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方法探究

2021-11-22 13:34马小静
就业与保障 2021年2期
关键词:毕业生校企院校

文/马小静

“百万扩招”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得以良好发展的重要机遇。但是,企业需求、学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之间存在不匹配的情况[1]。同时,扩招致使生源范围扩大,质量良莠不齐,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更好地迎合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是各高职院校面临的最大问题。为此,下文分析了当今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其就业现状进而改革就业工作,以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优质就业。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特点及就业现状

近几年,高职院校年毕业生数逐年递增,就业压力不言而喻。社会快速发展,家庭条件逐渐改善,多元文化充斥着高校的发展,这一系列的因素都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自我定位不准,就业时眼高手低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进,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剧增,就业的“门槛”也越来越高。但是大部分毕业生在就业时自我定位不准确,过高地估计了自身的能力,无法根据自身实际条件适当地选择就业单位,对岗位挑三拣四,承担工作不情不愿。产生了企业的人才需求与毕业生知识储备不够、专业能力的不对等的现象,进而导致了毕业生对工作不适应,频繁“跳槽”,甚至出现能力与职位不匹配情况。

(二)普遍存在追求高薪、清闲、离家近的心理

由于家庭环境普遍改善,大部分家庭较为优越,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缺失,在与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学生理想的工作是钱多事少离家近,而对于就业前景、发展空间等相对关注较少,特别是在一线工作和服务行业就业的学生,对工作的普遍反映是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如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尔夫方向的学生,因工作性质是户外工作,且其中体力工作居多、工作时间长,学生普遍认为是份苦差事,因此毕业时不愿意选择对口就业。在此情况下,大部分毕业生在毕业后并未选择就业。

(三)存在不切实际和“等靠要”的思想

受传统就业观念和家庭就业观念的影响,学生在择业时观念比较单一。个人的就业意愿不能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而进行调整,更愿意顺从家长的意愿,倾向在体制内的单位就业。因此,比较偏远的地区、基层和新兴行业的工作,就业认同度较低。于是大部分学生为了寻找心目中的理想工作,选择等待更合适的机会或是等待家里的安排。再者,由于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引导和未来发展规划教育的缺失,且对于学生的就业心理的关注和辅导也流于形式,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做好合理的职业规划,择业时较为迷茫。

(四)“慢就业”现象呈现上升趋势

“慢就业”是当今高职院校学生的一种就业现象。“慢就业”是因为对口专业的就业情况不理想或者家长支持暂不就业,学生在毕业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选择暂时不就业。通过提升眼界、增长阅历等方式,以期找到更为满意的工作。在完成学校顶岗实习后,选择临时性的短期工作,有更多的时间规划未来的就业路径。或是紧随时代趋势选择创业,在创业过程中进行考察学习等。这一现状使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产生了新的问题,如果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情况关注不够或引导不及时,很有可能“慢就业”就变成了不就业。

这一系列的问题摆在高职院校面前,使得其在就业方面的工作变得复杂化[2]。为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应从毕业生就业的方式方法上进行做功课,大胆尝试改革,以期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高职院校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全程化

针对生源地范围较广、就业能力低下等问题,高职院校应对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进行全程化设计,结合大部分高职院校的“2+1”培养模式,设置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将其安排为两年的必修课程,并赋予相应的学分。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使得就业创业课程与专业课并重,定期邀请知名企业专家、学者进行行业分析等讲座,使高职院校学生时刻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与国家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促进就业竞争机制全程化,建立良好的就业能力竞争机制,设置高规格就业能力大赛,改革奖学金制度,完善大赛奖励制度,能有效地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对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培养,应用以点带面的方式“镶嵌”于整个培养过程中[2]。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全程化,与本科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具有“机动灵活,可塑性强,实践能力强”等特点。建议高职院校成立创业学院,为广大学子提供更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及训练,打造优良的创业孵化平台。要将就业创业相关政策宣传全程化,对于相对应的就业创业基本常识和国家的政策搞好宣传工作,不仅深入到课堂,更要深入到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并给予及时的指导,使得就业能力提升的思想深植学生内心,努力创建校园优良的就业文化,打造良好的就业工作品牌。

三、改革校企合作模式

各高职院校为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需要通过加深校企合作办学的程度,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这种校企合作模式是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双赢模式,可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需求与市场对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推动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其改善基础设施与教学环境,进而提升办学质量。校企合作不仅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同时也给学校的专业教育注入了新鲜活力,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合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和学校的发展需要,校企无缝对接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为缓解这一问题,提升校企需求匹配度,应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多元化改革。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全程化设置情况,校企合作时间前置至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教育阶段。积极参与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计划的制定,与学校合作实施小学期制度。实施“2(1+0.1)+0.8”模式:连续两年在小学期(0.1)进行企业短期实习,制定企业导师制度,由企业专业人员对实习的学生进行专业指导,经过有效的感官认知和专业指导,使毕业生的就业恐惧心理得到了有效的缓解,避免了在大三整体实习(0.8)上手慢的问题,同时也有效地提升了学生步入职场的信心。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竞赛的设置及奖项的设置。竞赛奖励与奖学金并行。既能鼓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能鼓励专业技能水平较差的学生。通过小范围的测试,调研数据显示,高职院校学生的满意度明显提升,企业也能根据小学期学生的表现,在大三实习阶段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安排合理的实习岗位。同时,也大大缩减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学校在业务授课方面也有显著的效果,实践与理论做到有机结合。

四、创建就业诊断室

面对扩招的现状及大学就业认识程度低等问题,学校不仅要加大师资力量的建设力度,而且要在综合评估学生就业能力上着手,进而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创业指导,更好地完善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就业能力主要包括本专业的技能、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力、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习兴趣。建议高职院校要成立就业诊断室,邀请知名企业家及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创业导师定期“会诊”,以期完善就业能力评估体系,同时整合就业指导手段,简历制作及求职技巧等内容在给学生进行评估的时候有机融合。同时在业务能力、心理状况、成绩、综合能力等方面做好数据库建设,学院定期组织就业能力评估会,对一阶段以来的“会诊”情况对每一个年级的学生进行分析,查摆问题,总结原因,进行综合研判,并提出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建议。就业心理方面,需要对毕业生的自我认知以及职业角色认知进行调控,从学生转变为职业人的角色变化对于大部分毕业生是较为困难的转变。大部分毕业生对职业角色的认知较为模糊,原因是在校期间并没有确立清晰的职业心理定位与健全的职业意识体系,对自身的技能、专业知识了解不足,无法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因此,在“会诊”期间需有针对性地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同时对就业心理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定位,提升就业认知度。

根据笔者调查的某高职院校的数据显示,成立“就业诊断室”以来,该校就业率及企业满意度同比提升20%以上,在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五、结语

新时代赋予高职院校新的历史使命。在新形势下,如何快速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以适应改革的步伐至关重要。面临新时期的岗位竞争压力、扩招等因素造成的就业问题,既要关注学生的培养过程,更要改革教育方法。就业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符合社会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多元化改革,高职院校的“就业诊断室”的建立,可有效缓解就业压力,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猜你喜欢
毕业生校企院校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最“叛逆”的毕业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