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香
(福建省邵武市洪墩中心小学 福建 邵武 354005)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教师就能够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在课堂中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热情。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也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学习兴趣,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也就会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课堂教学中出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课堂就能呈现出百花齐放、大放异彩的局面。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实施语文素质教育,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学生的兴趣问题,而导语正负有酝酿情绪,带人入境的任务,导语不仅可以引人入境,更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能够从外部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帮助教师轻松进入新课教学的切入点。
如教学《父爱之舟》时,教师可以激情导入: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父母的爱是那慈祥的笑容;父母的爱是那亲切的话语;父母的爱是那热情的鼓励;父母的爱是那严格的要求。父母的爱表现出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可是不论哪种形式,都让我们感到温暖,感到幸福。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父爱之舟》这课,去感受文中那浓浓的父爱吧。教师相机板书:父爱之舟。学生听着这饱含深情的、激情洋溢的导语,沉浸在爱的海洋中,开启了新课的学习,迫不及待地去感受文中的父爱。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实践证明,一个先声夺人的导语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对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作用是很大的。
“表演”,就是把课文内容通过表演形式再现出来,它形象直观、形式自由、实用性强,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种活动形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地运用“表演”艺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搭石》一课,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好精神。文中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教学时,可以用表演的形式展开,让文中的一幅幅画面在班级中情景再现出来。
2.1 “摆搭石”画面。教师请了一个高个子的男生来扮演老人。这位男生做出了在河边(讲台边)来回寻找合适石头的动作,而且在自己摆的石头上面来回踩几下以示摆得很稳,其余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很快品味出了老人摆搭石的细致认真以及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2.2 “走搭石”画面。教师首先在讲台前依照文中的描述,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用粉笔画上一些方形,当作是平整方正的石头;然后问学生:“走搭石时需要注意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要紧走搭石慢走桥,协调有序,发出哒哒声。”看,这些关键词抓得多好呀!教师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来,扮成村民排列在“搭石”的一边,一个一个抬脚有序地走过去,体现文中一行人走搭石时那种协调有序之美。学生一边表演,一边品味语言,在嬉笑声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欢笑声充满了课堂。
2.3 “谦让之美”画面。请两个同学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想象画面:怎样招手示意?想象语言:怎样打招呼?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此时,两人会说上怎样的家常话?说完家常话,两人才相背而行。什么是“相背而行”?此时两人应该怎样走,才是“相背而行”?这样学生边表演,教师边讲解点拨,学生加以语言想象、动作演示、画面补充,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兴味盎然、情绪高涨。
2.4 “爱老敬老”画面。教师请一位学生扮演老人,一位学生扮演年轻人。让他们同时走到了溪边。教师引导孩子想象:面对眼前清澈的溪水,错落有致的搭石,此时老人的表情怎样?他会自言自语地说些什么呢?旁边的年轻人看到年迈的老人的犹豫,又会说些什么,他会怎样做?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边说边做边演。表演时,趴在年轻人背上的老人不停地偷笑,扮鬼脸,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在笑声中,年轻人那种爱老敬老的美好品质,深深地刻在了同学们的心中。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火花。课堂上有效的设计悬念,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文本,可以迅速抓住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一步使他们产生渴求掌握新知识的欲望,而当所有疑虑都随之解决时,那种轻松、愉悦、满足和成功的情感体验,将大大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精彩有趣的引导是学生准确深入理解文本的关键,是激活思维和情感的金钥匙。
如教学《掌声》一课,教师先出示课文第一段的内容,抛出问题:掌声前的英子,是个怎样的孩子?学生围绕问题,积极地进行文本探究,抓住文中描写英子神态、动作的语句,品读出了英子是一个残疾的、犹豫的、自卑的孩子。然后教师出示课文的最后一段,抛出问题:掌声后的英子,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学生又围绕问题、探究文本、品读语言,体会到了掌声后的英子是一个活泼的、开朗的、乐观的孩子。在学生沉浸在英子的这种巨大的变化中,深深地为英子感到高兴和自豪时,教师再次抛出问题: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巨大的变化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时学生情感的闸门似乎打开了,乐不可支地去课文中寻找英子前后发生巨大变化的奥秘,课堂中精彩纷呈。
总之,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以及自觉性,从而让课堂教学熠熠生辉。“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这条道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