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2021-11-22 16:31董银曾瑞明
就业与保障 2021年21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精准理论

文/董银 曾瑞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七个坚持”的重要经验和认识是我国脱贫攻坚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1]。在新的历史征程,深入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逻辑谱系及建构历程探讨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在理论上的引领作用和实践上的应用功能。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重要理论来源

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绝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既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生活状况的真诚关心,又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理论精华,是两者的相互交织和双向统一。其产生和发展既吸收了中外反贫困运动经验,又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凝聚成的智慧力量,具有浓厚哲学意蕴。

(一)理论渊源

马克思是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终极关怀的。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是资本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推动历史车轮向前发展,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进行博弈。腥风血雨之下,马克思恩格斯扎根在广大劳动人民中间,高度重视资本主义社会之下贫苦群众的生活。

在资本主义制度的鼎盛时期,马克思所直面的现实就是异化发挥到了极致的时代。资本、货币逐渐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逐渐成为一种主导的力量,操纵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造成无产阶级贫困的最根本原因,马克思认为在资本占有背景下,劳动者丧失人权,资本家只一味关注生产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导致人、物关系的本末倒置,概括起来就是物权至上的时代,人被物所“遮蔽”,且丧失了在关系社会和生产活动中人作为主体应有的地位和权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深入分析工人陷入贫困的原因,并积极探讨将人从贫困的境地得以解放的有效道路。马克思是沿着宗教解放——政治解放——经济解放的路径进行研究的,他指出在解除了前三种在具体生活中被异化和遮蔽了起来的人的类本质,达到从必然到自由的解放,即实现人的生活解放。

“在马克思生存论实践场域中,反贫困是其关注民生福祉的重要参照,亦是反贫困理论的逻辑原点”[2]。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并不仅局限于指出资本主义的顽疾,更是为广大劳动人民寻求一条解放之路指明了方向。马克思认为美好生活包含在“实践”的内容中,它包含着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关系,它们都扎根于实践活动中。因此,工人想要使自己的处境得到改变,不可能通过从外部对其生活状况加以零碎改革而改变,改变必须源于他们对自身处境的整体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去实现对人类社会发展美好未来的期盼。

(二)现实来源

“精准扶贫”这一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在湘西十八洞村中调研考察时首次提出的,当脱贫攻坚战在神州大地吹响号角,“精准扶贫”战略经过实践,数以万计的贫困群众从贫困走向小康,我国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究其原因,与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人民情怀密不可分。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多年扎根群众、了解群众的现实背景的实践感悟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提出奠定了坚实基础。20世纪60年代,习近平到陕北贫困地区梁家河村作为知青插队,梁家河村地处偏远、环境恶劣,习近平作为当时年纪较小的知青,面对社会地位和成长环境的巨大变化,他不但没有畏惧困难,反而在扎根陕北的七年时间里,不断地磨砺自己,在和群众朝夕相处的过程中,立志要带领梁家河村人乃至全国人民苦干一番做出改变。习近平牢固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信念和理想追求,历经陕北梁家河村的艰苦岁月,到后来多个层面的实践磨砺,成就了习近平作为新时代中央领导人的雄韬伟略。

二、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内容构成

精准扶贫是扎根于中国特色实践土壤上对中国解决贫困问题具有可操作性、具体化、针对性的反贫困方案,“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提出并表示“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精准扶贫理论体系。”从内容构成来看,可以从特质维度和成效维度两方面阐述。

(一)特质维度

以实事求是为核心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从党的宗旨性质看,中国共产党是执政为民的政党,实现共同富裕,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通往全面小康路上掉队是党中央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从现实要求看,我国贫富差距大,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贫困群众集中在偏远地区和山村地区,扶贫难度大、脱贫任务重的现实摆在眼前。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层层落实、自上而下地拿出了“铁杵磨成针”的恒心和“织女绣花”的细心开展工作。

把握农业农村发展趋势实施相应政策。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为了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绿色融入构建农业现代化体系,推动农业实现高质高速发展,这是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民生宗旨的重要突破。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几千年来保留下许多优秀的农业生产经验,因而提倡精准扶贫,走农业现代化道路并不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全部抛弃,而是探索适合本地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既做到了注重吸收传统经验,又实现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带动农业升级转型,以及传统现代双向模式共同发力的高度融合。

从现代化经济发展规律中提高精准扶贫实施效率。“脱贫攻坚改善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条件,以产业扶贫为抓手,提升了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打下坚实了基础。”[3]以公共服务的改善帮助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改善生活水平是精准扶贫的有效举措,也是加快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村缺乏必备的公共基础社施与经济动能,使得很多农民只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农村的发展失去活力。针对这样的扶贫困境,党中央要求精准扶贫同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各级市县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积极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致力于推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激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激发经济落后地区的内生动力。

