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管理多元化发展趋势分析

2021-11-22 11:46林维秋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14期
关键词:教育领域规律教学模式

林维秋,孙 崴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0 引言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社会开始进入“多屏时代”,数据化的生存方式使得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丰富,与此同时,对教育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教育技术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势必会对教育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对此,要通过管理,不断理顺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让其始终与教育需求保持一致,才能够发挥管理工作的最大效益。

1 教育技术管理多元化发展现状分析

教育技术创新及应用呈现多元化发展状态,其管理也会同步发展,与教育技术发展趋势一致。研究发现,教育技术管理发展现状如下。

1.1 学习者中心地位逐渐树立

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使得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制度都深刻变革,也推动了教育技术多元化发展。进入2020年,基于大数据、物联网的线上教学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学习者的中心地位越发重要,教育开始具备更多个性化特征。

1.2 资源开发利用率逐渐提升

现代教育技术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升,在数据思维影响下,教育资源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归集速度也越来越快,教育从业者掌握的教育资源呈几何倍数增长,以往需要几天甚至几周才能够完成的教学任务,如今可能在几小时内就能完成。效率的提升与资源的获取密切相关,在搜索引擎的支持下,人们能够快速获取具有高相关性的资料,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1.3 系统方法选择度逐渐开放

全国活跃的教育类App 约4 100 余款,为国内组织线上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工具,使得线上教育和学习得到保障,教育方法正在向创新化、系统化方向发展,教育领域可选择程度越来越高。从业者根据教育需求,可以在既有的教育方法中进行选择,从而将线性教育逐渐转化为网状教育,不同的结点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从而增强教育方法的应用效果。

2 教育技术管理多元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管理视角来看,国内教育技术发展受传统思维影响较大,教育技术的选择和应用存在问题,很多问题都需要持续进行改进。文章选择文献分析法进行研究,搜索中国知网等资源网站,大量查阅与教育技术的选择和应用存在问题相关的文献,通过阅读、整理、定性分析,找到相应的研究规律,以期为学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2.1 教育技术管理不符合教学规律

教学技术的选择及应用必须与教学规律相一致,而达成一致的方法就是提升管理效益。郑旭东、孟丹在《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场馆学习:回顾与展望》中提出“当前教育技术管理仍然存在滞后性,无法与教学规律相适配”[1]。当下教育技术管理与教学发展规律存在需求差异,主要原因在于部分教师的教学准备存在“想当然”现象,他们没有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分析,而是主观地认为“学生需要”,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与教育技术不匹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2.2 教学模式选择和使用过于形式化

教育技术对教学模式有着极大的影响,教学模式往往是一个体系,而教育技术能够为模式的有效实施提供支持。张辉、马俊在《MOOC 背景下翻转课堂的构建与实践——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为例》中提出,“国内快速发展的大数据、物联网、云智能让教育技术发展获得良好的支持,但从使用情况来看,则存在形式主义现象”。他们认为部分学校为了增强教学创新,人为地对教育技术应用进行拔高,导致其与学生的成长规律相悖,存在“走过场“现象,影响最终的应用效果[2]。

2.3 教学内容应用缺乏数据内核

李运林在《教育技术学科发展:走进信息化教育——五论信息化教育》中提出,“从教学内容选择和设计来看,大多源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大纲,教学技术并未与大数据有机融合,没有就学生的成长规律进行数据化分析,因而无法掌握学生的真实需求和学习偏好,更没有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开发”[3]。现有的教学内容选择符合大纲要求,但与时代发展要素结合不够紧密,无法让学生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缺乏数据内核作为有效的支撑,因而无法发挥教育技术的管理优势。

2.4 环境对教学手段制约影响较大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教育领域影响较大的就是线上模式的转化,远程教育、线上交流、即时反馈等功能被广泛应用;大量的网络教学平台、教育载体及各类App 开始进入教育领域。吴永和、陈丹、刘晓丹等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乔纳森教育技术学思想述评》中提出“线下教育的网络化是一种趋势,却无法成为一种系统化的创新手段”[4]。结合实践分析,虽然教育技术出现了大量的创新与变革,但并未形成相应的系统化教育环境,很多体系运行需要制度驱动,而非自行运转。

