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善能
笔者所在的产业学院是由水木创成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e+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提出并完善的一个全新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与高校进行合作;二是通过产业对接,进一步改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三是通过合作为企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基于高职建筑专业教育工作的开展,产业学院对于复合型优秀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和影响。
第一,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建筑专业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推动高职建筑专业教学工作改革发展,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得到必要的改进,从而进一步提升高职建筑专业的教学效率。
第二,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高职建筑专业的人才培养效果。在新型教学模式的指引下,促使高职建筑专业教师进一步认识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通过与企业对接,全面了解现代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类型及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然后以此为依据对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积极的调整[1]。通过这一方式,能够使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随着企业的实际需求的变化而进行变化,进而不断提升高职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效果,促使本院校所培养的建筑专业人才更加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
第三,随着高职建筑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有助于高职院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明确的培养目标可以为高职院校建筑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指引,为此,高职建筑专业在教育工作中必须设立明确的目标,即通过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为与院校合作的企业及市场提供更多的建筑专业复合型人才。围绕这一目标,高职建筑专业要能够对传统教学工作中比较固化的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改进,提升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定向性。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建筑专业教师要能够与企业管理者进行全面的沟通,明确了解院校合作企业对建筑复合型人才的实际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筑专业教师还要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走访,深入了解行业发展情况,并借助自身专业知识对行业的发展方向及人才的需求类型作出科学评估[2]。在了解上述信息的基础上,对当前专业教学中的重点予以明确,然后对原有的教育工作模式进行必要的改进和调整,进而不断提升本专业教育工作的针对性,这对于建筑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建筑专业教师还要与院校合作企业管理者进行及时的沟通,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及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并根据企业及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对专业教学工作进行必要的调整,促使建筑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能够始终围绕企业进行,进而充分发挥产业学院模式的实际效果。
在高职建筑专业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时刻向学生传递与院校合作的企业发展信息,使学生能够树立起宏观发展理念,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提升其专业素质,在实现自我提升的基础上,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而且,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建筑专业教师还应该为学生设立阶段行动学习目标,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能力的强弱为不同的学生设立不同的目标,以此确保所设定目标的科学合理性,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这对于其专业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在传统的教育工作中,主要采用的是理论教学、期末测验、安排实习的教学模式,但事实表明,由于对教学过程的把握不合理,导致学生在这一教学模式下的专业素养提升成效并不明显,比如,为了获得更高的考试分数,很多学生仅仅需要在考试前对教师所划的重点进行背诵即可,在考试中进行对号入座填写即可,因此教师并不能够通过考试成绩对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情况进行判断。为此,在产业学院理念的指引下,高职建筑专业教师有必要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必要的调整,整个专业教育活动的开展,都应该以提升建筑专业学生专业素质为目标,减少传统专业教学中的形式化内容,这对于高职建筑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比如,为了提升考核测验的时效性,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实践考核,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定期为学生设定实践课题,安排学生根据专业所学进行实践,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效果来判断其学习效果及专业素质提升情况[3]。例如,教师可以以“卫生间防水施工”为课题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明确认识到卫生间防水施工意义重大,在具体的施工中会涉及以下几项内容:一是进行基层处理。在对卫生间进行涂刷防水层之前,需要做好表面杂物的清理工作,而针对难以清理的管根部位则应该借助毛刷进行处理。而要使平层上不出现积水,那么就要在墙与地面交界的阴角处设置圆弧形附加层。如果在施工中发现管道接近墙面,那么需要在管根处设立斜面,在卫生间的入口地方还应该加设混凝土挡板,而且要对长宽进行合理控制;二是做好细部附加层的施工。这要求施工人员能够在渗水部位涂刷一层防水涂料,而且要确保涂抹均匀,在地面与墙面的交汇处则要设立涂膜,并一直延伸到墙体之上50cm的位置,另外还需要进行第二道防水涂料的设置。最后为确保整个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做好相应的施工管理工作,比如在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在施工中进行必要的施工监督,通过监督工作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予以指正,要求施工人员及时改进,从而不断提升整体施工质量。通过这一方面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素质,并进一步提升高职建筑专业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以此不断提升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这对于高职建筑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4]。
对于高职建筑专业学生而言,必要的企业实习活动是提升其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不断提升高职建筑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效果,必须为学生安排相应的实习活动。为了确保实习效果,在学生进入本院校所合作的企业后,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对学生进行岗位分配,学校需要留下专门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实习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根据企业要求严格开展岗位工作,教师还要协同企业人员对学生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及时查找学生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予以指正,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5]。在阶段性的实习工作完成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促使实习真正成为能力的锻炼,根据教师进行的多方面评估,使学生了解其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反思在建筑专业课程学习中存在的不足,然后在教师的建议下,合理调整下一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而不断提升其专业课程学习效果。在整个实习活动中,为了减少实习活动的形式化,教师必须积极参与其中,对实习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指导,使其在实习中进行反思,并通过反思更好地指导其实习活动,进而形成良性互动,这对于其专业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于高职建筑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建筑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对于高职院校建筑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高职院校要能够明确认识到产业学院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并从多个层面入手对其建筑专业教学工作进行必要的改革,不断提升整体教育效果,进而更好地实现建筑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