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体育引导下高校体育课程的革新探究

2021-11-22 12:28黄劼偲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革新体育课理念

黄劼偲

(吉林警察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快乐教育主张在教育实践中融入能够促使学生快乐的元素,这对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快乐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和抗压能力的提升帮助很大。鉴于体育在整个的高校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角色,其课程设置就显得尤为关键,只有合理、合适地设置课程,才能将体育的作用最大化。因此,高校体育课程要充分抓住快乐教育的核心思想和内涵,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的前提下,不断传播快乐体育的理念,逐步完成高校体育课程的革新。

1 快乐体育简述

在以往的体育课上,教师往往是以口述的方式介绍基本理论,然后再示范动作,让同学们自己练习,其过程是比较枯燥乏味的,这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而快乐体育可以在此过程中发挥其有效作用。快乐体育在我国已经开始应用,它以锻炼学生的体魄和健全学生的人格为基本目的,并在锻炼过程中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体育运动的快乐,使学生主动完成相应的体育内容,理解到体育锻炼的目的和作用,从而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 快乐体育的理念推行是必然的

各大高校是国家各种高端人才的主要培养之地,目前已经有部分高校尝试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培养,将大学体育充分融入学生的常规课程当中,并尝试在以健康为基础保证的前提下,不断对体育课程进行革新。比如,增加体育公选课和理论教学课、成立相关的体育俱乐部。但是目前的结果与理想目标相差甚远,主动参与锻炼的学生越来越少,体重超标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由此可见,要想完成对体育革新的进一步推进,高校就要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因此,各个高校快乐体育理念的推广就成了当务之急。只有在体育锻炼中找到了快乐,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锻炼,从而养成健康锻炼的习惯。不仅如此,学生也能够在锻炼中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培养自己的抗压能力,这些品质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当中都是必不可少的。

3 快乐体育与高校体育革新之间的关系

3.1 快乐体育与高校体育课程革新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不管是快乐体育还是高校设置的体育课程,都是把健康放在了首要的位置。有了这一共同目标,快乐体育和高校设置的体育课程之间就变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在未来的高校体育课程革新中就可以完美地将快乐体育融入到课程设置的规划当中。

快乐体育和高校课程革新的目标一致,都是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使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完成相关的体育课程,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增强体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态度、兴趣、习惯和能力,为坚持终身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者不管是在培养的方向还是方法及最终的目标上都高度吻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认真贯彻国家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和政策,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同时,要保证学生上体育课的频率,发挥教师应该承担的角色作用,不断完善学校的体育配置,也要不断提高学生锻炼过程中的安全系数。要想实现快乐体育,就必须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上下功夫。快乐体育和课程规划相辅相成,最终完成国家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目标。

3.2 快乐体育和高校体育课程革新相互嵌合

快乐体育虽然并不能够代表高校体育课程革新成功,但是,这二者之间是可以相互嵌合的,也就是要在体育课程上将快乐和革新融合在一起,在快乐体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体育课程的革新中融入快乐。

快乐体育也是高校体育课程革新的重要体现,体育革新中将快乐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可以扭转学生认为体育课程内容枯燥的刻板印象,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能够充分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并以极大的兴趣完成课程内容,从而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快乐体育的运动也可以与传统的体育课程之间进行优势互补,传统的体育课存在课时少、运动量小的缺点,而快乐体育可以将体育贯彻在学生的日常当中,比如利用课余时间主动进行身体锻炼,既增加了学生的运动量,也能够使学生在不断的锻炼过程中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和乐趣。

除此之外,快乐体育对于场地的要求也是没有限制的,也就是说学生无论是在家还是在社区,或者是在学校,都可以利用身边的体育器材进行体育锻炼。

3.3 快乐体育与高校体育课程革新之间互为目的和途径

快乐体育必须通过高校体育课程革新来实现,高校体育课程革新也必须在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推进和完成。其中,学校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除此之外,家庭中父母的体育观念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如果父母的体育观念非常积极,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一定是积极主动的。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快乐体育的宣传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推动高校课程快乐体育的革新离不开各界共同的努力。

4 快乐体育引导下高校体育课程革新的策略

4.1 树立体育锻炼的目标,更新体育教学的思想理念

高校体育课程的革新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即“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各大高校要在这一思想理念的指引下,通过让学生主动锻炼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现象,使学生热爱学习,注重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应该积极配合教学思想的转变,放弃之前“重项目,重竞技”的教学理念,树立健康快乐的体育观念,让学校的体育课更加符合当今时代发展趋势,让学校培养出更多符合国家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4.2 加快构建高校体育课程新体系和课程评价体系

高校体育课程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以运动技术为主体,并遵守这个客观规律,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以前的体育课程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时代的进步促使体育课程新体系进行革新。在“健康第一”和快乐体育的指导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首要的就是改变以竞技为最终目标的传统体育课,将竞技和成人化教学理念逐渐淡化。除此之外,要大力推广实用且能够达到锻炼身体效果的体育内容,还要不断更新和补充体育课理论。

新时代的高校体育课程革新,要秉持着“重视过程,不断推进”的课程理念,不断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并且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在以健康为本的前提下,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效果的同时,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和个性及合作精神等进行全方位的锻炼,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磨炼学生的抗压能力。这能够按照学生间身体素质的差异来进行合理的评价,保证不同体质的学生都能得到客观评价。既要注重对结果的评价,也要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建立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价体系。

4.3 以快乐体育为前提,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学校体育在提倡快乐教育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忽略对学生身体素质和自身品质方面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首要目的,也是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根本。自主锻炼能力和常规教育的结合是问题的根源。要想实现结合的目标,不仅要传授学生运动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明白锻炼的意义和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积极主动锻炼,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自主练习次数、时间、强度的控制能力,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4.4 高校体育课程的革新要因地制宜

体育是一种文化,传播这种文化需要不同的媒介,而学校就是最好也是最重要的传播媒介。学校对于体育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我国占地面积广阔,在传播体育文化时,要充分结合每个地区的特色,将体育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只有因地制宜,才能够将各个地区的体育文化进行更好的传播。《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体育课程内容要“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汲取世界优秀文化体育,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所以,各大高校在设置体育课的内容时要结合当地体育文化的特色来进行。要让每一个地区的体育文化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对其进行创新与发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其顺利的延续。地方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走进课堂,不仅可以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教学内容,也能够使学生快速吸收和掌握所学内容,这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也是一个良好的启蒙和开端,能够进一步推动快乐体育理念的传播。

5 结语

高校体育课程革新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而高校体育课程又关乎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所以,每一个高校都应该对体育课程的革新予以高度的重视,在健康为基础的前提下,不断向快乐体育的目标迈进,并且在推动高校体育课程革新的过程中完善体育内容和课程评价的体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从身体和心理上得到全面健康的培养和发展。

猜你喜欢
革新体育课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六朝青瓷工艺的革新与影响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体育课上的“意外”
周克芹纪念:捍卫与革新
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的革新构建
复旧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