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峰 浙江省青田县教育局
中小学经济责任审计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选拔和考核、奖惩学校主要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主要标准,对于监督和管理学校主要领导干部方面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新形势下,我们该怎样促进中小学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健康发展呢?
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审计工作进入了新时代,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政治性和权威性更强,审计的使命更重,责任更大,职业荣誉感更强。
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工作越加重视,在十九大中,曾提出要对于审计管理体制进行重点的改革,在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中,《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相关文件相继通过,并正式实施,强化了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
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同志带头履行主体责任,强化党内监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使党换发了新的生机活力。十九大强调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经济责任审计肩负着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的关键职责,形成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小学经济责任审计要做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推动者,积极落实推进中小学经济责任审计向深度发展,实现全覆盖。
审计工作不断推动财务制度建设,财务工作规范又不断促进审计工作发展。近些年来,相关公关财政管理制度逐渐完整,比如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管理等许多方面都在不断地完善。直接影响着中小学校经济活动的财经政策处理。随着政府会计制度、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等基础性核算制度的执行,教育的成本问题成为了最值得关注的热点。
一些学校并没有意识到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在学校相关治理环节中的重要意义。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实际实践环节中,审计部门也将中小学的经济责任审计部分看成与收支审计相同的部分。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审计机构会将经济责任审计部分交付给会计师事务所办理,这种审计往往注重于财务报表内容的审计。同时在实际审计工作中,由于学校领导调动基本在暑期,导致中小学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更难展开。
虽然对审计的具体内容和审计范围有明确规定,但是从事审计工作的,基本是财务人员,因此,最终往往演变成对中小学基础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对于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和内控制度建设等内容,基本不会涉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内审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内部审计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推进工作相比于社会和国家审计工作来说,比较落后。所以,审计机构对中小学的经济责任审计所涵盖的部分较少,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全部覆盖。
在中小学的经济责任审计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没有一个完整的评价指标,仅仅依赖的是普通的审计方法,内部的相关评价指标也不完整。尽管上级部门都制定了具体的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明确的规定了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范围,内容等。但这些内容里并没有包含详细的如何评价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相关指标
相对于国家审计机构,由于中小学审计人员配备有限,力量不大,难以进行全面深入的经济责任审计活动的开展。在中小学经济责任审计的部分,则依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相关的审计工作,而相关的审计结果并不师全部公开,透明性不强。长期以来,中小学经济责任审计大多依赖事后监督,会计师事务所对中小学的经济活动常常注重财务报表审计,而忽视其他经济活动的审计。中小学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水平低,难以满足高质量审计的要求。教育部门开展的内部审计往往也因制度化、规范化程度不高,缺乏权威性。
中小学校中的相关领导干部应该依据相关法律条例进行校园的治理、规范行权、廉洁自律、监督体系建设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审计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党中央加强了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和关注。中小学应该将其转化为审计监督的实际行动。目前,中小学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工作往往是等离任、升迁后才开展审计工作,审计往往流于形式。在审计实践中“任中审计”不失为是一项很好的补充举措。学校领导干部在任期内,涉及时间跨度小,取证简单容易,对于违法违纪问题依照职责划定责任,审计结果整改明显。
依法落实相关的审计监督责任,让中小学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中小学要拓展经济责任审计职能,覆盖学校教育教学业务活动全过程。学校领导干部应全力支持内部审计工作,为审计工作保障经费和创新环境。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中要做到依法审计,证据确凿,定性准确,保证审计结果的合法有效,具有权威性。教育部门可以抽调学校内部熟悉审计工作的财务人员,组成内部审计工作小组,让他们通过审计工作提高能力。
要建设高素养的审计专业队伍。我们要认真落实贯彻这一要求。首先,审计人员要加强政治学习,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好“两个维护”,努力提高政治素养。其次是要注重能力提升,审计人员要想方设法提高素质技能,教育部门要通过与审计部门联合协同审计等办法,提升审计人员的审计技能、专业素养和审计创新能力。再次要强化审计的客观能动性,审计人员要坚持文明审计、已发审计的原则,正确处理审计实际与依法审计的关系。
进入新时代,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和环境、审计内容和重点都发生了变化,审计干部需要适应新形势,按照新理念,采用新技术,才能解决新问题,切实有效的改善经济责任的审计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曾经重点强调,要加强科技审核制度,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的建设进程,这为审计信息化的发展表明了前进的方向。中小学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三重一大”决策是否科学民主,决策程序是否规范,决策效果如何,是否存在重大决策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学校内审发现问题,从源头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另外,中小学也可以开展同级互审。通过抽调学校内部熟悉审计的财务人员组成内部审计小组,开展学校际间经济责任审计的互审工作,随时预测风险和学校经济活动存在的问题,相互提升规范管理水平,互相促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规避经济业务活动违规风险。
审计机关要切实落实审计监督工作的深入程度和覆盖面,尽量消除审计工作中可能忽视的问题,让审计工作实现全面覆盖,努力扩展中小学校中相关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注意事项,实现各个层级的审计。所以,要将重点放在领导干部岗位分工的部分,三重一大的执行,授权审批的内容等经济活动纳入审计领域。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查看相关的会议记录、纪要,关注“三重一大”等重要事项的决策。另外,我们还应关注学校食堂、工会、基建账、国有资产、工程项目管理等,实现新形势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全方位、全覆盖。
审计机构要对所核查出的中小学经济责任审计相关审计问题进行整理,分析是否存在普遍性问题,是否存在体制问题,对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从而达到审计的最终目的,放大审计成果。对于审计工作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审计机构必须配合纪检监察机关做好审计的相关追责工作,规范领导权力的使用。
在新形势下,中小学经济责任审计应该拓宽审计视野,多角度提高审计工作水平,适应新时期的战略发展需要,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审计机构必须抓住中小学经济活动中的重点,结合不同的审计方法,覆盖审计的各个领域,切实提高审计的效果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