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君 郭洪亮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 100875
21世纪以来,武术在我国的发展方兴未艾。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继承与发扬是历史遗留至今的任务,同时也赋予武术教师一定的责任。而武术课程进入校园不仅是继承武术套路,其目的通过练习武术可以强健学生体魄,增进学生体质健康。进而能动地培养当代中学生的坚韧意志与尚武精神。但在中学武术教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教法单一、教学过程体操化、没有体现攻防含义、教学方式并没有起到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产生迁移。武术教材的创编充分体现了武术的攻防特点。但武术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间存在一定的鸿沟,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在学校长时间的发展中,武术教法也已有一定的方法与体系,但是尚不完善。依据教材探寻更加适合学生身心特征发展的教法才是当务之急。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吴志超先生认为教材是根据一定的学科任务,编选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的体系。[1]中学武术教材是根据中学生身心阶段特点进而创编的。教材是信息的载体,是可以感知的对象性存在。[2]武术教材是进行武术教学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依据,其优劣不仅影响武术教学的实际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还直接制约着学校武术的普及与发展。[3]攻防含义在教师的示范中是否得以体现,在讲解中教师是否可以清晰讲明动作的目的与运动轨迹以及攻防含义,这直接影响武术教学的效果。但在教学中,面临武术教师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之间存在一定鸿沟,从而使武术课程变得枯燥乏味,学生是完整的个体,在传授某一技能时需对此项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多方面进行探究。
200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体育教材》当中, 可以较清楚地看出今后武术教材的创编方向。如:初中阶段的健身拳仅有12个动作, 比以往教材大大减少了动作的数量。[4]数量的减少并不说明武术教材缺乏攻防含义,但是浓缩后的武术教材是否能展示出攻防含义却是武术教材编排成功与否的关键。
1.1.1 健身长拳
教育部审定的七年级武术教材健身长拳套路短小精悍,突出北方拳法的技击特点。健身长拳中的六势包含了戳脚、少林、八极拳等技击特点。如第四动“缠腕斩拳”包含了金丝缠腕,是武术教材中攻防含义的突出特点。第六动“弹踢穿顶”更是结合了八极拳中的经典动作“顶肘”。拳谚自古有宁挨十拳不挨一肘的说法。肘是以腰为主宰,通过髋关节的旋转达到后肘崔前手的作用,从而加大肘击的力度,其中武术特色鲜明,技击特点突出。
1.1.2 健身南拳
南拳主要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流传较广,其特点拳势刚猛,步法稳固,并带有发声呐喊,以助其势。八年级教材包含了南拳的教法以及麒麟步内容。其中,缠桥切掌亦是缠住敌方之手,上步缠敌方之手,我方后手切敌方下颚或面部。手法多变,并配有闪身动作,是实战中躲避伤害,防守返攻的制胜关键。
1.1.3 攻防含义的教学呈现
在武术教学过程中,示范、讲解是主要教学方式。然而讲解与示范是遵循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的。承载着武术各类特征的课本教材是教学的关键。武术中以教师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内容呈现出教材的特质。然而体育教学的性质决定了教学内容与教材之间的关系。“教”者和“学”者之间需要有可感知的信息载体为媒介(即教材)。[2]故教师的教尤为重要。
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支柱。中华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产物和载体。[5]武术教材传递的不仅是技能,还应包括其内在的精神价值。温力先生在《武术与武术文化》一书中说到:“尚武精神实际上就是中国文化精神中刚健有为精神的一种表现,当这种精神表现为尚武精神时,更加凸显了崇尚勇武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精神支柱可以成为我们前进过程中的动力源泉。“今天我们所提倡的尚武精神是中国武术文化中武术传统的核心,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发扬光大的民族精神,它应该是一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崇尚勇武为特征,团结和谐、积极向上、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6]“尚”为崇尚,“武”为武力,尚武精神意在指引学生强健体魄,通过武术锻炼增强身体素质,进而培养一个人坚韧、自信和责任意识,是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
