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与应用

2021-11-22 15:05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高岩锋
办公室业务 2021年5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方法

文/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高岩锋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不仅人们的生活方式受到互联网、云计算等影响逐渐转变,甚至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悄无声息发生变化。深入推广与运用大数据逐渐成为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面临这样的冲击与挑战,如何正确运用大数据,推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创新,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进步与发展,是目前我们需要重视的一个课题。

一、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变革

大数据技术的推广与运用,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发生明显变革。想要更大限度地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理念,推动大学生全方位高效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教育方法,转变为多样化的教学教育模式和方法。

(一)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法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研究对象,借助问卷调查、讨论推理再加以总结和概括得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并发现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但大学生尚处于青春时期,往往主观能动性更强,思维也更加活跃,更难以把控,因此需要更加全面和科学的思政教育方法,对当代大学生各个方面的信息全面掌控,对其思想动态更加全面进行把握和分析。而大数据本身具有的技术性特征恰恰弥补了传统方法的缺陷,大数据更易于捕捉和计算,从而更加全面地获取学生的思维动态和认知,这种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二)线性关系向非线性关系转变。传统的教育方法主要通过分析学生的行为特征和习惯,找出因果关系,透过这种现象看出本质,而借助大数据技术,不再是单纯的线性因果关系链条,它能够跳过“为什么”而发现其中的客观规律,它是一种非线性关系研究,进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局部分析向整体分析法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往往通过局部抽样来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往往具有局限性,仅对部分进行分析必然会因此漏掉很多细节和特征,如此得出的结论显然不够全面。而大数据技术则解决了这一难题,能够自动采集、计算并描述各类数据,从而整体呈现一个完整的数据链,进而减少细节的丢失,从而更加科学和全面地分析学生的行为和思想特征。

(四)模式化向多样化方法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往往过于公式化、过于模板化。研究的模式往往千篇一律,具有相似性,没有相关突破,因而很难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也难以实现教育目标。而大数据技术则打破传统和模式化,各式各样的信息数据都轻而易举地被收集,从而能够展现大学生的全面性,这样则更易于教师因材施教,能够针对不同学生,准确地了解与把握其思想状态,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应用展望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形成科学教育模式,从而推动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工程建设。

(一)优化慕课,提升“教与学”的能力。其一,高度整合教学资源,促进教师教学能力优化提升。过去对教师来说,想要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否全面运用优质的教学资源非常关键。而教学资源冗杂繁多,通过网络人工挑选往往很费精力,尤其是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既要按时上课又要运用优秀的教学资源,这样便很难做到各项都兼顾,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运用大数据技术则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方法中面临的难题,能够通过多维检索,智能检索教学需要的各类数据,并进行快速过滤与筛选,搜集自己所需要的文章、图片、视频等等,还能够通过条件优先设定,通过自己设置的关键词信息,快速截取自己需要的相关信息和资源,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备课效率,节省了时间,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教学设计和理论研究等工作上面,提高自身的价值,做出更多的贡献。其二,加强数据呈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学生如果能够深入到整个价值转化过程当中,则更易于实现思想认同,并深入到价值践行的实践当中。使学生实现思想认同并立足于实践是思想政治教学的要求和重要目的。通过可视化技术,客观呈现学生的学习数据,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各方面学习状况,从而提高认知、加强自我控制与管理。同时,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度,通过参与实践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提高感知能力,从而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在这种交互式学习的过程中更自然地传输价值观念,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构建平台,提高高校思政工作成效。其一,数据为本,创新高校思政联动管理机制。思政工作成效的提高,科学的教学理念必不可少。在大数据时代,唯有以数据为本,才能创新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机制。应当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研究方法。提高创新力,动态化地分析大学生的各类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其中的关联性,从而呈现一个完整的数据链,促进资源的共享。

其二,预判学生思想动态,增强技术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学生潜能的激发需要对其个性和特征深入挖掘,尤其是一些隐性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往往在学生日常的学习以及生活中得以全面地体现,而大数据将会对学生生活以及学习各方面数据予以记录,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提取和整合,加深对学生个性特征的了解,从而因材施教,更加充分和全面挖掘学生潜质。与此同时,通过对学生各方面数据的了解,能够减少各种猜测,少走弯路,更加精准地认识到部分学生在思想上的偏差,从而给予及时教育和纠正,对于潜在的不良动机行为与可能发生的不良行为及时给予疏通和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正面引导,从而减少差错,让学生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推广易班网,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其一,打造网络文化精品,唱响价值观主旋律。如今在高校校园,开设了许多专项试点,着力于促进网络文化建设,加强文化互动,打造网络文化精品。在大数据飞速发展的时代,应当牢牢把握机会,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最大限度发挥大数据的信息收集作用,充分获取学生学习以及生活等各方面全方位的数据信息,更加准确地掌握其兴趣爱好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在此基础上也能相应地开设相关网络文化精品项目,从而迎合大众的文化需求。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从学校宣传或教务等部门抽调部分人员,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精神层面的积极引导,积极促进网络文化精品的培训和发展;另一方面应当积极宣传多元的文化资源,在学校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多元化的网络文化圈子。在这样一个健康的文化圈子里面,进行文化与资源分享,从而形成高度的文化资源共享局面。促进校园、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丰富自身的文化与精神世界,不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其二,引领校园网络舆情,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舆论所带来的影响力不容忽视,想要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性,就必须积极推动高校网络舆论舆情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需要在校园营造一个健康的文化氛围。在大数据时代,应当有效运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充分与快速的信息搜集与调取,积极做好舆情监控,并适当地进行干预,必要时进行干预,积极转变舆论风向,使其朝着正面的方向发展,才能加强正面互动,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步伐。利用大数据积极掌握网络舆情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利用数据节点技术,选取一些重要的模块着重进行监控,数据抓取应当抓住重点,例如在学生的重点交流社区设点监控,对于当前发生的一些社会热点,在校学生所具有的态度与观点等等进行全方位搜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数据分类与汇总,最后形成一个数据库。另一方面则可以采用语义分析技术,主要是针对庞大杂乱的数据进行一个筛选和过滤。在对数据进行过滤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数据链条,更加准确地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当的引导,必要时进行干预。尤其是面对一些传播范围广,舆论逐渐走偏的话题和事件,及时在适当地范围内进行干预和引导,从而使舆论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影响校园舆论舆情的正确走向,从而为学生的发展塑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于教师来说,也可以积极利用大数据,通过开展讲座或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积极为大学生答疑解惑,进行心理健康疏导,形成良好互动氛围。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方法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