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练-赛模式的高校足球专项考核创新策略研究

2021-11-22 12:28张鹏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足球运动专项足球

张鹏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 天津 300350)

足球运动一直以来都是国内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体育与教育专业学生的专项课程,他们通过足球运动的学习,更进一步加深了对足球项目知识与技术技能的掌握,从而达到国家对体育专项学生的培养要求。为了更好地促进校园足球的良性推广,国家不断加强对足球教育教学资源的分配与学生学习足球的实际情况的掌握,每个高校也都制订了相应的足球专项学习方案与规章。2004年,国家教育办公厅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体育教育课程并不能一味追求技术技能的掌握,要更重视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即考核评价应更加符合学生的全面教育与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

目前,高校足球专项考核基本都以技术技能水平为主、理论课为辅。对于足球运动而言,考核过于强调学生个人技术技能,理论课程所占比例较小,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并未涉及。因此,打造高校足球专项学生“学-练-赛”考核体系,提升学生对足球的深刻认识,能够使高校足球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 目前高校足球专项考核策略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1.1 过于重视个人技术

虽然个人技术的提高与完善,会对运动队取得好成绩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高校足球专项学生考核过于强调个人技术,如颠球、运球的数量,以及踢球的方式(绕杆、射门等)等个体能够经常练习获得的技能,这就很容易造成有的学生“自我效能感”过强或有的学生“失去自信心”的现象出现。这种考核本身并没有对错,但足球运动是一个团队协作项目,整体水平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足球运动在比赛中比的是技战术的灵活性及体能、心智的综合,并不是个人足球基本技术。这样的考核策略只是达到了足球运动“练”的层面,并未对个人进行全面的考核,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高校足球教师本身就不是特别重视团队技术的整体提高,只是认为每个学生只要能发挥出自身优势,将其技术能力达到巅峰,就是对足球运动、对学生的负责,从而忽略了足球运动整体效果的教育与考核。

1.2 理论考核形式化

体育理论课程是体育知识的传授媒介,它能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更是未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内涵、依据都能够推动一个项目的发展。目前,高校足球学生理论考核仅限于足球技术构成、足球比赛规则两方面,对足球运动的历史渊源、足球运动原理以及足球运动损伤与防护(体育保健学)、足球运动训练理论(足球与运动训练学相结合的理论)以及足球运动心理(足球与运动心理学相结合的理论)等方面均没有涉及。这是因为教师对体育运动的认知与理解程度不够,对体育的“体”与“育”的涵义缺乏认识,没有真正向学生传授足球运动“学”的内在知识,故很难达到理想的考核效果。

1.3 缺乏学生教学水平考核

这种教学水平是指学生通过学、练后加上自我的理解表达出来或者传授给别人的能力,也称之为教学实践能力。在当前教育体系中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再加上教师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丰富了教学水平体系。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教师通过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将知识与技术传授给学生后,学生能完全理解所学内容并“为我所用”,这才是教育之目的。目前,高校足球专项学生考核中并没有涉及该项,这就意味着整体教学水平(包括足球教学方法、足球教学手段、足球教学方式以及如何与学习者交流等)不够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足球专项的发展。

2 学-练-赛模式对高校足球专项考核优势分析

学-练-赛模式中,“学”是从外界获取知识与技术、方法的过程,主要来自于教师“教”和学生的“学”,即重点强调外部学习内容的准确性;“练”是自我主导、自我练习,学生通过不间断的体悟、体验,进而掌握技术动作,练的越久,技术的记忆越深刻,越容易形成“肌肉记忆”,最终达到技术动作的自动化;“赛”是技术技能的外在展示,具有目的性、形式多样性、结果的反馈性等特点,通过赛将所学展现出来,能够检验“学”“练”的效果,更加强调运动战术与技术的融合与组织。基于此,将学-练-赛模式纳入高校足球学生考核策略具有客观性、科学性、精准性、相对性、智能性以及育人性的特点。

