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蓉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大徐镇中心小学
随着我国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的教学决策管理权力逐级转向下放,基础教育学科课程教学改革将逐步实施一种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联合管理的新的教育课程管理模式,校本教育课程的教学开发已逐渐成为当前我国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领域内的一个重要理论议题。体育教学作为基础教育和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组成学科,更多地应有自己的特色校本体育课程。如何合理开发现代体育传统校本教学课程以及如何充分利用好传统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资源,使体育传统校本体育与现代校本教学课程更好地有机结合,是学校当代体育教学工作者长期面临的重大课题。
在《课标》中明确指出,“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保证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也确实感觉到了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正在发生着变化,但这些变化中,有些是期待已久的、体现新课程本质变化的,但有些却是出乎意料、背离或者说误解新课程理念而产生的变化,表现出来的就是实效性不高。其中之一就是各地方、学校和体育老师没有吃透三级课程管理的精神,没有认清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没有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地方和学校在体育课程改革中的责任和作用。表现出来的是课程资源的欠缺与课程内容的设置不太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不太适合学校、体育教师特长。由于大多数体育教师的重视不够;在教学中依然扮演着“执行者”“实施者”的角色,很大一部分体育教师期望着国家能够拿出具体的教学方案,因此,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程改革的态度比较消极和被动。
学校坚持“墨韵学府”特色学校打造,尊重学生健康的个性发展,深入落实“和合教育”思想,以“书丹青、挥翰墨、习太极、悟经典、赏民乐、品美文”等为载体。每天课间坚持太极操锻炼,让师生通过太极操锻炼强健其体魄,并领会其蕴含的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等哲学思想。
跳绳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来源于民间的现实生活,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勤劳智慧的人们在漫长的历程中创造出来的,而且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即可进行,学生易懂、易学、易传。它具有简便性、趣味性、竞技性等特点,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在每周4节体育课中拿一节课出来固定教学太极操和短绳2个学校传统项目,系统的、常规化的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每周1次的传统项目的社团活动,有针对的重点训练一批具有竞赛水平的学生。
2010年笔者来到某某小学,学校的场地分散、阶梯状分布而且每一块场地都不大,没有环形跑道,就连50米的直跑道也是去年暑假才勉强画出来的。另外,在体育课程项目的设置上,虽然是严格执行的国家每周4节课的标准,但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针对性、指导性,基本就是在网上搜一点拼凑在一起。
根据2011—2012年度学生体检评价分析报告显示,学生生长发育状况良好率、较好率都在下降;一般率、较差率、落后率在上升。学生形态机能指标比较中,男生、女生的肺活量均值都低于上学年水平。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学生体育锻炼不够,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在下降。而从体育课成绩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的体能在下降,不管是受教学内容的制约、教师教学手段的限制、还是受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思想影响。都充分的说明学校体育课的实效性不高,对学生的体质健康和体能的提高没有起到积极作用。
体育教师的观念陈旧,没有真正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常常是“危险性较大的项目不上”“技术技能要求高的项目不上”,每节课只要带着学生活动不出安全事故就好。
使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根据专业特长结合学校实际,确定自己所教年级规划自己的课程项目。切实做到教师的爱好就是自己的专长,每一样专长都有一支训练队,每一个训练队都能有一定的区域影响力和代表性。
《体育课程标准》2011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小学体育教师用书》人教版;
《体育校本课程导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董翠香著。
1.基础调查
查阅学生近三年体检报告,分析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统计学生体育课成绩,分析学生体能与技能水平。每位体育教师进行专业能力的自我认定,根据自身专长和学校特色规划课程。
2.典型调查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四大课程目标、五大领域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整理出在同一水平的学习目标及相应的活动和内容。
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根据专业特长结合学校实际,确定自己所教年级规划自己的课程项目。
依据学校总的教学计划,分别写出各水平的水平教学工作计划、年级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健康教学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
最终梳理完成小学三个水平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最后形成校本体育课程计划的初稿。
3.综合调查
全面论证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计划初稿的合理性、实践性、健身性。从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初稿成形开始就用于指导我们的体育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反复论证,逐渐合理。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完善修改,修改之后又用到我们的体育教学中,反反复复的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通过实验与研究,大量总结经验,并及时作出调整与改进,不断提高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计划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实用价值。
在国家规定小学1~2年级每周四节体育课、3~6年级每周三节体育课的前提下,重庆市在2009年明确规定中小学生每周4节体育课。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设置规定,开足开齐体育课的情况下,按照每学期16周计算,一个小学生在校六年,一共就有768节体育课。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四大课程目标、五大领域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整理出在同一水平的学习目标及相应的活动和内容。
根据人教社《体育》教师用书中五大教材体系(基本体操、田径、球类、武术、韵律活动),对每一类教材从一到六年级进行一次梳理,逐步就会形成记忆,特别是对新老师而言,经过梳理你就会很快熟悉教材,清楚每一个项目在哪一个水平段或者具体到哪一个学期该教什么,学生该掌握到什么程度。最终拟定出适合自己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方案。
依据学校总的教学计划,分别写出各水平的水平教学工作计划、年级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健康教学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在整套计划中我们将太极和短绳确定为学校的特色项目,选择太极是基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文化,再加上老师的个人喜爱专长。
短绳是基于学校场地和学生的体质健康。依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灵活运用制定的校本教材,在每个学期将16~20个课时用于学生习太极和花样短绳的方法与技能的教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形成学校传统体育项目和校本教材。
参加各级各类的展示或者比赛,都将校本内容作为重点。不管是课题研究还是论文撰写,都以校本教材内容作为主线。甚至连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也突出体现了校本教材的核心思想。
经过一个课题研究周期,形成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方案初稿,能有效的指导体育教师在我校积极开展体育教学,符合“六个实际”及学校、教师、学生、教材、场地、器材实际情况。在实践教学中总结出来的三个水平的六大计划及水平教学工作计划、年级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健康教学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通过反复地修改和论证,也对一线的体育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体育教师根据自身的爱好和专长,拟定的校本课程计划及绳艺、太极课程方案都作为了全校学生的选修或必修课程。在实践研究中收集、归纳、总结的一些资料也作为了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体现在了校园文化墙上。
一个研究周期结束,我们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学习新理念和新技能,将我们的物化成果,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将我们的课程方案、校本教学计划更加优化,更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的发展,更加优质为体育教师的一线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