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 屈红军 董京祥 王春艳
阅览室是图书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图书馆形象的代表。根据文献载体、用途、读者对象一般设置为普通阅览室、专门阅览室和参考研究室等类型,如期刊阅览室、单本书阅览室、新书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等。读者在图书馆一般习惯从内容上查找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因此,为了使读者服务更具针对性,文献信息资源配置更具个性化,建设专题阅览室十分必要。目前,图书馆专题阅览室的设置多体现在考研、外语、计算机、心理、美术、休闲等方面。学科方面仅在农业、林业、医学等领域有相关数据库的建设,如农业专题数据库、热带能源作物数据库、血液病文献数据库、乙肝专题数据库等。另外,还有一些地方特色的专题阅览室,如河南民国文献阅览室、山西地方文献阅览室、宋氏家族阅览室等。而以东北东部山区地带性顶极植被——红松保护为专题的阅览室建设尚属空白,依托图书馆的优势平台,应用传统方法和现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开发和建设红松保护专题阅览室,使之成为广泛认识红松、宣传保护红松、研究恢复红松林的重要窗口和基地。
天然红松林具有物种丰富、结构复杂、生物量高以及自我维持能力强的特点,是一种高价值、高产量的森林资源,也是目前全球北温带少有的多物种、多层次、多价值、多效益的一种森林组成和结构类型。其分布区主要在我国东北东部山区、俄罗斯远东和朝鲜、日本,其中我国东北是主分布区占60%,俄罗斯占30%,朝鲜、日本零星分布,约占10%。红松是这一生态群落的建群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对维系东北林区生态平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东北乃至华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但是,长期的过度采伐,天然红松林逐年锐减,处于濒危境地,可采森林资源基本枯竭,是处于极端濒危的一种生态系统。
因此,通过红松专题文献阅览室的建设,对向广大民众全面展示红松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相关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宣传保护和恢复红松林,倡导生态文明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可以把红松专题文献阅览室打造成为保护森林生态、保护红松的科学知识的传播媒介;宣传红松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有效平台;引导读者做生态文明建设倡导者的重要基地。
(一)红松专题阅览室构建。专题阅览室是在传统阅览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向学科化、专业化、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的一种服务形态。在构建红松专题文献阅览室过程中,突出特色是重点工作,使之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阅览室。红松专题文献阅览室要集纸质、电子、数字文献于一体,利用现代通信技术、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提供技术支撑;配备计算机、有线和无线网络、投影仪、相关计算机软件,以及其他视频输入输出设备,可谓技术性强,工作量大;同时,要使建成的红松保护专题阅览室达到一个展览馆、专题博物馆的效果,这就需要专业的馆员进行管理和开展专业的服务。
(二)红松专题阅览室纸质资源建设。将红松研究的文献资源按照时间序列分类整理,依据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进行分类:微观研究主要从红松引种、遗传变异、生理生态、分子生态等方面入手;宏观研究主要以红松林保护与恢复的角度,从天然次生林、天然过伐林、人天混红松林和人工林的不同恢复途径入手。在时间序列上,以新中国成立前和新中国成立后为界,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前的日俄、伪满时期,日本和俄国不仅对我国东北红松进行了大肆掠夺开采,而且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查和一定的基础研究,这部分资料不但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而且也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需要广泛搜集和整理。
(三)红松专题阅览室数字资源建设。纸质资源具有直观性和历史珍贵性,数字资源更具广泛的传播功能,是纸质资源的补充和拓展。通过建设红松研究的专题数据库,制作电子读本、光盘等电子资源,以及建立多媒体专题文献网站,来进行红松数字资源的建设。
总体思路是以传统阅览室提供文本文献为基础,建设有关红松的文本文献、电子文献和多媒体文献等多类型的综合文献网上检索和流通平台。