(二)成效维度

贫困地区人民获得感提升。自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农村贫困地区人民获得感显著提升,可以说,精准扶贫思想是在治理有效中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4]。立足国情可知,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中最大的不平衡来自农村。农村治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如农村交通物流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更为畅通、贫困群众就业渠道不断拓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相关措施相继出台、城乡发展差距日益缩小等成就,能够让贫困群众在现实生活中提高真实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农村发展的产业服务平台体系得以建立。在过去,精准扶贫的道路上存在着一大阻碍:一些真正原生态、高质量的农产品生产后因没有科学掌握市场动态信息或市场营销网络而滞销。这从侧面反映出农村产业服务平台需要进一步完善。基于此,在“精准扶贫”这一论述的指导下,建立起高质高效的经营体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推动落后地区发展以特色农业为核心的现代化发展体系得以建立。同时,地方相关政策法规和金融、保险服务保障体系正在进一步完善。正是在金融信贷、保险体系和国家政策形成的有效合力的条件下,在政府和国家科学观念的指导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不少农民大胆创新创业,携手共建起了具有地方特色、系统完备的农业生产体系。

助力脱贫攻坚战与改善生态环境并举成效显著。从国家整体战略布局来看,我国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想最大化地发挥“精准扶贫”效益,生态环境的改善不容忽视。一方面,大自然是人类生活的家园,追求天人合一、尊重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是中国传统发展一直遵循的历史经验;另一方面,单方面强调经济发展却忽视生态发展,导致整个社会系统发展失衡的例子在历史中并不少见。今天,我们处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必须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态方面建设有着合理认识,这对于更好落实精准扶贫相关政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助力脱贫攻坚战必须与改善生态环境并举,这也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征程中实现“美丽”这一目标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基于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呼吁在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不忘改善生态环境,做到像保护眼睛那样保护生态环境,为实现广大人民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一个良好的绿色生活家园不断努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当代意义

实践证明,正是严格遵循习近平“精准扶贫”科学思想的指导,才让我们在面临罕见的贫困局面和复杂现实时能够取得巨大成就。

(一)深化扶贫理论,推进扶贫工作进一步创新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扶贫工作的初衷,为人民谋幸福是发展生产力的直接目标。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在实践中深化马克思主义扶贫理论,披荆斩棘,攻克一个又一个的扶贫难关。习近平奠定的扶贫总基调——“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为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推进反贫困工作,针对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区面临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制定发展战略规划,为处理党群关系树立了正确的方向标。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最本质的属性概括和崇高情怀始终是坚持人民立场。

(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内涵

中国能够制定科学有效的战略目标,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提高的表现。习近平“精准扶贫”论述再次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立足全国发展的大局,统筹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运筹帷幄,使我国的反贫困事业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这既离不开党中央的精准施策,更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各级县市干部的综合发力。“精准扶贫”并非停留在文件和形式上的单薄口号,也不是依靠政府或中央的单方面输送资金或力量,而是在中国大地的贫困村落生根发芽的智慧之树,既体现了党中央治理能力随时代发展的不断更新提高,又能把全国人民结成同生共荣的发展共同体,共同为精准扶贫发力,有效推动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程。

(三)为全球反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个别国家政党纷争、社会动荡,人们想要跨越贫富鸿沟更是难上加难。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断在理论思考中探寻能够促进中国解决贫困的有效原则,也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经验,为世界上陷于贫困之潮的国家提供了有效的路径选择。与此同时,我国也积极开展国际援助,“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提供资金和人才援助、倡导在全世界建立“共建共商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集团等无一不是中国积极为发展中国家贡献自己扶贫智慧和脱贫方案的生动体现。扶贫之路任重道远,基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萌生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也将在实践中得到完善,中国的反贫困经验为全球反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四、延伸思考

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仍保有活力的最好证明。中国走的是通往现实且可靠的自由之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且全面地把握当下中国的国情,了解国人真实的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

2020年在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指导下,中国已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消除了绝对贫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反贫困工作推进的体制机制、工作方法及相关理论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尤其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转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是必须包含如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基础上进行的相对贫困问题解决,要求“因地制宜地持续推进乡村重构,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战效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根本保障。”[5]从衡量指标和实施动态上都对反贫困理论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当前阶段充分总结精准扶贫工作的成就和不足,对突破下一阶段的扶贫工作难点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不仅是形势发展的结果,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现实生活之中实现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使社会主义国家所蕴含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得以体现,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实践观在21世纪的中国表现出蓬勃生命力的生动体现。

基于此,推动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进一步深化,既要坚定不移地从马克思哲学的科学体系中汲取养分,又要紧握时代内涵深刻把握反贫困动因及发展态势,以科学正确的理论思想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民更好地在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指导下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精准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