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2021-11-22 12:57:48陈江龙
就业与保障 2021年4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就业指导职业

文/陈江龙

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意义是明晰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并对未来的工作过程进行严谨的规划。高质量的职业规划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有着重要的铺垫作用,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迈入社会的重要一步。由于国内教育水平及教育条件逐步提升,为大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受教育机会,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给学生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职业规划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就业指导未列入工作重点

很多学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往往会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学生就业去向的安排上,而忽略了对学生本身的就业基本知识的教育。同时,有某些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设定在了实习期之后,导致很多学生在实习之后仍未能够及时地确定自己的就业目标,使得就业过于匆忙与被动。有些学生因为当初的就业方向没有准确地把握好,导致工作之后频繁地跳槽,使得工作的稳定性降低[1]。

(二)就业竞争意识过于松懈

在高校学生当中不乏家境较优越的学生,这类学生通常会因为家庭的原因降低对就业的重视程度。此外,还有些高校学生缺乏主见,不能够自主地确定就业目标,常常需要借助父母的帮助,因此难免会出现工作与理想不相符合的情况。

(三)就业指导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高校虽然已开设了此类课程,然而由于就业指导教师在就业指导方面的专业性知识储备不足,无法支撑其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使学生的就业疑惑依旧没得到有效解决。

二、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一)强化学生对于职业的理解

就大学生的社会认知水平而言,他们的社会经验尚处在初级阶段,对某些职业的认知程度并不高,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容易出现因为就业认知存在偏差而走弯路的情况,使学生的时间与精力分配不合理,学生的职业价值不能够得到充分地实现。而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就业认知,并且在认知的过程中斟酌适合自己的职业,做好就业准备工作,为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时应当着重关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以学生自身的需求为主体,学生所学专业为辅助,进行职业生涯的预演,明确职业生涯目标,使学生最终的职业生涯尽量与本专业相关,同时满足学生自我追求与社会价值实现的需要。

(二)方便学生自主进行职业选择

实际上,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最重要的不是就业方向的安排,而是学生竞争优势的培养。只有学生能在就业前形成自己独特优势,才能在未来就业选拔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到理想的岗位上工作。所以,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作为主要目标,适当地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对自己的独特优势进行探索与强化,为后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经过多次调查发现,有些学生直到毕业之际依旧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模糊不清,对自己的就业工作能力没有清楚的认识,是这些学生在离校后求职就业遇到困难与坎坷的重要原因。所以在高校阶段应当及时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指导渐渐地建立起对于自己工作能力的认知,并以此为基础对自己未来的工作进行设想与计划。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醒某些就业工作能力尚且不足的同学,使他们能够在剩下的学习当中尽快地将自己的就业工作能力提升上来,为后续的毕业就业做好准备。

此外,有些学生存在着对自身职业能力评估过高的情况,导致其就业目标与就业工作能力不相匹配,从而使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业务能力不符合单位的需求。所以,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准确把握好就业职业发展的方向。

(三)对于学生自身发展有推动作用

在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中,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有个明确的强调,“通过对学生的适当引导,可将学生的实际专业学习情况与学生就业工作能力进行匹配,使学生能认识到自身的发展实际情况,从而找到仍需改善的地方进行适当补救,为以后就业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在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对自己未来的人生价值实现过程进行预演,认识到自己与理想生活之间的差距,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尽可能地减少无用功的付出。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应当在合适的时间点,适当地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某些阶段的学习生活进行总结与思考,认识到自己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加倍努力进行改善,同时学会为自己的未来负责。上述各方面对学生的自身的发展都能够起到一定程度上的推动作用。

(四)降低学生的就业失败的概率

在高校学习初期接受职业生涯方面的指导及加强职业意识,能使学生能够尽早地深入了解自己的意向职业,并尝试站在为自己负责的角度对该职业进行思考,如果在经过一系列的分析之后发现自身能力与该职业相匹配,那么就可以开始着手往该职业的方向努力。除此之外,在经过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之后,学生将会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形势以及企业的人才标准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更加清楚接下来的努力方向以及程度的把控。在学生顺利毕业并进入单位工作之后,学生更容易产生一定的成就感,从而提升工作信心、降低工作失败概率,提高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

(五)减小用人单位的培训压力

从人才引进的角度来看,目前大多数用人单位都会在新招员工后对他们进行个性化的工作培训,但是实际上,这些培训活动并没有对这些人才以后的工作质量起到保障的作用,同时还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与财力,培训的效果不理想。如果毕业生在进入用人单位工作之前,就已经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准确地认识到了自己在工作应当具备的能力,同时还进行了强化训练,使自身在进入单位时已经具备一定的工作处理能力,那么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用人单位的培训压力。

(六)降低学生的就业恐惧

经过详细的调查发现,有不少的大学生对就业存在恐惧心理,然而就业恐惧的心理往往来源于就业认知不全面及就业积极性的降低。所以,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就在于对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端正与培养。只有具备端正的就业价值观,才能够顺利进入到工作单位实现人生价值。为了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不少高校通过开设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潜力与兴趣的开发。但是有不少学生并没有重视这些课程的学习,往往只是为了拿到相应的学分才选择某些课程。所以,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类型应当设置为必修课程,加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实施力度,督促学生站在为自己负责的角度对自己的就业未来进行思考,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认识自己的就业潜力,从而准确把握就业方向,付诸行动。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执行方法

(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系统课程

实际上就业指导的工作并不是简单的就业经验传授,而是更多的在于就业规划细节的指导上。而就业指导的规划所涉及的细节非常多,因此需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建立起适合本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机制。该机制当中应当包括就业指导知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以及相关工作技能介绍。学生在经过系统化的职业生涯规划之后,对社会的基本情况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并且熟悉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同时,就业指导教师应当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作为工作的重点,将规划的每一步落实到位,并尽可能地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的就业疑惑进行解答,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顺利地完成职业生涯的规划。

(二)强化教师的专业能力

在进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执行该工作的教师应当具备充足的教育知识储备,同时还需要有洞察力以及较高的耐心。基于此,高校应当针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特点建立起专业性团队,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展提供坚实的知识储备。经过实践证明,唯有知识储备丰富以及经验充足的教师才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对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学生的就业得到保障。除此之外,高校还需要注意对就业指导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将最新的就业指导方法应用至实践当中,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

(三)为本校学生提供长期的就业指导

一般情况下,高校的就业率是对学生进入社会工作之后较长一段时间的就业情况统计,并且该就业率的数值会与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成绩相关联。事实上依旧存在某些高校仅计算了毕业这一时期的学生就业情况的现象,使就业率过于片面。在多数高校中通常会为学生再提供一段时间的就业指导,直到学生的工作真正稳定为止。但是有些高校为了节省人力,仅仅在学生快要毕业时提供这项服务,使学生的就业情况不真实。所以,高校应当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时明确规定执行教师应当在学生毕业2年期间提供专业性的就业指导。

(四)强化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就国内的“应试教育”氛围来看,有不少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教学时并不重视对实践能力的强化。即使有些高校同用人单位已经建立起了实习合作,然而由于这些用人单位提供的实习职位对工作能力的要求并不高,所以整体的实习效果并没有达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同时,学生也不能够从实习当中摸清楚对自身职业的目标与需求。因此高校应当根据学生的专业性选择合适的合作实习单位,使学生的实习工作尽可能与专业对口,从而使学生得到学以致用的机会,并在实践中强化自身的工作能力。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职业生涯规划在就业指导工作当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所以,高校教师不仅需要深化对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工作意识,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正确的指导下,选择和把控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可能。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就业指导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18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我爱的职业
幼儿师范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初步探索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