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姗姗
(福建省晋江市东石镇金山小学 福建 晋江 362271)
所谓的生活素材就是指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日常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改善传统照本宣科的习作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充分的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运用文字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行真实的表达,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描述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性成长,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成为极富生活情趣的人,以此从真正意义上发挥语文教学的价值与意义。本文将从生活素材对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深入分析生活素材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带来新的发展方向,促进学生在习作学习中的进一步前进与突破,加快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1.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以教师为主题的习作教学模式,不仅会局限学生的习作创作思维,不利于学生习作技能的培养,同时还会逐渐的消磨学生习作创作的热情,无法实现学生积极主动进行习作创作的教学目的。而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为出发点进行习作素材的挖掘,则可以有效地拉近学生与习作之间的距离,为习作创作增添更多的乐趣,让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生活事物中逐步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以此逐步的激发学生的习作创作热情。同时,丰富的生活素材还可以让学生的习作创作过程更加流畅,树立学生习作创作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在积极的创作情绪的带动下以最佳的状态进行习作练习,以此为学生习作能力与习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基础。
1.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习作思维。在目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开展过程中,很多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在习作教学过程中会更注重向学生讲解应该如何进行表达与描写,忽略了引导学生在习作练习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习作教学具有着定向的教学弊端,虽然可以让学生在习作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应的习作技巧,但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限制学生的习作思维,导致班级学生创作出千篇一律的习作篇章,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严重的影响到学生在习作学习中的综合性成长。而合理的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进行习作创作,就可以有效地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在习作创作过程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就是看法与观点,有利于发挥学生在习作创作过程中的主观思维,促使学生能够创作出富有自己独特特色的习作篇章,以此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习作质量,帮助学生更高质量的完成习作学习任务。
1.3 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念。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培育出品学兼优的优质社会人才,让他们今后能够更好地去服务社会、建设社会。所以要想高质量的完成素质教育所下达的习作教学任务,教师在日常教学开展过程中,除了需要向学生传授相应的习作技巧以外,还一定要注重在习作教学中培育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念,让学生能够得到学习与思想上的双重优化。而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进行习作是创作,则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活中事物的思考,让学生能够学会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分析,有效的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让学生今后能够对生活中的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与抉择,以此实现在语文习作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教学目的,推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高效开展。
2.1 引导学生进行生活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人、事和物,如何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挖掘出适合学生进行创作的写作素材,是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1]在日常教学开展过程中,要想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事物中准确、快速的挖掘出适合自己的写作素材,教师就需要长期的引导学生坚持进行生活记录,去将生活中一些特殊的人、事、物进行筛选,让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学会积极的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寻找到生活的不同乐趣,以此为学生今后的习作创作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例如,在日常语文习作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并监督学生每天书写日记,每天将自己的心情以及当天所遇到的比较特殊的事情进行记录,学生书写日记的过程就相当于对自己当天的生活进行了一个反思,可以加深学生当天生活的记忆与感悟,这样在今后的习作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习作创作时就可以直接让学生直接通过翻看日记来寻找自己的写作素材,以此为学生习作任务的高质量完成创造良好的条件基础。在日记的记录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的选择自己每天想要记录的东西与表达的方式,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日记的记录过程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观察生活的方法,更加利于学生创作思维的有效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养成记录生活的良好习惯,除了可以为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保证学生写作任务的高质量完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帮助学生逐步挖掘到生活的乐趣,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促使习作教学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2.2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直观形象的生活化情境,丰富习作教学内容与形式。生活素材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不仅很难让思维能力较低的小学生感受到生活与习作之间的密切联系,加深学生习作思维的深度,还无法让学生感受到习作学习的乐趣,阻碍学生习作创作兴趣的有效培养。[2]为了让生活素材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习作教学价值,教师在日常教学开展过程中,就可以依据习作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化情境中进行习作主题的领悟与习作框架的构建,可以有效的丰富习作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提升学生习作学习的参与感,让学生能够更积极的进行生活素材的深入分析与思考,促使学生能够通过生活素材创作出更具灵魂的习作作品。例如,在开展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小“动物园”》的习作教学时,这单元的习作主要是引导学生回忆家庭生活片段,学习从不同角度找到家人和动物的相似之处,并进行有条理的描写。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的抓住家庭成员与动物之间的相似特点,准确地运用文字表现家人之间温馨的情感,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就可以提前引导学生运用相机拍摄自己家庭的日常生活场景照片或视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将学生拍摄的照片和视频进行分享,并且运用信息技术搜集不同的动物图片与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动物与自己的家人之间具有哪些相似点。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直观化的生活情境,可以有效的丰富习作教学内容与形式,给学生带来直观化的习作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加准确的挖掘到习作主题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生活素材能够与习作内容进行完美的结合,以此有效的推动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的高效开展。
2.3 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实践,放大学生的情感体验。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越来越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观学习思维与学习能力的培养。[3]在日常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开展过程中,要想让学生通过生活素材的引导,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习作方法与方向,教师就可以依据习作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子参与生活实践中放大自己的情感,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独有的习作思维,以此有效的突显学生在习作练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例如,在开展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记一次游戏》的习作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在习作练习过程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就可以提前调查学生喜爱的游戏,挑选出几项受学生欢迎程度最高并且实施难度较小的游戏,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实践,在游戏活动结束以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试着总结游戏的过程,并且发表自己在游戏过程中所产生的真实体验与感悟。通过将实践活动贯穿于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真实的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游戏所带来的乐趣,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还更便于学生进行精彩镜头的捕捉,学生能够在接下来的习作练习过程中,从自己的真实体验为出发,真实准确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游戏感受,创造性的开展习作创作,以此保证学生习作学习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综合上述,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将生活素材融入到学生的习作学习中是提升学生习作质量与习作能力的重要教学途径之一。为了更高质量的完成素质教育所下达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任务,教师在日常教学开展过程中,一定要深入的分析生活素材对于小学习作教学的重要教学价值,并依据学生的实际习作学习需求,合理的落实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的去挖掘生活中的习作素材,丰富学生的习作创作体验,开阔学生的习作创作思维,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生活的引导下进一步的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学会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创作出情感丰富、内容饱满的优秀习作篇章,以此切实提升学生的习作质量与习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