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儿童一起面对文本的深刻性——《那个星期天》教材解读

2021-11-22 20:46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5期
关键词:手法景物习作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 张 弛

《那个星期天》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节选自作家史铁生的半自传体小说《务虚笔记》。全文描述了幼年的“我”在一个星期天期盼母亲按照约定带他出去玩,而最终未能如愿的经历。

第三单元为习作单元,其主题是“真情实感”,所选课文《匆匆》《那个星期天》和习作例文皆包含作者的情感,旨在引导学生探究作者情感的表达方法,并学会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因为这样的大单元目标导向,我们对《那个星期天》的教材解读,往往也是基于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分析作品的写作手法:从一开始的兴奋、满怀期待,到母亲一拖再拖时的焦急万分,最后因母亲失约而失望委屈。而后,照着这样的“情感曲线模板”分析作品的写作手法。

从技巧的角度讲,《那个星期天》朴实无华的文风,让我们忽视了其写作方法的丰富。我认为,这部作品有三个重要的特点,是值得我们与学生共同欣赏的。

一、以反复手法,营造伤感意境

本文的语言具有絮语式的“反复”,这种手法广泛运用,是贯穿全篇的。借由反复回环的语言,文章营造了这样的一种意境:一天的时间在不知不觉地等待中被反复延耗,而最后又在蓦然中被黄昏的光线宣告结束。

如果按词语本身的属性来区分,这里的“反复”可以分为两种:有相同词语的反复,如“等一会儿”“买完菜”“想象”“好几次”“一声不吭”“哦,对不起”等;还有一种修辞学一般不称“反复”,但值得加以分析,即相同意思的不同表达反复出现,如“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第一次盼望,第一次盼一个日子”“记不清,记不得”“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等。如果按词语所在的位置来区分,这里的反复又可以被分为两种:在同一小节中的反复,贯穿于文章前后的反复。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这种广泛的反复,并加以归类的过程,便是一种语言赏析能力的训练。

在发现和归类的基础上,文章中最重要的那些问题也可以通过探究反复手法的使用对象来提出:为什么我总记得“那个星期天”?为什么偏偏“去哪儿记不得了”?为什么反复“想象”,反复写母亲的腿?……总之,以“找语句→分类别→挑重点”这样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文本背后的情感。

二、以回忆切入,转换叙事视角

本文采用了“回忆”的口吻来写作,由此带来了“视角切换”的便利。文章第一句话“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第一个“我”,是长大以后身为写作者的“我”,第二个“我”,才是小时候的“作者”,也就是文中的男孩。“作者”并非只是这么一次短短的现身,而是在文章中不断出现,表达对于记忆的看法。文中,“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等处是直接切换到“作者”的视角,而“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中采用了第三人称,实际上也是一种“作者”视角。其实,这种“两个我”的视角自由切换的写作方法,在“回忆”主题的作品中其实是常见的,鲁迅的《少年闰土》《社戏》等作品中就用到过。但在《那个星期天》中,作者可谓是有意识地将视角切换的写法用到了极致,对此,我们不应当视若无睹,而要带领学生充分体会作家的匠心。

三、以景物衬托,表达无言感受

借景抒情,是记叙类文本常用的表现手法,而本文对景物的选取是节制的,作者并不泛滥地使用这种手法,而只在最关键的地方使用。

这里举出两处景物描写。第一处是“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不仅能够衬托我兴奋期待的心情,还以“阳光”这个景物拉开了叙事的帷幕,用明媚的阳光暗示时间的充裕,与文章结尾光线的荒凉遥相呼应。

第二处景物描写,也是最为具体的一次,是文章最后两小节对光线消逝的描写。不同于前面的简笔勾勒,这一回,作者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渲染:“暗下去”“凉下去”“远”“缥缈”“孤独”“惆怅”“无可挽回”“荒凉”……一切变化都呈现在幼小的“我”的眼前,又镌刻进“我”的心里,让“我”无言以对而又痛苦不堪,以至于为了脱身,“我”将自己与记忆中的男孩分离开来,用第三人称来书写,把他也作为整个景象的一部分来书写。为什么“去哪儿记不得了”?因为男孩在这样的景象之中,第一次意识到:“时间永远会‘不可挽回地消逝’。”与这种直击灵魂的震撼相比,“去哪儿”这件本来最重要的事情,反而是一时的,会被遗忘的了。

作者不仅在字里行间审视着自我,还在默然审视着那个忙碌、辛劳,虽然没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却尽显温柔与耐心的母亲。如果我们能够充分进行拓展阅读,联系史铁生其他作品里的“母亲”形象,就能更好地理解作品中蕴含的苍凉意味。

猜你喜欢
手法景物习作
拟人手法真多情
画与理
七步洗手法
习作展示
《了不起的盖茨比》多元叙事手法研究
写好家乡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