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上海 202162)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596所,其中民办高校共计741所,占比28.5%。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民办高校应义不容辞,积极担负起“将盐溶于水”的思政教育责任,充分挖掘学校课程中蕴含的育人元素。公共体育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应与其他专业课程形成协同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助力。其中,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公共体育选修课程之一,教授学生人数多,课程内容覆盖范围广。通过挖掘民办高校武术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于“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武术的每一个拳种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要求习武之人有高尚的品德、宽广的心胸,才可以进行习练。在习练过程中,要约束自己的一切杂念,专注当下,闻鸡起舞,培养了习武之人较高的自律性。在学成之际,更是不能以所学去无故伤人、平白炫耀,而是点到为止、智取对方。在电子产品层出不穷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信息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对于某些学生关于拖延症、“懒癌”重度患者的自嘲,通过武术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合理规划学习生活,并且帮助学生培养宽容、仁爱之心。
大学校园作为集体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个性迥异,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与生活习惯,如何秉承“求同存异”的交往方针,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能够做到彼此坦诚、舒服,这需要武术中的仁德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及待人待事宽容的态度,有利于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发挥自身优势,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此外,大学是形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脱离了家长的监管,除去上课外,拥有了较多的自由时间,如何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为自己的学习增值,为自己的未来赋能,需要武术中的“克己”精神。用坚定的理想信念约束自我,遵纪守法,不沉迷于游戏等娱乐活动中,保证良好的生活作息,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从而真正地为学业加油。
顾炎武有言,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而后演变为梁启超提出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纵观武术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在古代军事战争中,武术承担了消停战事、维护和平的重要使命,涌现了戚继光等深入人心的民族英雄;在当代小说中,行侠仗义、惩奸除恶的事例描述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英雄人物,也成为了武林中人的永恒追求与信仰。武术中的“侠”不仅是狭义的讲义气、重情义,还是广义上的爱国、爱家。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将民族大义深藏心中,为了国家兴亡,舍生取义的爱国主义者,才是真正的“大侠”。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比重也随之增加,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仍需要人们居安思危,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为祖国的繁荣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每个人心中都会有“偶像”,不论是军事家、科学家,还是环卫工人、食堂阿姨,他们每一个人都立足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兢兢业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着社会的秩序,切实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在成为真正的“大侠”之前,必须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作为一名中国人,作为炎黄子孙,人们应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并脚踏实地,奋力拼搏,好好地完成学业。
中国是礼仪之邦,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武术教学中,同样要注重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基本礼仪,所以武术学习内容的第一节课就是抱拳礼。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抱拳礼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右手握拳,寓意尚武;左手掩拳,寓意崇德;左掌四指并拢,寓意德、智、体、美“四育”齐备;屈左手拇指,寓意虚心求教,内敛恭肃;两臂屈圆,寓意团结友爱、和谐共生[1]。通过礼仪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内外合一,知行合一,从而帮助人们养成谦逊有礼、不卑不亢的精神品质。不管是面向教师、长辈,还是同学、朋友,都要秉承尊师重道的礼学精神,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在提倡文化自信的今天,要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学生,尊重教师,崇尚科学应是基本行为规范,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不应随着年纪的增长而逐渐减少,让教师成为全社会尊重的职业。心存感恩,心存敬畏,对于身边的亲朋好友,应以礼相待,不应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的人,相互尊重,彼此爱护,有利于形成健康、和谐的家庭关系,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良好发展。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从自身做起,从小家做起,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天行有道,不以尧存,不以桀亡。从武术习练者仪表上可以看出,胸中自有正气浩然。习武之人讲究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明辨是非。在武术教学中,一招一式都显示出刚正的态度、正气的形象,给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敲响了警钟。心存浩然正气,则气势磅礴,行事作风更是令人心悦诚服。在武术的一张一弛中,显示了中华民族有度、宽容的美好品德。在以武会友中,拥有智者精神,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武术不单单只是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体魄,更是在习练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养成正气、善良的美德,也在对抗作战中,懂得积极调整、不断进步的智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既要拥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同时又要拥有审时度势的智慧,但不变的是,要心存浩然正气。面对“宁坐牢也不要工作”的投机取巧者,要有明辨是非的态度,懂得是非正邪,不被虚假夸大的个别报道所迷惑,扰乱心智,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从武术历史典故中的英雄人物身上可以看到,有舍有得、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等多种战略,在当今时代仍不过时。面对不法之事,敢于制止,并及时报警,不逞强,不退缩,面对帮扶弱小之事,义不容辞,积极承担公民责任,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2]。武术是“国粹文化”的荣耀,不仅只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帮助学生增强体质,还通过行为文化,成为了践行爱国主义的载体。
从古至今,习武之人通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磨练,培养了勇敢果断、顽强不屈、不怕牺牲的意志品质。当今,泰拳、跆拳道等国外竞技形式涌入国内,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大学生对于武术的概念理解不清楚、不到位,以至于在部分言行举止上,缺少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进而模糊了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在传播媒介中,如电影、电视剧或者电竞游戏,抑或通过高校武术课堂中的渗透,合理添加“中国元素”“武术元素”,增加民族传统英雄的案例讲解,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之情,促进大学生积极反思自己的不良思想及行为,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其成为对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
习近平总书记为第五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作的序中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必须更加崇尚学习、积极改造学习、持续深化学习”,而且“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
中华武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博采众长,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从以前的军事功能演变为当今的健身、竞技功能,表明中华武术处于不断变化、不断更新的动态平衡之中。当代大学生面对着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更要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消除“读书无用论”,真正让学习成为主要的生活方式。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日新月异的今天,需要不断充实自身,积极学习知识,温故而知新,并在学习中,不断完善,不断创造,尊重知识,崇尚科学,让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尚学氛围。
十九大以来,在意识领域内,习近平总书记更加倡导“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3],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重要的文化载体。
中国武术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从初期的防身自卫,到服务于军事,再到现代转化成强身健体、修养身心的方式之一,始终作为一种教育资源的形式贯穿整个历史长河。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同众多国家进行了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发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这一方面使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另一方面需要人们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文化昂然屹立于世界之林。随着孔子学院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办,中国武术也得到了众多国外友人的喜爱与支持,显示了武术的独特魅力。与此同时,2015年,教育部将武术作为体育中的七大重点项目进校园,武术课程便担负着体育振兴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4]。通过继承与弘扬武术文化,重新审视其文化价值内涵,树立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中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5]。
民办高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通过以德育人、以体育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并且能够积极适应环境,充分展现自身价值,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学校武术教学不但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而且更多的是在习练过程中,通过热身活动、行为对抗等肢体动作训练,武术历史典故的学习,制定相应道德礼仪规范,营造良好的武术道德礼仪规范教育氛围,并注入当下时代精神[6],帮助培养学生不怕吃苦、勇敢坚强、遵纪守法等美德,有着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在新时代国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引领下,把传承优秀中华文化作为教育使命和责任担当,更加凸显了武术教学的时代价值和深远意义。
我国民办高校大多已开设思政课程,但多限于理论教学,学生缺少直观行为上的学习和熏陶。如何在民办高校中,积极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使各学科形成协同作用,为我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公共体育选修课中,武术占据着一席之地,其中蕴含着哲学、美学、文学、医学等多种元素,值得当代大学生去探讨和学习。在提倡文化自信的今天,人们定会积极传承,把它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