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琪 赵 歆
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众所周知,传统武德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儒家伦理思想的精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武德内涵,[1]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对培养习武者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高尚品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儒家思想产生于先秦时代,百家争鸣中儒家思想独树一帜。春秋时代的孔子创建了儒家文化,在孔子之后儒家还出现了孟子等非常著名的学者,之后,儒家思想不断与时俱进、发展壮大,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文化感召力。时至今日,儒家文化作为一个符号式的文化,仍是构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具有实现民族认同和道德教化等诸多功能。身处于“礼乐崩坏”的春秋末期,孔子力挽狂澜,提出“克己复礼为仁”的主张,他构建了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内容的儒家伦理体系。[1]
武德是指在中国道德伦理文化长期影响下,被习武群体所自觉认同的有关传武、习武、用武的行为规范。“武德”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庄王言:“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2]。武,由一个正和一个戈组成,意思是正义的攻占,武也是消停战事的一种能力。德,是道的具体体现,以仁和义为行为准则。在 1987 年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上,将武德概括为“尚武崇德,修身养性”。儒家强调道德的实践,只有通过道德践履才能把握“意义”,而道德践履就是“礼”(“礼者,履也”)。[3]常见的武谚有:“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等。武德文化作为建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所特有的体育文化之一彰显了我们中国自强不息的民族气魄和武术大家德艺双馨,并且对练武者的人生价值观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武术在中国有着丰厚的文化基础与底蕴,一味地注重技术动作的发展,这是不利于武术发展的本质的,要充分的认识到武术文化的内涵。[4]学习武德有利于在学习武术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道德思想,让文融武,让武融文。传统武术思想中武德的主要内容“仁”“信”“勇”“礼”“义”,与儒家传统思想的主要思想体系“仁”“义”“礼”“智”“信”正好相符。传统的武德文化是儒家道德内涵的精炼与映照。传统武术过去作为一种搏杀技能,需要道德的修正,正是武术文化在实践和发展中将传统儒家思想和武德的思想相融合,才使得武术文化逐渐吸收儒家思想的精髓,逐步形成了以传统儒家思想为道德准则的武术文化,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武德,它成为中国历代习武者的共同信仰和尚武崇德的精神,它使武术已由“术”升华为一种“道”。
2.1.1 仁:仁者,不忍也,施身爱人也
“仁”,是孔子在儒家思想中的理论核心,是孔子和孟子在继承前人思想上概括出来的先秦儒家最高道德标准。《尚书·仲虺之诰》中记载“克宽克仁,彰信兆民”。[5]在孔子看来只重注礼仪的形式是非常空洞无意义的,“仁”即爱人之心,在为人处世中尊重别人的价值,关爱他人,关心人间疾苦,理解他人的心意,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等等都是“仁”的具体体现。“仁”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大道运行的重要标志与理想社会的重要支柱。在儒家看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儒家的仁是以爱人为起点,不仅改善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维护社会秩序中带来了积极影响,甚至作为一种民族精神流传了下来。
2.1.2 义:义者,宜也,断决得中也
“义”的儒家思想在武术文化中是个人品格与道德价值的综合体现,儒家重义轻利,注重人们的集体观念,维护着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6]“义”的观念早在西周时期已有体现,但在春秋时代才有了理论。从“义”的意思上来看强调的是人的行为理性规则,而儒家对义的理解有其更深刻的意义,主要强调践行这种行为的道德标准。在春秋时期孟子曾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7]在儒家的思想中,人的人生价值在于对义的践行。人们对于义的尊重,应该如同“如恶恶臭,如好好色”那般作为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然情感。
2.1.3 礼:礼者,履也,履道成文也
