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颖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091)
2020年8月31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体教融合发展之路,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的协调发展,在体育锻炼中磨练意志,提高心理素质、抗压和个人承受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更优秀的面貌走向社会、适应社会[1]。
在众多体育项目中,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为国家带来了诸多荣誉,对世界乒乓球的发展和传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中国乒乓球队始终在世界乒坛名列前茅,创造了不计其数的辉煌成绩。大众乒乓球项目也在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颇受群众的喜爱。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主要是人才的培养,因此,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成为了我国竞技体育改革的重要命题。乒乓球作为竞技体育的龙头项目,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该研究将在体教融合理念背景下,探索中国乒乓球后备人才的一贯制培养模式,包括运动员的思想品德教育、文化教育、专项训练、比赛、组织及退役后的安置等问题。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教育本身就是一体的。当前,教育和体育出现了明显的脱节现象,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又各自行其行政职能,此现象导致了竞技运动员的学训矛盾、高校在承担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中的困境、社会参与投入到培养后备人才中的力量不足、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无法完全贯穿到一贯制后备人才培养等问题。如何在大教育的背景下更好地整合体育资源和教育部门资源,成为了当前的热点问题。
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提出了整合体育资源和教育资源的体教结合发展思路,但是实施的总体效果不明显。如今,“体教融合”理念的再次深化,将竞技体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使其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融入到教育培养体系中,从对运动员的培育、选拔、培养、强化及走向职业化或者作为体育特长的道路过程中,都有教育系统的参与,营造良好的学习和训练环境,采用先进的、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形成一贯制培养模式,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意见》的出台,深化了体教融合理念,强调了“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原则,注重顶层设计,责任落实,体现了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整体性思维转变的新进程。体教融合理念的深化,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科学培养高素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基础,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可持续的、科学健康的发展。
体教融合理念给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带来了各方面的挑战,尤其更注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理念认知。从20世纪90年代的邓亚萍、刘国梁,到如今正值鼎盛时期的许昕、樊振东、陈梦、刘诗雯等优秀运动员,他们代表中国为世界乒乓球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这些成就让国人为之自豪,但是如何将优势传承顺延下去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2]。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探索乒乓球后备人才的一贯制培养模式会遇到诸多现实困难和挑战,只有认清这些困境,才能更清楚地找到体教融合背景下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和关键点。
受我国“举国体制”的影响,体育系统对运动员训练效果的评价更多的是以金牌、奖牌、名次为主[3]。整个周期的训练计划基本围绕奥运会、全运会制订。因此,在对现役运动员及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容易出现急功近利、学训矛盾、长远性考虑不够等问题。而体育后备人才受“三级训练网”的制约,尤其是对运动员的思想、文化等教育模式及对其退役后的职业规划的缺乏,使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因伤病退役的全国女子举重冠军邹春兰,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迫不得已在一家洗浴中心以搓澡谋生,生活陷入窘困,后来在妇联的帮助和筹款下,开了一家洗衣房,生活才得以好转和维持。再如,中国足协对中国女足的投入非常少,很多队员退役后,因教育、文化程度低等各方面原因,找工作成为了最大的难题。到省市体育学院、学校当体育教师是很多运动员的期望,但是最后都成为了奢望。前女足队长王坤在全运会退役后,一年多来,一直没找到工作,处于没人理、没人管的局面。当然也有运动员退役后过着光鲜的生活,如刘翔、林丹、姚明等通过参加各种代言活动来谋生,但是毕竟只是少数。