(一)红松文献的收集。红松文献类型包括文本、图片、音频等。文本文献可以按照《中图法》分类建立题录,每篇文本文献作为数据库的一个字段处理,编制唯一的文献识别码予以区分。图片、录音、视频剪辑等多媒体文献,可以根据其在数据库中与文本文献是否有关联关系来确定整理分类,对于具有关联关系的文本文献和多媒体文献,可用文本文献或多媒体文献分别识别进行编码,从而建立文本文献和与多媒体文献的关联关系。
(二)建立红松文献数据库。可以利用SQLServer等数据库系统提供可存储流媒体和多媒体等二进制文件的字段类型,分别建立有关红松的期刊、会议论文、图书(专著、教材、科普读物等)、科研项目、报纸等目录表,以及有关红松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文献数据库表。此外,还要建立便于系统管理和用户管理所需要的相关表格。
(三)建设红松专题网站。在红松专题网站建设中,应用JSP(Java Server Pages)、DREAMWEAVER等网站开发软件,方便快捷地进行Web页面及应用程序的设计。JSP在Java语言基础上将Java代码和特定变动内容嵌入到静态的页面中,实现以静态页面为模板,动态生成其中的部分内容。DW(Dreamweaver)是一款集网页制作和管理网站于一身的HTML编辑器,用于网站、网页和Web应用程序进行设计、编辑和开发,利用DW对HTML、JHP、JavaScript等内容的支持,实现关于红松及其保护等逻辑业务的功能设计,包括“工作动态”“保护措施”“恢复策略”“科普讲座”“学术交流”“研究进展”等模块,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整合细化。
(四)创建红松的多媒体和流媒体。数字化多媒体和流媒体文件字节流大,存储在数据库表中具有安全性,文件名一一对应,具有唯一性,数据维护及参照比较完整,检索查询功能容易实现。读者在动态网站中提交有关红松及其保护等方面的查询请求,网站后台检索对应的流媒体或多媒体字段,根据不同文件类型,将其嵌入动态JSP网页中的相应播放标记字段,然后就可以播放多媒体文件。系统中既可以实现文本文献的检索功能,也可以查询多媒体或流媒体文件,实现网上点播功能。
(一)专业化信息服务理念。专业化信息服务是指按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规律来组织图书馆的空间、资源和人力,提供专业化知识服务的一种方式。专业化信息服务要素主要包括资源管理、服务管理、组织管理、支持环境四个维度,内容涵盖图书馆的管理水平、资源配置、空间利用、技术应用、人员队伍等诸多方面。其特点是协作和互动,即双方或多方共同推动专业化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实现集学习、讨论、研究、讲座于一体的互动式服务模式。
(二)信息共享空间理念。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是一种集计算机技术、信息资源、参考咨询服务、信息素养教育和个性化与合作化学习空间于一体的新型服务模式。信息共享空间需要资深图书馆员和技术人员提供专业参考咨询服务和网络技术支持,从而实现学习研究、信息传递、信息检索、交流合作相互融合、相互支持和相互贯通。信息共享空间理念应用于红松保护专题阅览室建设的实践中,应注重建设实践,空间布局、设计方案更多地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特别是信息共享空间倡导的共享式学习和开放存取理念。在空间布局上强调“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相结合,“物理空间”方面以图书、期刊、报纸和其他文本材料的形式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在“虚拟空间”方面,通过网络、电子图书、数字资源等信息技术提供随时随地的快捷访问、远程下载等获取数字化信息资源方式。在空间设计上还要体现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把人性化的理念贯穿于信息共享空间设计全过程,如设立多媒体技术支持,残障辅助设施,增设休闲区、咖啡吧等。
分布在东北亚地区的红松是第三纪孑遗物种之一,黑龙江的小兴安岭是世界天然红松林的主要分布区域。红松作为其所在森林生态系统的顶级群落,维护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全与稳定。为了保护红松树种、维护天然红松林生态系统的稳定,黑龙江伊春市倡导成立了以保护红松为宗旨的环保组织——保护红松联合会,设立“保护红松基金”,倡导社会爱心人士对红松进行认领,同时,保护红松联合会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发行以“关注伊春、保护红松”为主题的信用卡,为红松保护募集更多资金支持。
建设红松保护专题阅览室,并向广大读者开放,使之成为广泛认识红松、深入了解红松、珍爱保护红松的文化宣传窗口和教育科研基地,也为红松研究与保护的相关机构和组织搭建一个广泛交流、信息共享的平台,使保护红松,恢复东北地区阔叶红松林的观念深入人心,达成共识。同时,打造红松保护专题阅览室,不仅是图书馆在服务社会方面形式与内容上的新拓展,而且也是区域特色的重要体现,是图书馆服务的一个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