整体来说,它对高校足球专项考核有3点优势。第一,运动时空上的突破,满足运动兴趣。高校足球专项教学是一个从基础到提高的过程,不管是技术学习还是理论学习都是在体育课堂上进行的。但是想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获得良好的运动技术,就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第二,执行力度上的突破,形成运动能力。形成运动能力体系是所有运动项目理想的效果,也是执行力度的表现。高校足球专项考核也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运动水平安排考核,并且在“学”“练”“赛”3个阶段中都进行考核,使学生克服在不同阶段产生的惰性心理,从而形成良好运动能力体系。第三,运动内涵上的丰富,塑造体育精神。体育精神是体育运动独有的一种内在形式,或者是体育运动内涵。在高校足球专项考核中,体育精神主要以运动行为展现出来。例如,当足球比赛产生争议判罚时,球员应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判罚的过程,这就是良好运动行为的展现,同时也塑造了良好的体育运动精神。

3 基于学-练-赛模式的高校足球专项考核创新策略

3.1 考核内容系统性,突出综合评价

足球专项考核是指足球技术与知识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后进行综合评价。任何体育项目都是由技术体系、训练体系、理论体系以及比赛体系构成的,足球运动更是如此。为此高校足球专项也应该全面考核,突出足球专项教育的整体性、综合性,应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第一,技术体系与理论体系相结合。技术的形成是通过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完成的过程,是学生“学”的重要方面,学生不仅要掌握足球技术,还要掌握相关的知识理论。在考核时,可以采用口头阐释和笔试两种形式。第二,训练体系与比赛体系相贯通。众所周知,足球作为现代竞技体育的重要项目之一,有着严格的比赛规则,而训练也是完全依据于此,这也是学生“练”的依据。在考核时,可采用模拟比赛的形式进行。第三,以“学”和“练”为基础,让学生通过上课的形式将“输入”的内容模拟上课“输出”,即学生教学水平的考核,也就是“赛”的考核。这种从“学”到“练”,再到“赛”的考核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内容能更加够突出足球专项考核的整体性,也是专项足球教育的主要目的。

3.2 考核指标合理性,结构层次分明

考核指标是指测量项目、内容的数据指标。足球技术与战术是不断完善与更新的,考核指标也会因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整个考核中,指标的合理性很重要,合理性也体现在结构层次方面,即学生会不会学、学没学会,会不会练、练没练成,会不会赛、赛没赛赢的问题。要达到考核指标的层次分明,就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简单地说要从以下2个方面出发。第一,不同技术要有不同难度的指标,也就是说“学会与学精”“会练与练会”“会赛与赛赢”考核指标要分开,区别对待、因人而异,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考核指标的方法不应过于刻板,要有灵活性,尽可能发挥每名学生的优势技术,从团队协作着眼,发掘学生的制胜技术,如学生通过“学”掌握了基本技术,但考核过程中有的学生射门技术要好于传球技术,就应该让其以射门指标为主,其他技术为辅。指标明确、层次分明对高校足球专项考核至关重要,这也是考核完善的表现。

3.3 考核方式兼顾性,过程以人为本

考核方式是指对学生掌握的技术进行考核的方法。对于体育教学的考核评价,一般认为有定性评价(看学生会不会)和定量评价(测量数量、大小、速度、远度)两种方式。基于学-练-赛模式的高校足球专项考核方式应以学生实际情况为根本,从技术与理论考核为定量、定性评价及教学水平为实践2个方面着手。在考核过程中,应注重客观与经验相结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

3.4 考核结果差异性,体现精准性

考核结果是指通过一定手段与方式进行评价后给出的结果,理应精准,这是检验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参考依据。基于学-练-赛模式的考核结果认为分为3个体现形式。其一,技术全面型。学生基础不同,经过一定时间“学”“练”“赛”后技术形成也不尽一致,该类型学生应不断强化技术与战术灵活运用,达到技术体系更加完善。其二,理论型。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指导技术,有的学生技术的“学”与“练”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但在足球理论方面掌握程度较好,为以后的足球专项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其三,教学实践型,每名学生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力,即“赛”的能力,所有学生都是经过“学”“练”系统的教育,部分学生整体技术与理论一般,但教学实践水平较高,同时也能够很好地教授足球课程,进而有利于推广足球运动。

猜你喜欢
足球运动专项足球
快乐足球
中学生校园足球运动的有效开展模式探讨①
中职体育教学中有效开展足球运动的研究
世界杯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