武德是尚武精神的下位范畴,学校武术教材中包括武德的教育。通过武术形成“尚武”的精神与气质,以武德“进取、勇气、社会担当”弘扬民族精神, 充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心理底色, 这也是今天学校武德教育的应然之道。[7]武术教材中的武德落实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教师应本着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的双边活动。如在双人对抗性运动中,培养学生顽强的品质与勇于拼搏的气质。武术教材应有相应的安全措施,武德的培养以安全为前提,告诫大家以点到为止,亦或即将接触对方便停止的形式来进行锻炼。开始阶段应从双人互相感知对方为主,因为传统武术更多的是根据彼此间的感知来预测对手即将发生的动作。久而久之,学生身体间的感知应能力因彼此长时间练习的刺激从而愈加敏感。这样不仅有利于教材的丰富与课程顺利地进行,也便于通过教材来更加深入地探究其文化形式。
在中学的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往往过于单一。项目的特征决定所选用的教学方法。武术运动在单元教学过程中方法过于单一,讲解与示范的内容不能吸引学生对武术项目的热爱。当某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兴趣时,教学效果因此会大打折扣。例如在七年级武术教材《健身长拳》中,单以技能教学为主的方式是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否可以把教师的教有效转变为学生的学,从而达到学生为主体并高效掌握该项技能的目的。
泛竞技武术的教育观念禁锢着学生对武术的认识,泛竞技武术的教学模式制约着武术个性的张扬[8]。中华传统武术本是战争与防身自卫社会需求下的产物,同时承载着文化要素。“传统武术的技击本质属性具有明显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特色, 表现在技击方法的全面、训练手段的独特、搏击思想的智慧等方面, 这是传统武术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特征。”[9]教材中保留了武术的本质特征。以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为基础,以武术的实用性为切口,这是激发学生兴趣与增强自身体悟从而开发智慧的最佳途径。对于武术套路中的技术动作若不清晰动作原理以及用法,就失去了其意义。毕竟以技击性运动为载体的文化形式, 如果失去攻防的技击本质, 就失去了可以依靠的核心, 也会令其承载的其他功能受损。[10]其中也包含武术运动背后的文化价值,因文化形式的表现需要其本质特征。所以技术环节的掌握是武术教学的关键。
“角色”是指处在一定社会环境中, 承担特定社会责任, 履行特定社会义务的社会人群。[11]角色的饰演对角色活动有调节和引导作用。长期社会形态意识下,人们对教师逐渐产生一种期盼和渴望,源于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教师不仅是学生心中的标榜,同时寄托了家长的期许。角色意识是影响个体角色扮演的关键因素。[12]当个体在内心认同教师所饰演的角色时,教师的行为就会被标准化,随之提升教师素养与技能要求。武术教师应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且是一个正义凛然的角色。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武术教师传道授业的同时还应围绕其项目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层次进行教化。尚武精神与武德培养只有饰演武术教师这个角色并在对个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才能有效根植于其内心。
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教学目的与教材内容的特点,不同方式的教法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教育的每一种形式都应该向学生传授技术、科学、各种一般的知识概念和审美鉴赏力,学生所受到的任意一种锻炼,都必须与其他两方面的训练相得益彰。[13]通过合理的教法,可以高效掌握动作技术,并从双人的对抗性项目中体悟其身体在运动中的科学运动轨迹及打击力量和速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武术的基本招法,更能从运动中找到科学依据并自发的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多年习练武术者有时因是因为没有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去仔细的探讨自我练习的过程是否符合该项目的科学运动原理。武术运动是在关节排队顺序正确的前提下进行的,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其中得法就是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方法。
