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乡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江苏 苏州 251000)
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在教学中积极地引领学生进行系统化的阅读,规避传统应试教育为学生带来的弊端。群文阅读教学能快速调动学生们的思维,不断拓宽学生自身的眼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而思维导图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应用到阅读教学中,更能帮助学生理顺文章的行文脉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始阶段,这期间的学生认知方面与记忆方面都是模糊不清的。学生在阅读时常常受到瞬时记忆与碎片化记忆的影响,导致群文阅读教学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就可运用思维导图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将学生阅读的信息进行细致的划分与归类,并且通过对比不同的文章,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之间的关联之处,进而帮助学生总结出此类文章的相应规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1]。例如,学习部编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课时,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将之前学习过的古诗《清明》与本课内容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通过思维导图清晰直观的将两首古诗的关联性展现到学生面前,学生会认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课,诗人是通过从“兄弟”的角度来抒发自己思念家乡的情感;而《清明》这一课,诗人是通过身边人们祭奠先人,而自己孤身在外,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却只能靠喝酒平复自己。两位诗人通过不同的节日,抒发自己苦闷的心情是两篇古诗的关联之处。此方式能有效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值得教师不断思考、探究的。因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将思维导图应用到群文阅读之中,利用思维导图的具体特点,将知识点直观地展现到学生面前,思维导图中的符号、色彩等要素都能快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快速有效地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思维导图具有的多样性,还包括能将文字转化成图片、视频等方式,能够以此增添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进而提升教学活动的新鲜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最终达到群文阅读教学的最佳效果[2]。例如,三年级第二单元中有三篇课文都是关于秋天的文章,教师可以围绕这个主题,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对树叶的颜色、秋天的雨、蟋蟀鸣叫声音的描写进行展示,教师将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中,不同形式描写秋天的句子都在思维导图中呈现出来。教师还可运用与秋天相关的图片、符号等素材,使课文内容变得更加生动起来,为学生带来新的教学体验,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
群文阅读的主要教学方式,就是将语文教材内的不同单元的或同一单元的课文有效的组合起来,让学生根据相同的主题内容进行阅读,教师此时可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来提高群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3]。例如,教师可通过《纸的发明》《赵州桥》等文章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进行更为全面、深刻地理解。在开展活动时,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作为教学的辅助教具,不断调动学生自身的思维,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将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对比。教师也可设置一个相应的关联性,可从工匠精神、劳动人民的智慧入手,从多个不同的方面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找寻适合自己的思考方式,进而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掌握,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将思维导图运用到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从寻找文章关联性、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入手,进而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掌握,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自身的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