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伟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做出了全面深入阐述。为落实《意见》精神,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教育部于2020年7月7日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作为《意见》的配套文件,对劳动教育的定义、目标、内容、方法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新时代劳动教育不应停留在简单的体力劳动上,而是应以培养出热爱劳动、勤于实践、爱岗敬业的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而志愿服务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价值和内涵,属于服务性劳动范畴,更是构成劳动教育实践、培养劳动者精神面貌的重要方面。2019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的讲话中指出:“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引导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劳动实践,将专业化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深度结合,是新时代劳动教育尤其是高校劳动教育实践体系建设的探索方向[1]。
大部分高校学生对劳动教育在自身成长发展方面的意义与作用较为了解,积极参与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但也有部分同学劳动教育观尚未成熟,对劳动精神内涵的理解比较浅显,因此,对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持相对消极的态度,不参加或较少参加劳动教育与实践。部分同学由于缺乏劳动教育实践应用,出现劳动能力较弱、劳动意识较差、劳动技能缺乏、专业性弱等情况。长此以往,其劳动观、价值观的错误建立必将成为其个人发展道路上的阻碍[2]。
目前,劳动教育领域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均处于初级阶段,虽然相关理论研究已取得部分成果,各类劳动实践活动也已陆续开展,但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尚未成熟。由于缺少科学的指导,专业性实践平台资源欠缺,很容易出现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部分院校不具备或缺少劳动实践实习基地,碍于条件限制而将课外延伸活动、培训讲座等替换概念为劳动教育课,也有忽视理论教育而直接用实践课代替劳动教育课的现象[3]。
德智体美劳教育是对人基本素质的全面定位,是社会教育的总体目标。但长久以来,劳动教育在教育体系中所占比重较低,定位不明,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大部分学校都缺乏科学系统、操作方便、强力有效的相关考评机制,对于前期教育培训、中期活动组织、后期劳动教育质量监管以及活动总结反馈都未形成完整体系。而这些对学生行为的影响,表现为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积极性下降、自觉性变差,目标不明确、不稳定等。
由于社会资源条件的限制,一些高校还未建立起劳动实践平台与组织,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及志愿服务基地建设不足。缺乏科学指导与基础的组织平台保障,学生很难获取劳动实践的资源与机会,实践活动难以开展和延续。对校方来说,基地平台的建设除了前期经费等基础资源的投入、后期的基地人员管理、学生培训、安全问题、组织问题等都是必须考虑的,因此劳动教育平台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经费、精力,这成为了限制校方拓展劳动教育领域的主要原因。
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但志愿服务本身也担负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并与劳动教育有着高度契合的内涵。通过改革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开发劳动实践创新模式,将高校劳动教育与志愿服务相结合,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过程中体会到志愿服务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积极投身劳动实践,培养劳动意识与服务意识,感受劳动精神的真谛。由此可得,通过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劳动教育思想引领,能够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转变学生劳动意识与实践态度,逐步提高学生对劳动实践的重视程度与自觉意识,将劳动自主意识内化于学生的道德精神中,进而外化于具体自觉的劳动行动之中。
在生理方面,劳动可以使人气血流通、锻炼肌肉关节,而且通过调节大脑神经,使人身心舒畅,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心理方面,劳动给人以自我价值的体现,会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充实与愉悦,收获安定感和满足感。通过劳动实践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全面促进身心健康,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人与人协作的过程,学生以团体志愿服务的形式开展劳动实践,能够增强自身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并以此机会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逐步提高其社会适应性。在与专业技能关联密切的劳动实践中,学生还能够培养未来职业观,树立职业理想,不仅可以从中收获丰富的物质成果,还能够收获宝贵的精神财富。
高校志愿服务是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志愿服务是一种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特殊形态,学生在参与志愿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完成劳动教育的实践需求,也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志愿精神做出自己的贡献[4]。通过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劳动教育实践体系,开展一系列特色化、品牌化、常态化的志愿活动,构建新时代高校志愿者文化,弘扬志愿精神,营造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这样可以不断激发学生投身志愿活动的热情,以达到高校劳动教育实践的目的。
部分学生劳动观念的偏差以及劳动技能的低下,大多与家庭劳动教育的缺位有关。家庭中的劳动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接受的最早的劳动教育,而家庭劳动教育观需要全社会的普及和宣传。因此,全面推进校内外,家庭、学校的共同建设,搭建起高校与家庭全面联合的教育施课平台,促进家庭的“基础作用”的体现,将学生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推向日常化,从根本上扶正学生的劳动观念。
理论武装是决定一切事物发展水平和深度的基础,高校应加大在劳动教育相关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向的研究力度,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资源,推进相关课题的研究。只有具备正确理论的支撑,才能确保高校劳动教育实践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行性。课程内容设计应包括劳动基础知识、劳动态度、劳动技能、信息技术、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劳动艺术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在公共必修课中,应加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社会主义劳动关系、劳动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教育等相关内容。