武术在我国长期的社会意形态下被披上了神秘的面纱,在不曾接触过武术的同学来看,其对于武术的认知大多来源于武侠小说及影视。从自身习武的角度来说,年幼时曾想为什么习练武术后不能飞檐走壁,亦或不曾有像武侠小说中那种特异神功。但当我逐渐加深对武术理解的时候,拨开面纱,它并不是那么神秘。功夫不外乎是训练方法得当为前提下继而加上时间的累积。一拳一脚虽是基础,但也是习练武术过程中否定之否定的提升。在其动作技术趋于自动化过程中必然会对同一动作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而双人对练的内容是武术教学中既可训练学生手、眼、身、法、步,协调的方式也是教学过程中避免过于枯燥的手段。双人的练习对于手法的运用会愈来愈妙。武术动作在未明其动作原理,不明三节四梢亦学练起来较为困难。运动学习中, 只有通过提高身体的本体感觉功能, 能促进动作技能的形成与建立巩固的动作动力定型。[14]而武术运动中对本体感觉的提升最为直接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简单的肢体对抗性运动。而对抗性的训练不仅能提升教学过程的兴趣,还能有效强化学生灵敏与力量素质。故即使教学对象存在局限性,教师也应在不失其本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不过是还其武术应有的本貌罢了。
3.1.1 示范讲解相辅助
武术运动大多是默会知识的传递,通过象化的形式来表现。既然是以肢体运动为载体的知识,那么示范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经之路。教师应着重理解每一招式的教学策略及示范面,示范面和示范位置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如招式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技术路线对于初学者是个较为困难的过程,这时教师应选取背面示范进行教学。一些老拳师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划下道儿。“道儿都没有,怎么走呢”。其实诠释出开始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动作路线及动作要领即可,更多的是自我的领会。
讲解法在武术课程中的应用不同于其他项目,因其富有独特的传奇色彩,然在讲解中会非常生动。但武术的讲解应注意专项术语的应用,并依其运动规律进行攻防含义的讲解。并且可结合武术中的技术动作,编成口诀亦或根据拳谚来阐述动作。如棍扫一大片。“扫”体现了棍法的技击特点。经过提炼学生会更易于牢记。又如:挨、帮、挤、靠、崩、撼、突、击体现了八极拳的技击特点。其特点又能在八招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中学武术教法应根据技术特点对示范法与讲解法进行相辅相成的照应,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3.1.2 完整分解练习相合理
分解是人为的, 是手段, 而整合才是目的;分解与整合并不互相排斥。[15]完整教学法在武术教学过程中的优势是可以保持动作结构的完整性,可以使其自身体悟整体运动概念及动作间的联系及衔接。任何事物都有其局限性,在整体的把握过程中对局部的动作就不会如此清晰,而武术中的每个招式究其动作路线都是清晰合理的。所以在不破坏动作结构的同时,应对其进行分解,但不能为了分解而分解,其目的是在分解动作中规整其运动轨迹,最终达到整合的方式。
3.1.3 分组教学助兴趣
武术动作和名称较为复杂,初学武术者不易记忆。教师如若对每个人进行指导,那么对课程的教学进度就会有所影响。武术运动的目的是通过武术课堂练习从而开发智慧。通往智慧的唯一途径是在知识面前享有绝对的自由。孩子的心智是不断发展的有机体,其目的应该是使训练成为自由选择的自发结果,自由因训练而得到丰富的机会。[16]教师应该分成小组,并找出几个基础相对较好的同学来担任组长,充分发挥组长的作用,构建出组内学习,组间交流的模式。赋予孩子自由,并在自由的环境中可以充分发挥其智力及形成默会知识的传递。武术中包含多种素质的练习,教师进行组间的竞赛,树立不同素质类型的标杆,优胜的小组进行分享学习。小组间的不断探究与彼此尊重正是当今武术教学过程中的应然之措,这不仅调动学生的兴趣,还能在教学中树立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众所周知中国武术“运动方式的最显著特色是武术的套路运动形式,套路的运动形式由多种文化形式汇集而成。[17]我国拳种丰富多样,各具特色。但其不同的特点与各地地域文化有着极大关系,地方拳种必然受其文化底蕴的影响,武术套路也是环境的产物。七年级武术教材的健身长拳其特点舒展,八年级武术教材健身南拳特点精悍,其中都承载着地域文化。武术套路的创编是在技击成熟的基础上把手法掩于套路中,通过套路来还其本貌,但武术手法多变,用法微妙,而许多教师并未领会其用法,然在教学中就会不能良好体现攻防含义。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通过安全的实践方式不断提升,以期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还原其内容技击本质。
教师角色意识作为教师对自己身体的感知,是空间性的。[18]意识才能对行为做出改变,才能更好地适应所处的角色,胜任这个角色下的任务。在良好组织教学前提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课堂有主导作用。武术课程要求武术教师本着终身探究的意识,不断探究学科本质。教师自身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能够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探索。[19]尚武精神与武德是武术课堂的精神内涵,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而培养出来的。武术教师应本着身正为范的初心,不断把这个意识在武术教师角色下通过教学过程展现出来。在教法上,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品格的引路者才是武术教师反思的应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