儒家的“礼”思想,来源自我国的传统礼仪——“周礼”,是周朝的礼仪简称。孔子对礼的制定,是希望通过对周礼的恢复来教育百姓。传统儒家思想“礼”有表面含义与深层含义之分。众所周知的“礼”是儒家文化下的礼文化。而更深层的“礼”,也就是无常之礼,是礼仪中与礼文化两个相分离开的有关于礼义的概念。而“礼”的核心内容是“辞让”和“分别”,这是对前儒时期的古礼传统的继承与发扬。“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无别无义,禽兽之道也”[8]虽然现代人对此的看法并不一致,但也确实因为有“礼” 的存在,使人与禽兽,文明与野蛮有了一个清晰的分界线,成为了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基本特色。
2.1.4 智:智者,知也,见微知著也
智同“知”,孔子认为知是人的一个道德范畴,是人们判断是非曲直的基本观念与行为规范,也是人们进行道德实践的基本认知。儒家代表学者王阳明曾曰“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9]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最注重的就是个人的道德修养,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与良知,是从内心而来的准则。拥有良知才有一种辨别善恶的能力。人可以凭借着自己的良知去明辨是非,明辨善恶。也就是说,需要发自内心的有良知,有道德修养,这个人的言行才会正。儒家也一直强调道德的认知与道德的践行相同一的意义。一个人想要得到道德的提升只是进行纯粹的表面认知是毫无用处的,在李孟儒学对道德践行中,不是忘却世俗之心,清心寡欲的个人修行,也不是对书本知识的积累中,而是在践行“礼”的道德实践中,在“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人伦原则实践中。[10]
2.1.5 信: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信”也就是诚信,孔子也曾曰“民无信不立”。人没有信用那么在社会上就会没有安身之处。在儒学文化中“信”是作为对人本性的价值肯定,它让人们重视本心,使自己的举止与自己的身份一致、与自己所承当的责任相符合。孔子的另一句话“信则人任焉”,诚信是与人互相来往中必须遵守的必要前提,是立身之本,是与人沟通的精神枢纽,“信”表现了社会交往的相互信赖与尊重,这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诚信也是促进和谐社会与民族独立的重要根基。
2.2.1 “仁者,人也”,“仁”为习武者提供爱人之心
我国的传统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圣人提出的“仁”思想几乎贯穿所有道德层面,也包括整个儒家思想的重要学说。孔子说:“仁者,人也”,其表面意思是说,仁就是要像人那样的去生活,再深层的具体说,仁就是儒家所一直追崇的理想人格,无论习武者习练的是哪一类的武术技艺,最首要的都是学会做人。儒家的“仁”思想也从道德层面有效制约了武技的滥用、乱用。“仁”对传统武术中的基本秩序规范和历代习武者都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少林十戒》、《短打十戒》等门派的戒律无不反应出“仁者爱人”这个思想,[11]“仁者爱人”是武术文化发展过程中因为受到儒家思想影响而形成的主要优良传统之一。[12]这也是习武者所追求的德行最高境界。武术有一个最基本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礼仪——抱拳礼,这是每个习武者所必须具备的礼仪。《论语》中颜渊篇写到: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13]左掌四指挺直并拢在一起,意为四海一家,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共同进步学习;而左手大拇指弯曲与掌心之中意思是习武者要尊师重道,谦恭虚己,不矜不伐,不骄不躁; 双手胸前合抱的定式意为“以武会友,虚心求教”。这些儒家礼仪与文化即是对练武之人外在举止的规范,同时也培养习武者的内在修养。在新时代,仁也应该有新的含义,比如爱人之前要先学会做人,只有在做好自己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关爱他人,而爱人不是爱全世界所有的人,而是爱在现今社会值得爱的人,对这个社会有正面影响,传播正能量的人。
2.2.2 “舍生取义”,“义”为习武者提供侠义之心
义引申来说,指的是正义、道义。《论语·阳贷》:“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无义为乱,小人有勇无义为盗。”除暴安良,行侠仗义是武术文化中对习武之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途径,而习武之人是非常重“义”的,江湖道义就是以“侠”为核心,习武之人的思维方式和处事原则都受这种江湖道义所影响。习武之人之间评判人的基本方式是看这个人有义或无义,是不是讲义气、仗义。义,也是传统武术大家们默认的武术切磋的基本规则。合于义,则死也必战;不合于义,即使有全胜的把握也绝不出手。[14]传统武术中的实践,必须是以义的名义来切磋,绝不能以义为借口去谋取私利。“舍生取义”是历代儒家所推崇的最高境界,这映射出更深层的道义与生命直接的关系,也表现出儒家虽重生命价值,但相比较而言更重视道义的价值。有道义的人,宁肯牺牲生命也绝不苟且而活。
“义”本身也有胜负与抗暴之意,意味着对社会不平的暴力反抗,对邪恶势力的惩罚。武术在民间有其作用,除了强身健体以及防身的作用以外,还有重义守信的传统武德要义。“义”在武德中还可理解为秩序、等级。这里所讲的“义”就是指合理的、妥当的举止,这也就要求习武之人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不做与自己身份不符的事情。[1]
2.2.3 “礼之用,和为贵”,“礼”为习武者提供虔敬之心