理论体系构建后,对劳动教育的成功来说,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一支理论教学及实践培训都具备丰富经验的师资团队。《指导纲要》指出,各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发挥院校教师的专业优势,寻求聘请对劳动教育、志愿项目建设有长期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社会专业技术人才、劳动模范等担任或兼职劳动教育教师,开展专业化师资团队的培训,使教师团队既有科学理论知识支撑,又具备相关教育实践经验,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保证劳动教育有理可依、有据可循、有师可授,通过专业辅导、示范引导等方式,直接有效地进行劳动教育,提高学生志愿服务水平和技能素养。
劳动教育包含多种形式,而作为劳动实践形式的志愿服务也应纳入劳动教育内容。打造专业化志愿服务劳动教育实践体系,搭建志愿服务平台;以学生组织、社团为依托,依照专业特色、学生特长遴选志愿者;聘请高水平教师队伍为志愿服务提供指导;构建完整考评体系,从激励保障机制、法律保障、志愿服务能力提升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降低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风险,提高志愿者参与热情,提高志愿者服务知识与技能素养,从而实现志愿服务活动的良性发展[5]。
劳动教育离不开实践,也离不开专业化劳动教育实践平台。高校有必要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建立可以发挥自身服务社会功能的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在平台建设方面,以校内为主要的实践场所,如校方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志愿服务岗位、校内兼职岗位,这些属于最基础的实践服务平台;在与社会民生接轨方面,与当地共青团等群团组织、敬老院等社会公益机构、组织等取得联系,建立志愿者服务基地,动员相关力量进行志愿服务平台建设;在与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相关方面,以专业学科为基础,由校方或院方为学生联系对口公司单位,为学生提供深入企业劳动实习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工作中提升,在劳动实践中明确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明晰未来职业生涯规划。
在开展理论教学的环节中,很容易出现单向演示、单向灌输等问题,这也是大部分理论课程中难以规避的问题。要想避免这些问题,高校可以通过在原有理论培训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以弘扬劳动精神等为主题的名家讲堂、事迹宣讲、观影活动,开展以“劳动”“劳模”等为主题的演讲、设计、摄影比赛等延伸活动,将理论课程融入趣味活动。
此外,高校应打破服务内容单一、僵化的传统模式,将志愿服务活动渗透到学生生活、学习等日常事务中,开展日常性志愿服务活动;将学校、学院专业优势加入志愿服务活动,创新打造志愿服务系列品牌,坚持延续专业契合度高、项目持续性优、社会责任感强、现实意义为重、产出成果多样的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并形成继承体系;将地区特色、社会关注热点、学校、学院特色融入志愿服务活动,在传统志愿活动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加强内容特色化建设,推出使学生可以收获丰富劳动体验、真切体会劳动价值,领会知行合一实践精神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始终秉承着寓学于行的理念,不断完善劳动教育管理体制,精心策划各类劳动教育活动。以特色化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开展高校劳动教育实践体系建立探索,已取得一定成效。
院内现有志愿活动除“香山老年公寓志愿活动”“莎利文系列志愿活动”等特殊人群帮扶活动外,更有“知愿同行,博晓园林——中国园林博物馆志愿活动”“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系列活动”等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特色活动。在特殊人群支援帮扶活动中,学院坚持提前进行志愿者培训,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组织人员,对志愿者进行服务内容、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讲解,使每一位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明确自身的行为规范,避免因失误对特殊人群造成心理、身体上的伤害。对于专业技能有严格要求的志愿活动,学院坚持每学年聘请主办单位专业人员,对不同岗位志愿者进行个性化培训,并设置岗位考核,确保每位志愿者在达到上岗服务标准后再到岗服务。
志愿服务是专业性和服务性劳动的结合体,作为实践育人的“第一公里”,是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园林学院一直致力于完善志愿服务活动运行机制,通过长期运作反馈,建立完整的志愿活动联络策划、志愿者招募遴选、活动前期志愿者培训指导、活动中期进度跟进、后期考评与反馈系统,并出台合理奖励考评规则,在提高学生志愿服务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在健康成长与服务社会之间实现良性互动。
学生群体数量庞大,对劳动教育活动的需求也必然多样化。学院根据学生需求,精心策划多种志愿、实践活动,校内外多方联络搭建志愿实践平台。在校内,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开展“雷锋日”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以劳动必修课形式组织学院志愿者参与“桶前值守”、疫情防控等校园爱国卫生运动,为志愿者提供日常性劳动实践平台。在校外,与中国园林博物馆联合推出精品项目,建立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专业知识与特长的志愿服务平台;与北京天云康复中心、北京小桔灯康复中心携手合作,三方联合,构建“莎利文系列志愿活动”平台;与海淀区香山老年公寓三星级养老服务机构合作,成立“香山老年公寓志愿活动”平台;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建立联系,助力教育扶贫工作,开展捐书活动,搭建起京——蒙志愿服务平台。同时,充分利用学生专业知识与校内外资源,依托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三顷园),开展社会开放日活动,为学生提供将已学得专业知识反馈社会的机会;以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为契机,以园林学院教师、校友家庭为服务对象,充分利用学生专业知识,开展“亲子游园”系列活动。丰富的志愿活动满足了具有不同类型劳动、志愿实践需求的学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
2020年,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组织举办了50余次共2000余人次参与的志愿活动,旨在将专业特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汇集所长,传递温暖,鼓励学生走出校园,面向民众,情系社会,培养其乐于奉献,勇于承担的精神。“知愿同行,博晓园林——中国园林博物馆志愿活动”和“莎利文系列志愿活动”在学校优秀志愿活动评选中荣获校十佳志愿服务项目。其中,中国园林博物馆志愿活动深受校内外各界人士好评,得到了《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自2015年推出以来,该志愿项目累计服务时长高达6534小时,2016年、2017年校级立项和结项比均获得全校第一名。2019年3月,园博馆在志愿者表彰大会上,被授予学院志愿者“青春贡献奖”。园林学院学生在各项志愿活动中服务社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展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学院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的同时,搭建服务、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们树立劳动意识,勇担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