诸多专业运动员成为了旧体制的牺牲品,获胜也许是运动员训练的唯一目的。以往乒乓球运动员退役后基本只能做教练。如今,体教融合理念的提出,使运动员的思想和见识不同,就业面也更广。如王励勤出任上海市乒羽中心主任;中国乒乓球学院院长是前国家队女队主教练施之皓;杨影成了CCTV-5的乒乓球解说员等。由此可见,体教融合思想对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尤其关系到运动员的教育、就业安置等问题。但是,教育系统更多的是关注普及体育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教会学生基本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体育系统最关注的还是金牌的获得。所以,这两个系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结构和评价不同,使两者在思想认识、培养目标、组织管理、制度制定等方面出现分歧,从而导致两者的融合出现困境,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只有通过整合两大部门的优质资源并实现合理配置,才能有效促进体育后备人才的健康发展。
目前,乒乓球后备人才乃至整个体育系统后备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优秀的人才缺乏,二线运动员水平参差不齐,还有一些真正具有天分的运动员由于后备人才选拔机制、学业、家庭等问题未能进入专业体校进行训练,导致了人才的流失。由于大多数家长的体育观念意识不强,而教育制度与运动员的训练培养制度还没真正统一、相互协调,各种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因此,家长担心子女的成长过程及就业出路等问题,不愿让孩子从事专业的体育运动。在大学阶段,一些学校利用自身的品牌优势,吸引了优秀的运动员生源,而乒乓球项目是一项精细的运动,需要学生拥有前期的功底,否则很难在大学阶段出类拔萃,一些学校招收到优秀的运动员,但是软硬件配置匮乏、经费投入、教练员水平、训练条件、后勤保障、文化课程等,无法与专业的体校看齐,造成运动员的训练时间、训练条件等无法得到保障,使运动员乒乓球技能水平得不到提升,学生也无信心继续从事乒乓球专项训练。虽然我国高校对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有严格的规定,由于受招生制度、培养条件等的限制,使乒乓球人才难以实现一贯制的培养途径。因此,教育部门在招生规模和资源配置方面,要融入至乒乓球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合理有效配置资源,实现乒乓球的可持续化发展。
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在运动竞赛中有所成绩,而且文化课的教育也至关重要。运动员的训练和教育在同一个时间维度进行,且是动态过程,因此难以把握平衡,形成了矛盾。运动员在学业上要经历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等阶段,训练上要经历启蒙、培育、培养、强化、退役等阶段,运动员自身很难协调其中的矛盾,需要家长、教练、教师等各群体的协调、支持和帮助。所以,学训矛盾成为困扰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体教融合的重要任务。
运动员所向往的“美好生活”就是在体育竞技比赛中有所成绩,学业有所获取,退役后职业生涯有所保障,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目前,对于优秀的在役或者退役的运动员,体育部门会提供工作岗位或者可以免试进入高校继续深造,而优秀的、有所成绩的运动员还属少数,多数运动员对自己的前途还很迷茫。一些有潜力的运动员选择在高校深造,由于诸多学校的训练时间、教练员水平、软硬件体育设施等资源有限,而且受高校竞赛制度的限制,很难成为高水平精英运动员。因此,就运动员本身而言,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体教融合,但就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而言,不利于我国体育强国的建设。综上所述,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实现我国乒乓球乃至整个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保持竞技体育的领先地位,缓解其中矛盾,需要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互帮互助,实现资源共享,做到共为一体。
思想品德教育在对运动员的选拔、培养、输送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规则的不断更新,使乒乓球项目的对抗程度加大、技战术变化更为复杂,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就需要运动员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生理承受能力、顽强拼搏的体育意志、崇高的体育品德、高尚的体育情操。因此,周到、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和严格的训练是运动员赢得胜利的根本保证。而此项工作是长期且复杂的,需要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多方面、多渠道共同实施配合,尤其是在体教融合的思想指导下,确保训练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能正常、系统、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培养优秀的乒乓球后备人才之目的。另外,国家应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到体育后备人才的一贯制培养中,如中国乒协乒乓球学校是国内第一所乒乓球项目“体教结合”试点学校;曹燕华乒乓球学校、山东鲁能乒乓球学校的兴办,旨在通过融合创新、探索,从而打造全新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使其逐步走向市场化和社会化。
首先要强调基本功训练,使其科学化,所谓的科学化训练不是一味地埋头苦练,用训练时间来出成绩,而是要根据乒乓球技能发展需要,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体能差异,把握比赛规则和比赛特征,科学地制订训练计划[4]。同时,在青少年技战术、专项体能训练中要掌握好运动量和强度,不能超出运动员的承受范围,防止运动损伤。加强运动后的放松练习,有助于恢复身体机能,提升训练效果。如何实施科学的技战术和体能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科学理论与经验训练相结合的过程,还需要教练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学习。
