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丽芳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锦庭小学 广东 广州 511400)
小学生由于自身年龄段的性质,对于生活和学习都充满好奇心,而绘本阅读能够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画表现出来故事的含义,十分符合小学生阶段的学习天性,有利于学生提升语文积极性。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来说,虽然新课标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语文课堂还是比较枯燥的,采用绘本阅读能够一定程度为学生带来语文的趣味,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开展学习。所以,教师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应该结合学生的独特性,利用绘本阅读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绘本的主要内容就是将一个个故事通过美丽的图画以及优美的语言展现出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能够看懂图画内容,但有些文字还需要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和表现,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绘本阅读所带来的乐趣。教师在朗读过程中配合相应的肢体动作和神态表演,通过自己的感情将故事呈现出来,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1]例如:在进行《小猪变形记》的绘本教学时,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准备绘本,并且通过谈话的形式导入课程,问: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在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瞧!今天的主人公是谁?(课件出示小猪),孩子们异口同声的答道:小猪。紧接着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进入到绘本阅读当中,并且通过演示小猪变成各个动物的动作及后果,让学生对故事更加感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绘本阅读时,利用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演绎,来为学生们朗读,学生也能够从中受到熏陶,开启小学精彩绘本阅读之旅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利用绘本教学,主要是借助绘本当中图文并茂的内容,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还能够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绘本内容大多都是图画的形式,文字内容比较少,但是所表达的道理都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教师可以首先带领学生理解绘本当中的大概内容,然后将绘本所表达的道理与生活相融合,引导学生在阅读当中来感受绘本的内涵,并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三观。[2]在绘本故事《花婆婆》的教学当中,教师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主人公的经历,感受其内心的美好,学会热爱生活,乐于奉献。在绘本阅读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开展一个主题交流环节,让学生各抒己见,在交流当中感受艾莉丝做这三件事的意义,并且由教师对艾莉丝的品格进行总结,艾莉丝言出必行,为了实现愿望付出自己一生的努力,艾莉丝所表现出来的善良美丽的品质等等,都能够让学生在感受绘本内涵当中来学习绘本故事当中人物美好的心灵,从而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绘本当中的内容丰富多彩,不仅包含了书面上的知识,还将一些生活品德渗透其中,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非常大的帮助。如今的语文教材当中,处处都体现出来培养学生习惯的重要性,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选择适合该年龄段学生的绘本进行阅读。学生在阅读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举行分享大会来让学生谈谈读后感,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当然,仅仅靠课堂的有限时间是很难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的,教师还可以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充分利用学生的在家时间,让父母和孩子共读一本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还促进家庭的和谐。[3]比如,笔者会详细的为学生制定阅读计划,通过开展读书主题会、创设读书角,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在绘本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保证学生每天至少阅读半个小时。另外,还为学生准备了练笔本,每周末让学生写一篇练笔,逐渐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每月为学生推荐好的绘本,并且说出好的原因。通过详细的阅读计划,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阅读活动当中,高效提升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让小学语文的课堂更加精彩,还需要借助绘本阅读,通过生动形象的图文效果来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兴趣,并且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在低年级的语文绘本阅读当中,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改变教学方式,对阅读模式进行创新,让学生来绘本阅读当中感受到语文知识的乐趣,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