中国武术之“礼”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带有内外有别、上下有等、进退有序、尊师重道的“类宗法”,具有费孝通先生所说的“等级差序”的结构色彩。武林界对“礼”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规定,它规范着习武者“应该要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在“礼”教的严格规范下,武术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体系,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许多的特殊传承方式如“传内不传外”“传子不传女”等等极大地限制了武术文化的传承,导致了许多优秀的武术文化已经消失,对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武术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一个无需多言的真理;同门之间的感情深厚,也绝不是如今的同学之谊可以比拟的。比划交手前的“抱拳礼”,是对对手的尊重。与长辈晚辈之间切磋的“让三招”,无不显示出礼德的重要地位。在如今的武术界,“礼”的精神也从没有失传,如孝敬父母、尊师重长、关爱同窗等都是值得发扬的正能量。所以我们要选取传统儒家思想“礼”有利的一些方面,摒弃不利于武术文明积极发展的负面内容,提倡“开门办学”,使更多的人能够学习与认识武术文化,只有这样武术文化才能健康长远发展[19]。如今我们提倡的是“礼”是文明礼貌的举止行为,但是也要反对冗杂的庸俗之礼。中国也被世人称为礼仪之邦,我们要继承民族优良传统,尊老爱幼,尊师重道,团结友善等等。
2.2.4 “智者不惑”,“智”为习武者提供明眼慧心
儒家思想体系之“智”在武德中也有所体现。习武者除了要有道德情操和礼仪规范,还要有去实践这种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也就是儒家所说的“智”。“智”的主要功能就是用来认识“仁、义、礼、信”等,并促使它们能够自觉主动地进行实践。“智”也是判断是非的能力。武术文化中极为讲究师承关系,和长辈关系。“尊师重道”以字面意思就可以解释为:尊敬师长,崇尚武德,这是“智”对道德实践的强调,也是中华武术的优秀传统美德。武德的“智”也警示着技艺高强的大师要谨慎择徒,武术技术一旦被不怀好意之人所掌握,必然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的伤害。传统儒家思想中,孔圣人也把“智”“仁”“勇”并为一谈。儒家思想要求人要多方面齐发展,也就是“智勇双全、文武兼备”,习武者也把“智勇双全、文武兼备”作为毕生追求的境界标准之一。[1]对于智应该全面提升公民的知识和文化储备,注重科学知识,重视全民教育,普及义务教育,注重教育公平问题以及道德培养。有利于提升全民素质以及健全精神文明建设。
2.2.5 “不诚无物”,“信”为习武者提供至诚之心
重信守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优良品德,中国的武术文化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在武术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占有的比重是非常大的,所以“信”是武术文化中衡量习武之人道德标准的一条重要标识。有一典故,春秋时,季札代表吴国出使鲁国,佩戴了一把天下第一的名剑。在经过徐国投宿时,主人徐公看见了季札的剑,便请求观赏。季札本不愿将剑示人,但徐公见到剑后,竟说出此剑种种细节。季札颇为惊喜,将徐公当作知音,便约定完成使命归来之时便将剑赠与他。当季札归来,徐公却以驾鹤西去。季札便将剑放在了徐公墓碑前,以表守信。侠者信守成约、一诺千金的英雄事迹及许多典故在中华历史中书写下灿烂的华章。重诺守信是武术文化得以发扬光大的重要标准,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统武术对信的重视涉及颇广,如生活琐事,要讲究诚信;各习武之人之间的技艺切磋,要讲究规矩,按时按点等等。习武之人要做到“善修其身;善正其心; 善慎其行;善守其德”。这也是传统习武之人必须讲究的形象与名声,哪怕一个人的武艺在高强,天下无敌,只有他是言而无信的小人,同样会被习武之人所不齿与唾弃。以至于造就了中华民族重信之国民性。新时代下我们更应该注重诚信,在与人相处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诚信,“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在浮躁重利的今天,诚实守信更是在与人来往中每个人必须要坚持的原则。小则为人诚实不说谎,大则对祖国的忠诚。
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德文化被不断赋予新的含义。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与武德从古至今都有着密切联系,二者相互影响。武德文化与儒家思想核心的五常思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对武德文化有实际的影响。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五常”思想也曾受到国人猛烈地批判,但在新时代进一步赋予武术与时俱进的生命力。通过武术武德教育,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对于传统儒家思想和武德我们要客观正确的对待,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吸收,要创新与发展相结合,构建出符合新时代的武德体系,通过传统儒家思想和武德的双重影响,人们可真正理解武术文化的内涵,培养人们形成正确的三观,构建和谐社会,以有利于武术与时俱进的发展,更好提升新时代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