完善和健全竞赛制度、体系是平衡学训矛盾的重要保障。根据各年龄段合理设置相应层次的业余或专业组比赛,使运动员始终有比赛可选择参与,保证了比赛的数量,缩短单次比赛时间,同时也减小了比赛压力,降低对学业的影响。根据学校条件,搭建和完善校内、校际选拔赛和友谊赛的竞赛体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开展学生竞赛活动[5]。健全学校乒乓球俱乐部、社团、校乒乓球队的管理和竞赛制度,形成完整的学生训练体系。建立政府、体育部门、教育部门、体校和学校的合理分工,使其各司其职而又相互融合,实现资源共享的良性发展模式,同时也要通过相应的激励和惩罚手段干预其发展。
近几年来,日本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崛起和发展,与其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密切关系。日本乒乓球梯队分为国家队、18岁以下青年队及12岁以下少年队,尤其是在获得东京奥运会主办权后还专门成立了针对7岁以下乒乓球小选手的培训机构和集训队,以便扩大人才来源渠道,为储备优秀的后备人才队伍奠定了基础。我国也在不断探索“体教融合”思想指导下的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如中国乒乓球协会在2020年8月下发了关于举行国家乒乓球青少集训队和少儿集训队(第一期)选拔赛(第一阶段)的通知,此次选拔赛面向社会、运动队、学校、俱乐部及个人,旨在为发现优秀的后备人才,提高我国青少年儿童乒乓球项目运动竞技水平,搭建更优质的训练和赛事平台,引导和保障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再如,国内第一所乒乓球项目“体教结合”试点学校——中国乒协乒乓球运动学校的建立为探索中国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该校由中国乒乓球协会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共同兴办和管理,中国乒协选拔国内资深教练执教,同时,还增设了教练员和裁判员知识培训,积极培养复合型乒乓球人才,为走入社会储备多项技能,而通州区政府从南通当地名校选择优秀教师承担文化教学工作。小学阶段,挖掘优秀的乒乓球苗子,着重培养其专业技术,力争为省市、国家队输送专业乒乓球队员;初中阶段,在提高竞技水平的基础上,加强运动员文化学习,确保其考入普通高中;高中阶段,运动员着重备战高考,包括技能和文化知识,为跨入高等院校做好充分准备。总之,我国各部门要协调合作,相互借鉴,优势互补,适当改变学校、体校等发展模式,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体教融合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培养途径。
构建乒乓球后备人才多元化的打法类型,也是其梯队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尽管在对削攻打法、直板快攻打法及颗粒胶皮的使用等特殊打法的培养上存在着训练周期长、难度大、缺乏训练对手等问题,但是打法类型的全面性关系到球队技术的全面发展,以及队员适应比赛的能力等,因此要重视队员的科学选材,根据其身体素质特点、技术发展需要,选择适合的打法和器材[6]。设置合理的参赛队伍要求,如增加削球、直板或者颗粒胶皮打法队员,提高特殊打法运动员的数量和质量,为顶层人才需求提供多样化选择,通过培训和举办讲座,促进基层教练员对不同类型、不同风格队员的高质量的、科学化的差异化培养。
社会力量极力庞大,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社会的参与。首先,国家需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其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与企业、名校相结合,联合办学,加强乒乓球项目的区域合作和交流,探索项目的比赛机制,增加观赏度,引入社会和企业力量的资金投入,推进乒乓球项目的俱乐部化和联赛化。其次,探索建立多元开放、自由流动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兴办乒乓球学校,实现体教融合,培养从小学到初中的途径贯穿人才通道,使后备人才有较稳定的培养期,在允许后备人才流出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优秀运动员的流入。通过校校联合,为退出其培养体系的运动员恢复正常的学校生活提供保障。再次,为充分发挥体育与教育系统的资源优势,扩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础,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各市财政应加大对其专项扶持经费支出。例如,福州市对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重点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小学在市体彩公益金中列出专项扶持经费,用于训练场馆的修建和改造、器材的购置与维护、聘请教练、参加训练和比赛等。最后,鼓励企业通过广告、冠名、赞助等形式,参与乒乓球联赛等无形资产开发。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各体校、学校及乒乓球教练员的奖励机制。各后备人才培养单位对于人才输送、年度竞赛成绩及工作量等业绩要有相应的激励政策,从而有效调动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要提高高校乒乓球教练员的自身文化素养和意志品质,加强队伍建设,定期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了解乒乓球前沿信息,掌握乒乓球技战术的最新练习方法和手段,提高科研能力,为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科学保障。合理安排省市高水平教练员深入学校直接或者协助高校教练带队训练,具体补助则由体育部门和高校协商解决。最后,通过校级之间,组队多元化联合办学,鼓励市体校、学校及社会力量等不同主体申报国家级、省市级乒乓球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合理搭建大学、中学、小学衔接体系,规划一贯制培养机制。总之,体教融合有利于发挥育人作用,促进其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对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体教融合是适应社会发展、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的重要举措。各部门应协调合作共同探索我国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使其可持续发展,努力为其他竞技项目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项目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