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疗保险征缴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1-11-22 12:57:48李蔚然
就业与保障 2021年4期
关键词:医疗保险人力资源管理

文/李蔚然

我国社会保障五大险种中使用最广的就是医疗保险。医保不带有营利性目的,在医疗保险征缴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作用[1]。人力资源,指社会中能够自主工作的一类人群,而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采用科学、现代化的方法管理这一类人群。管理方式包括合理的组织与培训,对作业人员的思想状态及动作行为进行适度协调,使人力和物力的比例维持在最佳状态。这种管理方式主要涉及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从数量上来说,就是在管理公司机构所拥有全部人力;从质量上来说,达成事得其人的标准,从而实现公司机构的既定目标。不过在医疗保险征缴过程中,因为引进人才的相关机制并不全面,使得医保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够全面,增加了行业中的风险情况,严重制约了医疗保险征缴的可行性。如何更好地管理医疗保险中的人力资源,是当下医保征缴中最为迫切的客观问题,对我国医疗保险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有着决定性作用[2]。

一、人力资源管理在医疗保险征缴中的相关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在医疗保险征缴中的功能体现愈来愈重要,当参保人员发生轻重病症或意外伤害时,医疗保险可为其申请一定的补偿,使参保人员因病返贫等风险发生概率大大降低。医疗保险中的人力资源又叫作劳动力资源,是较重要的一种社会资源,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供给用之不竭的动力[3]。在社会经济带动下,我国医疗保险征缴有着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在社会上对参保人员实行的是一种保障性措施,是以广大民众为主,贴合社会发展,提出基本保障制度,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上的财富。医疗保险作为针对我国公民推出的疾病保障,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不利因素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而提升医疗保险征缴管理水平。医疗保险的出现,使社会劳动者在患病时得到了保障,提高了社会劳动者对工作的积极性,也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源的积极发展。

二、医疗保险征缴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事管理体制不完善

医疗保险征缴以综合性方式进行实现与发展,各市的医疗保障机构编制由各自编办部门核定,并没有完整的人事管理体制,甚至有些地方由于历史原因“三定方案”未出,在医疗保险征缴时,没有形成对医疗保障制度管理的科学认识,导致各市医疗保险制度无法统一化标准,达不到贴合参保人员的服务建设[4]。由于人事管理体制的内部管理机制尚未完全成熟,征缴时间依靠行政命令强制规定,存在不同缴费期间不同缴费费率和费用,以及有些地区的医保管理机构工作人员服务水平较低的特点,人为造成医疗保险征缴运行不顺畅的现象。医疗保险管理机关作为一个国家机构,其工作人员的录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考录制度,这就要求广大医保工作者必须在爱祖国、爱人民、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同时,要拥有岗位所需的良好的教育;医疗保险管理机关还是一个服务机构,这就要求广大医保从业人员要有良好的道德操守,有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能够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此外,医疗保险管理机关有巨额的医保基金及庞大的医保网络,因此必须要有健全的互联网以及财务方面的规章制度,还需要一定数量的知法、懂法、守法的计算机及财务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地方政府一定要加大医保管理机构的财力、人力投入,保证医保经办机构有相应的财力、人力、物力,要解决当下医保工作人员工作负担过重及一人兼顾多个职位的问题。

(二)管理结构层次有待优化

综合我国人力资源结构分析,人力资源管理长期受到管理结构层次的影响,对于医疗保险征缴的结构层次机制,没有受到社会大众和新媒体的严格监督,使管理结构层次缺乏组织结构的科学设计,伴随着一人多岗现象的出现,管理层人员没有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从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发现,我国医疗保险体制已经从公费医疗转变为半公费半自费式医疗保险,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更加地广泛,险种也更加多元化;从服务层面来看,参保人群是医疗保险这项保障制度顺利实施的人力资源,我们必须发现并解决参保人群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因一人多岗制度无法满足大量基层人员的参保服务,因此要适当加入服务人员。例如,加入社区服务,尽量减少参保人员流失。调查发现,目前医疗保险虽然已经实现广覆盖,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5]。

