用型研究机构和新型智库建设。
地方高校是区域发展的“助推器”,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新平台,集成协同优势,地方高校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10]。应用型大学虽然侧重应用实践,但是同样不能缺少对科学技术前沿工作的追求。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是每一个地方高校追求的目标。本节以北京联合大学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及多年实践经验,探索地方高校高水平应用型科研能力提升路径。
依托学校重点建设学科和十大前沿研究方向,进一步完善科研创新协同机制,以人才为根本,以重大项目为纽带,组织优势力量,造就科技领军人才,加强对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策划、培育和引导,锻造可持续、稳定的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的科技创新团队,努力实现从个体创新、要素创新到团队创新、协同创新的转变。
一是持续加大项目孵化培育力度,不断凝练科研优势特色。完善项目申报动员、专题孵化培育、专家精细辅导等环节,为项目申报提供全方位支持和保障,提升项目申报文本质量和中标率。
二是加强项目过程管理,保障科研项目健康运行。充分发挥过程管理的相关职能,建立项目执行情况台账,及时跟踪项目指标完成情况,尤其是跟踪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发现、总结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问题,重点关注项目执行过程中有关技术路线、项目负责人调动、项目延期等重大变更事项,明确项目变更流程,实现项目分级分类审批。关注科研人员的创新成果,为顶层决策提供一线支撑材料。
三是充分发挥二级管理单位的监督作用。二级管理单位要协助并督促课题组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提高项目研究经费的利用效率,提升项目按期结项率及项目结项等级,促进科研项目良性循环。对项目实施周期的过程进行严格检查,对于特殊项目,应建立应急预案并“一事一议”,严控风险点并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
紧扣国家战略和北京发展的新定位、新形势,聚焦北京市“四个中心”功能定位,瞄准北京“五新”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和高精尖产业需求,立足高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积极探索“服务北京”的突破点,进一步浓厚服务北京、服务市民的科技创新“北京味道”。
一是面向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服务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围绕科技创新前沿领域、技术及问题,推动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促进原始创新。
二是拓展技术服务渠道,探索和深化新型产学研合作。以科学任务和创新应用为牵引,主动适应产业创新和跨界融合,推动形成政产学研用多元主体参与的应用型科研协同创新机制,促进具有实质性、高水平、可持续的科技合作。
三是着力突破关键行业领域技术问题,以“智慧北京关键技术研究”“人文北京重大问题研究”“健康北京关键技术研究”等服务首都发展的重大项目为依托,有效提升科技服务北京的能力和协同创新水平,形成科研促进教学、科研应用社会、科研服务地方的良好局面。
加强基础性及应用基础研究,提升基础学科在项目研究中的支撑水平,支持前沿性、原创性研究开发。聚焦标志性学术成果,积极推进高水平科研成果孵化,重点培育高水平理论研究成果和应用成果。大力推进服务北京的特色科研成果和科研成果奖的产出,持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专利质量。
一是加大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孵化力度,完善科研成果奖励申报机制,提高奖励申报质量。重点加强基础和应用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质量。
二是按照国家及北京市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精神,结合高校科技发展特点及学科优势,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质量提升。优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提高知识产权布局和运营能力,积极探索和创新我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科学研究与产业的互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与产业化链条。
三是建立健全成果转化的支持和管理机制,加强转化服务,促进科研创新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做好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文件的宣贯工作,充分释放制度红利,优化转化流程,调动教师对成果转化应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加强优秀成果的产业化推广与应用,积极组织申报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快推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聚焦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完善科技评价机制,进一步促进高校科学研究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推动学校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北京发展。
一是以分类评价为重点,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探索长周期评价。对需要进行长时间学术积累的基础学科及创新难度大、风险高、不确定性强的科研工作实施长周期评价,给予科研人员和团队充足的研究时间,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二是丰富评价手段,提高校院两级评价的针对性和精准性,扩大科研成果考评范围,认可多种类型的科研产出和科研成果,在突出贡献和鼓励创新的前提下,探索团队评价的考评方式。
三是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与文化价值,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改进科研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加大对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
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持续推进科研管理模式改革,将管理职能进一步向创新服务转变,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探索建立人才、团队、平台、项目、成果、奖励“六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一是完善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资源配置方式,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建立健全科研支撑政策保障体系。以关键科研绩效考核为指挥棒,建立有压力、有约束的激励竞争机制,提高教师科研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带动学院和教师聚焦科研核心竞争力,形成广大专任教师的科研文化自觉。
二是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强化服务与指导。及时分析把握科技政策落实中的问题,深入梳理、及时解决现行政策规定之间不协调、不衔接的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地提供务实高效的科技政策组合供给,增加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三是探索设置科研助理和科研财务助理体系,为科研工作者潜心科学研究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强化科研管理人员的主动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积极推行“精细化” “精准化”“精益化”服务理念。
四是优化科研管理大数据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管理服务效能。推动学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助推科研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发展。完善科研管理文件,加强政策引导,释放制度红利,更好地激发教师科技创新活力。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充分尊重科学研究规律,深入发挥科研监督作用,畅通反映问题渠道,鼓励教师对科研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
一是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及专家学者在学术评价和学术决策中的科学、公平、客观、公正作用,树立学术委员会在评定中的“话语权”,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为科技和学术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是坚持科学技术工作指导委员会对学校科技工作发展规划及科技工作发展中重大事项的研究、咨询、审议和评估工作,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工作指导委员会的集体决策功能,保证我校科技工作有序发展。
三是弘扬科学道德,开展旨在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宣传、教育及其他相关活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科研事业健康发展的环境和氛围。完善科研诚信管理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形成良好的科研环境。
地方高校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能力的提升是高校追求的目标。然而目前部分高校定位不准、科研能力发展陷入瓶颈。应找准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创新能力应是各地方高校前进的方向。北京联合大学多年来致力于应用型大学建设,通过优化学科建设、明晰应用型大学科研定位,积极探索科研能力提升路径。经过多年实践,北京联合大学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加强科研项目管理、服务区域发展、加快成果转化等方法,期望可以为提升地方高校科研能力、促进区域创新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