3 教育技术管理多元化发展的优化对策和趋势

教育技术管理多元化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需求决定供给,供给决定发展,教育对象的需求具有个性化、系统化、多元化特征,则教育技术管理也必然具备同样的特征,并在未来的发展中逐渐显现。

3.1 教学思维更加符合教学规律

在未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与教育领域的结合会越来越紧密,能够按照教学思维规律进行延展。首先,符合网状思维特征。传统教育技术大多都是线性结构的,笔者认为教育技术管理符合M.R.Quilian 提出的语义网络理论,人的认知是由不同结点构成的网状结构,在“大数据+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后,知识链状结构开始向网状转化。其次,符合感知学习规律。根据加涅提出的认知学习理论,传统教育方式大多是阶梯式的,即按照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学生只有按部就班地学习才能够达到相应的教育标准,而未来的教育更具有多样化特征,可能会打破这种认知规律,学生从任何一个节点切入都能够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3.2 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框架

安涛、李艺在《教育技术学的“学科”与“跨学科”发展》中,提出“教学模式在前期已经被打破,在计算机出现后,多媒体成为教育领域新的创造,并且推动教育领域上升至‘电化教育阶段’”的观点[5]。教学模式必须要突破传统框架才能够有所发展。未来,教学模式会进一步突破,传统的教学框架会逐个被打破。首先,打破空间限制。基于网络背景,学生参与学习的空间障碍已经逐渐消失,2020 年初,我国教育体系将教学活动全部转移到线上,只要有移动智能终端,学生可以在任何场景下进行学习。其次,突破时间限制。几乎所有的教育App都支持回放、录播等功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在线听课、回放听课或者直接学习教育资料。当时空限制被打破时,教学模式必然会发生深刻变革,使其更加符合教育创新发展需求[6]。

3.3 依托大数据确定教育赋值

熊才平、汪学均在《教育技术:研究热点及其思考》中,提出“传统技术创新为教育技术管理提供重要的支撑,比如传统的图文结合已经是教育创举,而后又上升至视频、音频,现在又逐渐衍化为网络数据、信息流等,可以说未来教育内容的选择将会由大数据来决定”[7]。首先,依托大数据可满足多样选择要求。各省市在选择教育课本时可能都不太一样,但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则都需结合大数据,确保选择内容既符合大纲要求,又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其次,依托大数据可赋予教育前瞻特征。在拥有足够数据的情况下,大数据挖掘技术不仅仅可以分析过去的教学规律,还能够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同时对设定的教学内容进行确认,让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组合,从而让教学内容符合学习规律。

3.4 教学手段符合最优化需求

蔡旻君、李小涛、李芒在《教育技术生态观:目的、定位及意义》中,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管理目的、定位及意义进行分析,提出教学手段的选择和创造并非以“最好”为标准,而以“最优”进行评价,未来发展趋势同样如此。学校认为最好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却未必适用,因为每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对于学习有着不同的需求,基于“众口难调”原则,需要根据需求确定最适宜的教学手段[8]。首先,教学手段要符合管理需求。教育技术管理本身就是对其应用及创新的管理,要对教育技术应用进行定期分析,掌握其发展及需求规律,以便选择适当的管理模式。其次,要突出教学组合。传统的“听讲”模式已经落后,未来必然是“讨论”的情境,学生和教师会在不同的场景中进行“交锋”,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思考机会,这样才能让教学手段符合学生未来的发展规律。

4 结语

文章通过对教育技术管理多元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进一步明确未来的发展趋势。教育技术管理对教育领域而言,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技术是教育的辅助保障,通过适当的管理和引导,逐渐与教学相融合,可发挥出最大的实践效益。

猜你喜欢
教育领域规律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3D显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
巧解规律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成功运行的三大机制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初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