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智耸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济宁 272000)
病案作为记录医疗行为的重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集中反映出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以及规章制度落实的情况。结合当前管理情况来看,为确保医疗质量管理数据科学合理,并且能够为各临床专业开展质控工作,基层医院方面对病案管理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视。在正式管理过程中,基层医院主要结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求,从多个方面针对病案管理工作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其中,基层医院主动利用精细化管理技术以及信息化管理技术,加强对病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把控。结合当前反馈情况来看,基层医院病案管理工作通过合理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不仅促进病案内涵质量的全面提升,同时也促进医疗技术能力以及治疗水平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对于基层医院病案而言,所有的病案内容均来自临床医疗实践,基本上可以视为教学工作的活教材。可以说,基层医院病案内容所涉及的要点问题较多,是难以从书本上找到的宝贵教学资料,这对培养医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病案也可以理解为科研工作的基础资料以及重要依据。工作人员通过结合一定数量的病案分析,可以对当前经验以及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归纳[1],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分析反馈结果指导医疗实践过程,促进个人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除此之外,科学合理的病案资料可以为社会提供疾病谱以及死亡谱,同时也可以帮助卫生防疫组织以及医疗保健部门等组织机构,为当前医疗卫生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良好的决策依据,从根本上强化预防保健工作以及医疗卫生工作的职能作用。从上述内容可知,医院病案所具备的功能优势较多。因此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基层医院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病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病案作为各类医疗业务统计资料的原始依据,可以真实反映出基层医院的工作效率以及医疗业务水平。还可以在病案中对基层医院的服务态度以及卫生和经济效益等情况进行综合考究与评价。综上所述,病案所涉及的流程内容较多,基本上可以视为影响基层医院经营发展、医疗水平的重要因素[2]。
鉴于病案的重要性,各基层医院主动结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实现对基层医院病案资料的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目的在于通过结合信息化管理技术,将基层医院内部涉及的病案资料信息进行妥善保存,减少因人工操作而表现出的病案管理工作行为落实不到位、病案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
科学合理的病案信息化管理制度不仅可以为患者报销医疗费用提供良好的凭证依据,同时也可以为解决医疗纠纷案件提供良好的凭证依据。因此,对于基层医院病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而言,制定科学合理的病案信息化管理制度基本上可以视为基层医院病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基层医院在病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方面对管理制度的构建问题缺乏重视。同时在某些细节流程方面亟待完善,导致病案信息化管理制度难以为基层医院病案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决策支撑[3]。
举例而言,对患者信息录入工作缺乏重视、对病案信息更正与备份工作缺乏实践力度,长此以往,不仅会降低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同时也无法维护患者权益。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医疗纠纷案件,并对基层医院良好形象的塑造产生不利影响。针对于此,建议基层医院方面在当前病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病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构建问题的重视程度,并按照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原则,准确无误地将各项管理制度内容落实到位。
基层医院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期间,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信息系统的安全维护问题予以高度重视。主要是虽然病案信息化管理方式可以在计算机系统当中实现对病案信息的记录与妥善保存,但是由于计算机系统本身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而出现安全漏洞问题,当安全漏洞问题表现过于明显时,可能会对病案信息记录造成丢失或者其他隐患影响。为规避这一问题的出现,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病案信息化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在病案档案信息安全化管理方面,工作人员并未深刻意识到安全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往往会选择在计算机发生故障问题或者信息系统遭受攻击之后,采取相关安全防护措施加强管理。但是这种操作方法并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容易对病案信息的安全存储造成不利影响。严重时会导致病案信息出现丢失或者遗漏等问题。针对于此,建议基层医院方面应该对病案信息化安全管理问题予以高度重视[4]。
病案管理人员资质能力表现以及病案管理意识程度往往会对基层医院病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贯彻落实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结合当前情况来看,部分病案管理人员并未深刻意识到自身岗位职责的重要性,在工作过程中,常常会持不严谨的工作态度进行病案管理工作,导致病案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难以达到预期水平。最重要的是,部分病案管理人员缺乏对信息化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以及病案信息化管理制度的践行,导致基层医院病案管理水平长期滞后,不利于促进基层医院服务质量的改进以及医疗水平的提升。
为确保基层医院病案管理信息化工作得以准确贯彻与落实,建议病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基层医院病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实践力度:
为确保病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内容得以准确贯彻与落实,建议医院方面可以主动结合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构建与之相符的管理制度。在管理制度构建过程中,人员应该积极从病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内容方面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如重点从病案书写、采集以及输入等管理层面,加强对病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集中把控。与此同时,在某些细节流程管理方面,如在病案档案借阅工作方面,管理人员应该对借阅的权限以及流程方式进行明确规定。对于存在泄露患者隐私以及破坏病案的行为,必须追究其法律责任。除此之外,医院方面应该定期对病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应用实践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重点针对当前时期病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方式存在的不足问题进行及时改进与优化处理,以期从根本上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水平与服务水平。
科学构建信息化安全管理技术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病案信息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与安全,确保病案管理工作期间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而出现资料信息遗漏或者丢失的问题。在正式管理期间,建议管理人员应该针对各项病案资料内容实现数字化建设过程,并根据基层医院病案资料的性质以及类别情况对其进行合理分类与整理。
与此同时,为确保病案资料的使用安全性,管理人员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中安装杀毒软件或者防火墙等,全天候加强对病案资料的安全维护力度,避免不法人员侵入电脑窃取资料或者避免系统漏洞问题引发病案资料丢失。除此之外,基层医院病案管理人员应该构建科学合理的文件档案存储系统。目的在于将基层医院病案资料完整地存入档案资料库当中,并根据实践应用情况构建病案信息查询以及保密系统,可以确保病案资料应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5]。
为确保基层医院病案管理工作得以全面贯彻与落实,建议从事病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应该深化个人的病案管理意识,尤其是信息化病案管理意识。最好可以主动结合当前档案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对当前信息化病案管理手段以及内容进行全面掌握。在此基础上,病案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恪守自身的操作行为并遵循自身的岗位职责要求。
在日常开展病案资料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可高效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对病案资料数据及相关内容进行妥善保存以及配置管理。除此之外,基层医院方面应该加强对病案管理人员资质能力的培训管理。如采取定期培训的活动方式,对病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知识情况进行培训管理,以期为病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良好保障。
总而言之,切实贯彻与落实基层医院病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内容,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病案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稳定提高了病案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鉴于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基层医院方面应该对病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内容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并严格按照创新驱动发展要求,努力将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于医院建设以及医疗事业发展工作当中,进一步为病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提供良好保障。相信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基层医院病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进程将会得到进一步开展,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