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立尧
2020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毕业生的回信中谈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创伤”,这直接导致了许多就业岗位的紧缺,就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同时,根据我国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20年毕业生人数为874万,较2019年增加了40万,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可谓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长达百年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研究目前还是呈现出理论研究“碎片化”,实践缺乏“本土化”等特征。随着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在各大高校的普及,大学生们已经逐渐开始学习了解就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是由于教育方式单一、教育内容不连续、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导致很多学生对于踏入社会后所面临的就业取向问题还比较模糊,甚至还有很多学生依旧停留在自我认知模糊的阶段。一项关于大学生个体认知的调查研究发现,关于“您是否结合所学专业进行职业定位”,45.28%的学生回答“有,但不明确”,14.78%的学生回答“没有”。通过以上数据表明,大学生就业取向并不明确,是目前大学生毕业后仍然处于一种观望状态或是就业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社会矛盾突出。多元的文化价值观,丰富的信息获取渠道,这些因素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大学生就业取向[1],本文尝试通过分析大学生身份认同过程,以期了解身份认同过程对其职业取向以及就业态度的影响,研究和探讨毕业生就业取向。这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推进高质量就业和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职业身份是指一种社会分工后的定位,职业身份认同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范畴化,不断描述自己与某职业的归属关系,得到的自我身份确认和该职业赋予的某种情感和价值意义。虽然大学生群体在未踏入社会之前,还未选择职业,成为该职业群体的一员,但是职业身份认同作为一个自我认知过程,早已在其头脑中不断地进行构建,并且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与社会的反馈中逐渐完善。职业身份认同和职业角色的制定有着直接联系,换句话说,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取向受到其职业身份认同过程的直接影响。
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认为,每个人的自我认同在很大程度是由自我的不断描述来构成的,它包括三个过程:社会类化、社会比较以及积极区分[2]。
社会类化,即对于某个职业特征的知晓并将自我进行归类。在此过程中,个体主要受到家庭观念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美国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德在其职业选择理论中谈到,孩子的早期职业理想预示着未来的职业方向,父母在家庭教育的角色扮演中,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输出,以及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子女的社会类化过程,无论到后期父母是以怎样的态度参与大学生就业取向的,他们的职业态度都会影响着子女的就业取向与认同,由此可见,家庭观念已经潜移默化地发挥了作用。外在因素中的社会环境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社会进入转型期后互联网时代兴起,信息获得渠道变得越来越广,各种文化交织、碰撞。一方面,由于市场的发展,工作方式与工作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使得大学生毕业的就业选择更加地多元化,他们的就业取向才得以从“干一行爱一行”向“爱一行干一行”进行转变;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急速发展的阶段,接受新事物和可塑性都比较强,面对价值取向的日益多元化,往往会因为某一个社会事件,某一项新闻信息,甚至某一条短视频而影响其职业取向,表现为注重近期的利益和显性的自尊感,缺乏理性的判断。
社会比较,即个体将自认为关系较近的职业与其他职业在社会地位、获得感等方面进行比较,在此过程中,个体主要受到了个人因素和家庭观念的影响[3]。受到个人主义等文化影响,使得当代大学生都比较注重自我个性,强调内心感受,注重自我实现。但同时由于没有得到专业的引导,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职业倾向、职业角色期待等并没有一个明晰的认识,加之新兴职业的兴起,致使很多大学生社会比较维度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移,从传统的“稳定”“社会地位高”变成了注重“时尚”“高薪”“不受约束”等。家庭观念同样影响着社会比较的过程,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奥托·兰克认为,父母作为子女家庭教育的重要角色,经常通过说教或者启发式的教育方式来引导孩子选择自己所期望的职业。其策略表现为一种引导式的对比,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当老师社会地位高,总比你在公司打工体面吧”“你想干的那些都是不正式的工作”。
积极区分,即与其他职业进行比较后,找到自认为应属职业的优势,并不断放大,获得自尊水平,该过程主要受到学校教育及社会因素影响。大学生所学专业方向以及该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职业身份第一次区分的过程,专业满意度越高的大学生越可能制定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清楚本专业发展方向的大学生相比不清楚所学专业发展方向的大学生更具有明确的就业取向。由此可见,学校对学生所学专业的介绍,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积极区分的过程,从而影响学生的就业取向。社会因素同样对积极区分过程产生较大的影响。面对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导致了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效应的产生,比如大学生们倾向考虑该职业的薪资待遇大于该职业的性质,甚至一部分学生认为薪资高的职业优于其他职业,薪资便是积极区分过程的评测标准。
通过对个体职业身份认同过程的分析发现,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影响是多维度、交叉并双向发挥作用的。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因素穿插在大学生职业身份认同过程的各个阶段。当代大学生就业取向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多选择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自主创业增加就业岗位、进入企业从事技术性工作、报考公务员进入国家机构等,学生的就业选择面越来越广,拓宽了大学生就业取向的路径。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当其冲的便是在多元化的交叉影响中,大学生职业身份认同的构建过程变得越发复杂多变,表现为在面对多元化职业选择时摇摆不定,犹豫徘徊。目前现行的教育计划中,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缺乏专业性指导,大学生很难根据一些确切事实去营造一种真实的社会环境氛围,其身份职业认同过程常常被放置于一个自我加工过的小范围的社会中,这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就业期望值普遍偏高,对就业环境、薪资条件、岗位地位等提前预设较高的标准,由此也带来择业过程中的反复和失误,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职业发展的进程,也给整个社会就业市场的有序和稳定带来了很大的干扰。
研究发现,大学生就业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职业身份认同的过程。大学生个体的就业取向不仅主导了大学生毕业择业时的情绪表现、行为特征等,同时也反映出了其对当前社会的一个具体认知情况。大学生完成就业和择业的过程,就是其职业身份认同在进行实践与反馈的过程。如果就业取向是被动的、不适合的,那么对于大学生认同过程而言,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会产生一些抗拒、消极、自我怀疑、甚至是自暴自弃的情绪。
与国际发达国家的就业教育相比,我国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教育还是处于初期的学习模仿阶段,很难满足庞大的毕业生群体以及高质量的就业要求。首先,我国关于职业规划的教育根基比较薄弱,这和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大学生的工作分配有一定关系。其次,社会关注度还远远不够,大多数人只注意到就业岗位增加与待就业人数同时也在增加这种矛盾的表面情况,并没有真正注意到大学生职业身份认同的重要过程,职业选择还基本保持在接受父母、亲朋好友建议的传统习惯,甚至是以一种从众心态很随意地进行择业,社会并未形成接受专业的职业规划教育的理念。从学校教育来看,虽然近年来就业指导课已经在各个高校普及,但是学校迫于就业率的压力,关注重心仍然是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的培训方面,对于学生的职业认同等培养缺乏深层次的关注。承担就业指导课的教师是以辅导员等非专业教师完成,针对性不强,甚至常出现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情况。
目前,我国职业规划教育发展路径比较窄,除了国家投入之外,可利用资源相当匮乏,正是需要引入社会资源的关键时期,而社会组织参与高校教育的力量比较弱,这是由于社会组织发展的特性以及一些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社会组织与高校的合作并不密切。社会组织作为一股新兴的社会力量,能够为高校提供专业化和高水平的职业生涯教育指导教师队伍,从而将一个较为真实的社会环境带入到相对封闭的校园中,以帮助大学生优化其职业身份认同过程。社会组织的介入是优化大学生就业取向,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