(三)缺乏医疗保险征缴的信息管理系统

当下,人们越来越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医疗保险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只是多数人群对医疗保险的重要性并不了解。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就医人员明显增多,但在缺乏医疗保险征缴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许多问题。在实际医疗保障管理中,容易出现多个管理环节无法恰当衔接的状况,没有一个完备的信息管理系统,使得征缴过程出现较多的管理漏洞,让参保人员的自身利益不能得到维护。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很难适应如今的社会,再加上医疗保险征缴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着缺陷,让参保人员的信息无法实时更新,将使整个征缴环节陷入阻滞地带,致使大部分群众不知道自己的参保信息。还有跨区域流动人员,因为无法实现不同地区的参保信息共享功能,使医保征缴的内部工作效率较低,容易造成重复参保。医疗保险征缴信息管理系统的缺失,较大程度上阻碍了医疗保险稳定的发展。

三、医疗保险征缴中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分析

(一)完善医疗保险征缴中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人力资源的管理能促进医疗水平提高,并为当下医疗保障发展提供动力。为了完善医疗保险征缴中人力资源管理体制,需要在源头上改善这一问题,定期培训医疗保险机构中的经办工作人员,使工作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认知程度有效提高[6]。参照莆田市的做法,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聘请医保服务中心团队经办征缴等业务,节省人力成本。新时期医疗保险管理中会产生不同的管理问题,需要科学梳理、归纳其中出现的问题,并着重提升医保管理机构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人力资源与医疗保障属于相互依存的关系,当人才的选择权越多,就越会产生人力流动性的现象,因此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从根本上减少人才的流失。并在完善管理体制的同时,做好医疗保险征缴的宣传工作,让每一位民众都了解缴纳医保的重要性,进而使公民养成参保的习惯。

(二)构建科学公正的人力资源管理结构

通过人性化的管理,使医疗保险机构建立科学公正的人力资源管理结构,这不仅需要医保工作人员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还需要参保人员对缴纳医保有重要认识。在对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参保过程审核时,需将不同类型的人才加以明示,在制定不同缴费标准的同时,设立不同的待遇享受机制,从而增加参保积极性,也能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医疗保险的保障下,公民的医疗费用能够由个人、单位与国家共同承担,从而减轻公民的经济负担[7]。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结构的设立,参保人员的自身利益与所设机制有效结合,并对其管理方法与管理理念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普及宣传,保证了医疗保险相关法规的完善,解决医保基金紧张的后顾之忧,形成了良好的医疗保险参保方向。

(三)引入信息化的医疗保险征缴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在新时代的医疗保险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是一切工作的基础,通过引入信息化的医疗保险征缴管理模式,将医疗保险征缴与信息化有效结合,对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有积极效用。为了形成更加科学的医疗保险服务系统,需要跨市级信息平台共享和交换,合理地调配医疗保险人力资源,使各项人事管理信息更为便捷。依靠信息化医疗保险征缴管理模式,使身在外地的参保人员也能进行快速且有效地参保。在管理中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以保障良好的征缴效果。根据信息化系统,通过数据库对参保员工信息、档案管理进行优化,如果出现不能进行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可在平台上交流整改,一方面,对员工工作档案真实性进行监督;另一方面,便于了解和掌握其他地区的有效做法,使征缴工作保持积极创新的势头,才能更好地完成基金征收。

四、结语

医疗保险征缴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是社会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家的综合实力和风貌,取决于劳动者的建设,劳动者的积极性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成败存在密切联系,体现为研究内容上对其宏观和总体内容的把握,以及各个具体职能方面的研究。医保中心作为公共服务体系重点,更应该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保障医疗保险的规范与实施,合理规划与分配管理机构体制与层次,促进社会公平分配,最终提高医保中心的公共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医疗保险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中国外汇(2019年19期)2019-11-26 00:57:32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03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7:48
“三医联动”下医疗保险新走向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30
社会医疗保险
降低医疗保险拒付率
关注儿童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