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小彪 孙瑜 陈淑萍
青年兴,则国家兴。作为民生之本,就业是当代青年大学生诠释历史使命和造福当今社会的最直接方式。自2013年前后,我国开始出现了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的现象,更多的大学生选择了毕业后不立即择业,选择了待业、游历、考察、休整、创业等情况,这是对“95后”“00后”大学生自身观念转变的一种折射,也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解析“慢就业”现象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改善措施,具有积极且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吉林大学部分本科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大学生中“95后”占22.11%,“00后”占77.53%,“05后”占0.36%。
从1998年至2020年,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基数每年激增,从近83万人高速增长至2021年的909万人。在中国现行的经济制度下的经济发展态势,与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基数和经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的匹配度密切相关,人才过剩与人才不足都制约着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慢就业”的出现,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饱和、人才供应过剩、求职竞争压力过大等因素导致。“慢就业”现象现阶段主要分为两类:主动型“慢就业”和被动型“慢就业”[1]。主动型“慢就业”主要是表现在高等学校毕业生本身在满足求职就业的条件下,主观意愿上不愿意维持“毕业即就业”的传统模式,而被动型“慢就业”主要表现在毕业生个体本身不具备较好的职业规划观念和求职技能技巧,以及性格懒惰消极避世、就业态度迟缓滞后等。
通过对高校本科毕业生持“慢就业”意愿调查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持有毕业后并不打算马上就业或升学,选择先周游旅行、做志愿活动、居家休整想法的人数占28.25%,没有此想法的人数占71.75%,这表现出有部分高校本科大学生有“慢就业”的趋向,但没有“慢就业”意愿的学生仍占多数。
“慢就业”现象的出现,具有多个层面的原因,本文主要从社会市场环境、高校职业教育、家庭观念引导、个人价值转变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2]。在对高校本科学生毕业后人生规划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得出,本科学生在毕业后,计划考研或保研的人数占83.75%,预计选择直接就业的人数占5.32%,准备出国进修的人数占2.17%,而表现茫然、不确定的人数占8.76%。从数据分析得出,相当大比例的高校本科学生打算毕业后读研,较少比例的人选择直接求职就业,还存在部分大学生目标性不强的现状。进一步从高校本科学生毕业后拟读研原因调查数据来看,本科学生选择毕业后继续深造的原因主要在于期待不断提升个人素质,提高个人经济收入以及采纳父母家人朋友的建议,直接影响了高校本科生毕业后的计划走向。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历史新时期,目前,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更多的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得到了大幅度改善,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慢就业”带来的经济压力。与此同时,随着中国高科技、高精尖信息技术等快速发展,自动化程度的不断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就业岗位的需求,同时也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场人才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催生了高压力、高要求的就业环境,进而导致了高校本科生“慢就业”现象的产生。
针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求职技能培训、企业实践实习等方面的就业指导教育,中国起步相对滞后,至今,绝大部分高校并未在就业指导教育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就业指导教育多数停留在理论学习、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口头讲述层面,未能有效地从理论向实践方向转变,加之校企合作程度不够,产学研平台搭建力度不足,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较少,校内求职技能实战培训较少,使许多的大学毕业生不具备与竞聘岗位相匹配的求职技能,进而出现越来越多学生求职难、就业难的情况,形成了被动式的“慢就业”局面。
至今,多数大学生家庭家境允许大学生毕业后自主选择未来方向,加之现阶段多数大学生为独生子女,多数父母观念相对开放,允许大学生选择“慢就业”,不希望子女早日进入竞争激烈、压力沉重、长期加班、关系复杂的社会,且部分家长对当代大学生过于宠溺、过分纵容,全方位包办和决策高校毕业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道路,加剧了“慢就业”程度。
当今,在校和即将毕业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均为“00后”和“95后”,其中“00后”占绝大多数。“95后”大学生价值观比较现实,所需所求明确,具有独特的思考能力和办事准则,注重自由度。相较“95后”,“00后”个性更为鲜明,自我意识更为强烈,对就业环境要求更高,对工作自由度的要求更高,对精神的追求高于对物质的追求。与此同时,这一代青年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缺乏求职所需的必要技能知识。本文针对高校本科学生求职技能需求进行了调查,当代高校本科生对简历撰写、无领导讨论、公开演讲、英语口语、表达交流、应对处事、领导管理、面试技能技巧和能力等全方位提出了需求,可见现阶段高校本科毕业生整体上欠缺一定的求职技巧能力。
国家应努力调整好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人才的培养输送基数的匹配度,防止出现因大学毕业生过剩而导致的人力资源浪费,加重“慢就业”程度。根据对高校大学生择业关注问题调查统计得出,目前高校大学生主要关注就业岗位的薪酬待遇、发展前景、工作环境、自由程度、休假制度、企业文化等方面因素,趋向于选择专业对口、环境较好、地点优越、性价比高的就业岗位。政府应调整人才结构组成,健全就业保障机制,扩大岗位需求,增强对创新创业的扶持,倡导服务基层、服务西部理念,进而缓解求职难的问题。同时从内在层面上,国家可搭建求职技能培训平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求职技能技巧,进而舒缓因被动因素造成的“慢就业”现状。
鉴于目前中国义务教育阶段,暂未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概念,且高等教育对高校本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求职技能技巧培训的实效性仍有待提升,开设相关的培训课程未能起到有效的作用,部分学校授课教师由思政教师担任,不具备专业化的就业技能,因此,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收效欠佳。通过对高校本科学生摄取求职技能方式方法的调查可知,相对于理论课程、讲述方式,当代大学生更欢迎实践类增加求职技能和能力的方式,其中70.78%选择单位实习,46.89%选择求职类学生社团实践,44.45%选择参与企业招聘流程。由此可见,高校可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措施,对外可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搭建更多更广的实习基地,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引导学生参与更多企业招聘流程,参与实际招聘环节,对内可鼓励建立更多求职类学生社团,提高大学生简历撰写能力、无领导小组讨论技巧、结构面试技巧等相关实用型技能,可有效遏制“慢就业”的进一步发展。
大学毕业生父母应秉持积极的就业观,不可因家庭条件殷实就允许和放纵子女选择“慢就业”或不就业,应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和抱负,应珍惜时光,不能虚度大好年华,将个人的理想同国家的理想相结合,把“小我”融入“大我”,向着造福国家、造福社会、造福人民的方向努力,从而实现大学生个体价值[3]。
解决“慢就业”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高校毕业生自己本身,应从自身出发,转变就业观念,培养正确的就业意识,改正自身懒惰习惯,充分利用大好时光,主动根据自身欠缺的方面去提升个体综合素质,自觉储备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自觉学习求职所必需的相关技能和技巧,明确个人未来发展之路,积极投身于求职就业的大潮,正确认识现阶段就业环境,根据个人性格兴趣、专业匹配、个人思考、未来期望等,设定适合自己的求职目标,努力实现目标,诠释人生的意义。
高校本科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产生,主要归因于社会、高校、家庭和毕业生自身,受到多方面、多层次的因素影响。文章通过针对性的调查,从社会、高校、家庭和个人四个角度,结合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缓解和改善“慢就业”现象的对策和途径,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求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