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刁彦军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近年来在各地掀起热潮,鼓励和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正当时,不仅可以彻底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而且能更好地建设美丽乡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交通发达、信息便捷、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实施,吸引有志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民工趁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归巢”实现自己的梦想。
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民失去土地,被迫寻找新的生存方式;也有大量农民为了提高家庭收入,选择涌入城市,开始了打工生涯。农民工在城市就业期间,开阔了视野、掌握了技能、更新了理念、拓展了人脉,多年的城市历练成为农民工群体振兴乡村和干事创业的宝贵财富。返乡农民工的回流为乡村注入了活力,成为解决振兴乡村经济的活力源泉。
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有诸多原因,归根结底有两条:一是政策变化。当前,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新一轮农村改革环环相扣,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迈出了新步伐,促进城市资本向农村流动,架起城乡要素资源互通互联互融的桥梁,推动农村生产方式转变、产业形态变革,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开辟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许多农民工看准了商机,选择更广阔的农村市场;二是随着农民工年龄增大,已经无法适应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模式,而在城市缺乏归属感,让他们更渴望回归家乡,经过多番思想斗争,最终选择了返乡创业。
除自然环境外,部分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养老等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许多创业者存在后顾之忧,对返乡创业疑虑重重。农产品生产运输和工厂生产中的污染物排放、垃圾处理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必要的产业配套、乡村环境治理等诸多因素制约[1]。
此外,农村人文环境和人际关系也是创业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农村是熟人社会,传统乡土文化与现代公司经营可能存在冲突,如创业者不得不接受亲属参与管理、客户拖欠货款碍于面子不敢要求准时付款、公司难以实施必要的绩效制度、熟人供货的产品质量无法保障等。
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对返乡创业的政策和机遇有一定的理解,也意识到当前农村创业环境的大趋势,但资金短缺却成为他们创业的严重阻力,有些返乡创业者因找不到资金支持提高产品质量,只能走竞争激烈的低端路线,最后陷入低价战略的恶性循环,导致产品滞销而创业失败。
大多数农民工都是利用自己在城市打工攒下的钱来返乡创业,可创业绝非一时的金钱投入就能快速回笼,大部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启动资金主要来源于有限的积蓄,农民工在城市多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除家庭基本开支外用在创业上的资金非常有限。农村住宅抵押政策的特殊性和政府专项资金落实不到位,导致创业资金的短缺。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就业创业政策,但许多创业者对政策不熟悉,不知道该如何申请,还有一些创业者产品销售和公司经营完全依赖政府,指望“保姆式”的帮助,不主动提升经营策略,为自己的产品寻找出路。
究其原因,农民工离开家庭多年,受自身信息获取渠道和传统认知的影响,对新政策研究不透、了解不充分。除去创业者自身的原因,有些惠农和财政补贴没有宣传到位,或者落地实效性与创业者的需求存在差距[2]。
大多数农民工的返乡创业项目与其之前从事的工作严重割裂,以前从事的建筑、外卖、家政、保安等行业的工作经验在创业时用处不大,特别是新生代的农民工,对农业知识不熟悉,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也存在欠缺,不仅对传统的农村生活和农业政策感到陌生,而且对现代的信息资讯和先进的生产方式、销售商业模式也无法掌握。
大多数农民工的返乡创业项目主要围绕在养殖、种植等传统行业,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创业者,只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对新兴产业没有把握去探索,即使拥有创业热情,往往缺乏创业总体规划和部署,一次创业失败则挫伤积极性,想东山再起变得更加困难。
在创业创新和乡村振兴发展的利好政策驱动下,农村人口转移就业出现了新的动向,尤其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电商、直播带货等各种新兴经济形式出现,给返乡农民工利用家乡土地、特色种植养殖产业等各种资源创业提供了多种选择。国家对返乡创业大力引导支持,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使返乡创业成为新时代的潮流和机遇,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在就业政策体系中统筹城乡发展,鼓励新生代农民工技能提升,也鼓励各地提供创业者平台,为创业保驾护航,不论是对农民工群体自身发展,还是对乡村振兴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随着各地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的出台,回乡发展成为农民工增加收入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新选择,截至2019年,我国返乡回乡农民工突破800万人,为曾经荒芜萧条的农村注入了新的力量。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在传统种植业基础上,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加工制造等二、三产业的加入也使乡村创业有了新的业态。新兴产业具备以下特点,一是融合化。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深度融合,农林牧副渔产业交叉发展;二是产业化。零散的生产和贩卖形式被整合,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专业化服务便捷,产品从乡村地头走上成为商品的快车道,产品走向市场的速度与效率大大提高,资金回笼加速,生产生活开始良性发展;三是新型化。文化旅游、养生教育等产业生机勃勃,衍生出农家乐、观光游、文化游等多项文化体验配套创业产品和项目;四是科技化。科学技术助力乡村发展,抓住网络发展机遇,“互联网+”与传统农业相结合,智慧型生产、科学型养殖颠覆传统耕作和养殖方式,直播带货、团购销售创造新的零售方式;五是规模化。村庄之间、乡镇之间抱团组合,强强联合,邻近产业之间优势互补,打造规模化乡村创业片区。