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蓉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江苏 南京 210000)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并不关注学生的阅读效率,语文授课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都是运用死板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而随着新课改的改革,语文授课教师也逐渐的关注学生的阅读效率,以及不断改善学生的阅读习惯。整本书阅读便符合当下的阅读教学模式,以及阅读教育的精神指导方向。所以教师熟练的运用好整本书阅读教育模式,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升。
当前大多数的小学语文阅读,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语文授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并要求学生对书籍进行阅读时,教师只是简单的将书籍阅读一遍,而后才会进行详细的书籍内容讲解,教师还是习惯于过度讲解书本上的知识点内容。其次语文教师并没有要求学生对书籍进行详细的分析,忽略学生自我学习以及自我分析的能力培养。这种情况致使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学生对语文书籍的理解能力也无法得到提高。并且严重情况则导致学生无法从书籍中,学习到可以提升个人素养的书籍精神思想,使学生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趋于普通化。所以教师改变现在的阅读学习状况,才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对于传统的阅读模式拥有突出的阅读优势。在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时,运用整本书阅读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的阅读效率得到提升,还可以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巨大的提升。学生对于一篇书籍进行多次阅读,详细阅读以及多方面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对于书籍的理解更加的通透。同时可以使学生更加熟练地运用书籍中的中心思想提升自己写作能力,并且在学生深刻的了解书籍所表达的精神指导时,可以使学生对于人生的规划以及人生的思想道德得到巨大的提高。所以语文授课教师一定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运用语文整本阅读的教学方式进行科学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
3.1 阅读前引导学生阅读兴趣。对于一本书的阅读,学生在阅读前能够拥有充分的阅读兴趣,可以使学生阅读书籍的效率事半功倍。所以教师以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理念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时,一定要激发学生对阅读书籍的兴趣性[1]。例如,小学三年级整本语文教材,语文授课教师可以根据书籍的大意,运用书籍中的故事情节以及人文情怀,来吸引学生对书籍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在对书籍进行阅读之前,便对书籍产生浓厚的阅读情感,并使学生可以在下一个阶段阅读时,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书籍的含义以及书籍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内容,使学生在阅读书籍时可以朗朗上口,课堂的阅读气氛可以更加的活跃。
3.2 阅读中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根据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对书籍进行阅读时,便对书籍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而接下来便是学生需要在阅读中对书籍进行深度的了解,并且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多方面多角度的去分析书籍的概要[2]。例如,学生对小学三年级这本书籍进行课文阅读时,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从书籍的风景描写以及人物描写进行详细分析,并且根据书籍的一些修饰词用法,以及一些语句的用法进行着重探究。使学生可以在阅读时,更加深刻的了解书籍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内容,以及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学习中,可以将书本上的写作手法以及书本上所包含的精神指导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之中。
3.3 阅读后引导学生总结拓展。在学生对书籍阅读完之后,最重要的阶段便是对书籍的中心思想进行总结。而此时教师应根据书籍所表达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读后提问,分析学生的读后收获有哪些?同时要求学生进行小组之间问题讨论。例如,授课教师在学生阅读完毕之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且要求学生对书籍的阅读情况以及阅读书籍的观后感进行小组讨论,而后各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并分享给班级同学,对于有创新思路的小组同学,教师应给予口头奖励,并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努力学习。
整本书相对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来说,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改造。整本书阅读不仅符合当今社会的教学思想理念,还符合学生学习中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加的事半功倍,并且从以往的学习基础知识,到如今的学习精神素养的提升。整体的教学模式思路的转变,使得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能够完全胜任于现今阶段的阅读学习情况。所以授课教师能够熟练应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理念,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语文阅读中,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书籍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及使学生精神素养和全面素质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