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无围墙但有边界

2021-11-22 19:51:42杨准长沙市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十几岁 2021年24期
关键词:越界共育中学语文

文/杨准(长沙市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有这样一种现象,部分高学历家长认为,他们的经验和观念对孩子有用,学校教育必须借鉴。他们甚至质疑学校教师的授课内容。这种来自家庭的声音或许有的有益处,可以推动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不过,那种叉腰,指手画脚,“以我的意见”为准的架势,不仅无理,还摧毁了家校共育的边界。家与校的确是没有围墙的,但这两种教育方式还是有边界的。曾子曾言:君子思不出其位。我认为,家长不应越界,家校边界还得厘清。

家长与教师,身份本身有别,角色也不同:家长养育或者培育的是自己的孩子,这种教育侧重个体性、养护性、家庭性;教师对孩子的教育则侧重于群体性、规则性、社会性。家长熟悉自己的孩子,这是肯定的。人家的孩子谁熟悉?恐怕就是这个孩子的家长和与这个孩子日复一日相处的老师了。有了解,才有更大的发言权,才能找到如何教育的钥匙。所以,把个体化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理念,用在别人家的孩子的校园教育上,很荒唐。家长过多介入校园教育,不仅会让教师无所适从,也会让孩子混淆家校边界。换句话说,家长,我可以听见你的声音,甚至愿意采用你的建议,但选择权在我。

从教育教学的规律而言,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个综合性过程。学校教育是“术业有专攻”的各科老师的相互协作,是让孩子在特定情境中与同学一起欣然接受、认同、消化各科内容的过程。学校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长的一厢情愿往往会破坏这个过程的良性推进。也许个别家长在个体教育中有成功经验,但放之群体却不见得有效。家长强势介入学校教育,把自己的观念放到其他孩子身上,这对其他孩子显然有失公允。

父母之所以过度介入孩子的学校生活,究其根源,恐怕还是对孩子过于在乎、过度关爱。关心则乱,家长混淆了边界,模糊了定位。父母今天插手的是学校教育,将来可能就是孩子的婚姻、家庭、事业。永远不放手,事事要参与,“巨婴”“妈宝男”就是这样养成的。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氓》里这句话本是女主人公指责丈夫的肆无忌惮,但用在家校问题上也颇有道理。人如果没有边界意识,轻则令人生厌,重则祸患无穷。“君子素其位而行”,只有厘清家校界限,家长、老师各司其职,协作共赢,才能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观点梳理

作者准确抓住了“越界”这一关键点来进行分析。开篇段先承认家校共育的积极作用,再提出家长越界的负面影响,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

接下来,作者分别从家长教育与学校教育侧重点不同,特定情境的综合性、系统性不同两个方面,分析为什么家长不能越界,再深入探讨家长越界行为的心理根源(往里看)和对孩子长远发展的不利影响(往后看),体现了思维的层次性和深刻性。

结尾段再次强调边界意识的重要性,引用《诗经》名句巧妙设喻,体现了语言的丰富性。

李清(浙江省义乌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越界共育中学语文
学校携手 共育共进
家长(2024年10期)2024-05-26 06:58:16
越界·互换·融合——中国化爵士乐的生成路线与认同政治
文学与文化(2022年4期)2022-03-23 06:20:04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阵列方向图综合中PSO算法粒子越界处理研究
没有炊烟的城市(选章)
诗歌月刊(2015年11期)2015-12-23 23: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