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健翔(永州市第四中学高1924 班)指导点评老师/艾兰英
少年,也许就是有知而无畏的率性,是欣喜于一切的那种好奇的样子,是滚滚长江东逝水……
白云在天空中阔步闲游,清风在黄昏里低吟浅唱。天高云淡的,是你;葱茏苍翠的,亦是你。
表弟第一次来武夷山,对一切都那么好奇。我第二次来这里,算是陪他吧。那些山山水水,如画卷般。只是它们在我的脑海里,早已沉寂,成了无趣的黑影。这一年来,学习上的疲惫悄悄磨蚀着我。我被这现实的烟尘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
人的情绪变化万千,而那些山水的模样和气息,却似亘古不变。
我理解表弟的雀跃。微暖的阳光在两面高耸的岩壁间穿梭,他没有见过;瀑布的轰鸣在幽长的峡谷里激荡,是他第一次听到。山水之间,着实可以让人变得闲适、安然,有“四围山色临窗秀,一夜溪声入梦清”之感。在这静谧的时光里,我看见了自己曾经的影子,类似于表弟现在的样子——那些天真的事,在他的世界里趣味盎然。原来,此时的我已是暮气沉沉。
我们穿过密密匝匝的人群,来到绿荫掩映下的武夷精舍。八百多年前,这里书香盈室,桃李满堂。一位位意气风发的少年从这里走出,或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我在想,他们经历人世沧桑后故地重游,会是怎样的心情?可是没有答案。
这处精舍香火缭绕,潭影空心。大殿四周,古藤支起乌黑的瓦砾,斑斑驳驳,门柱上、墙壁上那些一撇一捺皆是沾染岁月的笔墨。殿内古朴的桌椅散发清香,一尊偌大的朱熹像立在中央。
苦难并没有使朱熹变得世故、狭隘,反而塑造了他质朴的灵魂。他一生在世间的大小事里寻找答案,发现一些可以为后人所追求的思想,内心始终闪耀着少年般的光芒,展示着赤子般的初心。少年感,在他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四溢出来。而这些年,我忘了自己仍是少年,忘了意气风发才是少年本色。
“愿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少年,也许就是有知而无畏的率性,是欣喜于一切的那种好奇的样子,是滚滚长江东逝水……
我们从山顶归来,已是满天星斗。我们搭上竹筏。四面响起渔歌,仿佛声声传承千年、清纯质朴的少年吟咏。竹筏轻快,渔歌轻扬,江面载着可触可感的少年感。
点评:作者构思精巧,匠心独运。文章从“我”游武夷山时的疲惫说起,再通过表弟的青春活力表现“我”的些许触动。接着以朱熹塑像为情感触发点,感悟到不屈不挠的少年风采。文章首尾照应,结尾处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