总之,大环境的利好成为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动力。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文化基础教育,不愿意重蹈父辈的生活和命运。年轻农民工不愿意一辈子只能从事低端体力劳动,希望用自己的阅历和经验来改变生活状况。与一般创业者不同的是,作为农民的后代,与父辈有着相同的乡村情结。这部分群体在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同时,也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熟悉的乡村环境中实现自我价值,而不仅是二代农民工,退伍军人、大学生等返乡青年在返乡创业群体中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比重,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更长远的理想是能够回到家乡,展示自己的才华。一部分人在城市打拼积累一定的资本、人脉和眼界后,会考虑回乡创业。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深入人心,农村的广阔市场,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了舞台,他们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中坚力量。新一代的外来务工人员,不仅为都市环境的发展和生活提供了全新的观念,而且能够将创业与农村的环境相融合。他们熟悉城市,同时也眷恋乡村,这种特殊的情感使得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有着天然的优势。
如果落后闭塞是传统农村的代名词,那么互联网无疑为农村的迅猛发展增添羽翼,也激发了传统行业更大的变革。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返乡创业群体熟悉互联网,他们敏锐地意识到可以用互联网助力创业,同时,线上线下商务类的生产经营为农村电商注入了活力。
在打造影响力上,互联网有着天然的优势,助力乡村产品,尤其是“绿色”“生态”等概念主导的农产品品牌传播。通过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平台云业务,利用快手、抖音等直播平台开展云观摩,组建大数据平台进行物流、餐饮、零售、咨询、教育等数据整合,使信息快速发散,能够为产品销售提供便捷的渠道。
笔者通过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典型的走访调查,依据农民工自身意识以及环境特点,大致可分为建立合作社、优势产业拉动、乡村环境引领、创业平台助推这四种创业模式。
一般来说,有创业头脑的农民工牵头,吸纳更多的种植养殖户加入,将合作社发展至一定规模,将零售模式转变为集成模式,做到优势互补,专注生产种植的农户只专注于生产,而销售运输环节由专门的人来负责。农户与合作社之间采取利益分成,农户自身感觉到非常公平,创业者也能发挥自己的优势[3]。
大部分的乡村都有自己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在优势产业的带动下,大部分企业愿意与忠诚度高且自身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创业者合作,有利于当地人工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招聘等。
许多乡村具备悠久的历史文化,依靠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开展乡村旅游,借助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吸引乡村旅游。通过网络宣传和营销,打造出乡村旅游的特色名片,在宣传旅游文化的同时,附加农副产品的信息也能实现旅游与生态农业相互促进,打造属于家乡的乡村名片。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抖音、快手等许多分享型平台逐渐成为新一轮的创业战场,合理利用“互联网+”手段来提高产品销售,让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将产品远销各地,弥补了传统产品“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尴尬,大多数农户通过“合作社+网络”的方式,形成了一条生产、运输、销售产业链,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大了利润。平台推动能将乡村优势无限放大,实现稳定的生产发展与经营[4]。
优化创业氛围,利用网络和新闻媒体等宣传家乡发展成果,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回乡创业,将利好政策及时传递给有意向的人。提高高层次人才乡村创业安置待遇,妥善解决其配偶就业、子女入学问题,力求“留得住人才”。采用多角度、立体式的方式对家乡优惠政策进行宣传,为返乡创业提供环境、搭建创业平台,将创业资讯、创业信息政策等进行整合,拓宽了解信息的渠道,依据当地优势产业突破市场缺口,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资金是关系农民工创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政府要探究新形势下农民工的扶持模式,在财政资金和金融资金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设置融资平台来支持创业发展,优势集中的地区可利用债券型、股权众筹等方式来扩大融资规模。在创业模式上注重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利用智能化手段来塑造农村特色产品,打造特色品牌。利用“互联网+”积极宣传具有影响力的返乡创业典型,带动共同致富[5]。
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扶持,降低创业门槛,在税费和融资方面提供政策扶持。建立农民工返乡人才库,鼓励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做好政策解读,培养技术和管理复合型农民工。政府组织人才服务团队,与农民工建立帮扶引导关系,在帮扶中注重提高他们的经营和管理自主性。对吸纳就业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可给予更优惠的税费减免政策。对农民企业家给予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允许创业者将农村产权清晰的房产、大件物资作为抵押物,发放贷款。
在创业技能培训中,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职业技能培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加强培训教师的绩效考核,梳理和总结现有培训情况,使培训更加切合实际。组织高校和社会团体等,承担起培训农民工技能和创业知识的重要责任,组建专家学者、创业带头人组成的咨询团队,指导创业群体应对日益变化的商业环境,建立多元化的培训体系。此外,还要鼓励创业项目与科研机构、高校联合,依托各自优势加强成果转化。
根据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返乡创业需要大量的技术和财政支持,乡村的舞台虽然广阔,但仅凭返乡农民工个人,很难在这片舞台上展示出自己的实力。为此,加大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宣传力度,完善创业技能培训,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才能有效吸引更多人才回乡建设,真正实现返乡农民工回归创业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