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亚行 耿海潮 张献科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2470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规定,到2030年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要降至6.0‰;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0岁;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为92.2%。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幼儿健康水平的提高。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所公布数据:公办学前教育学校数为26.6677万所,学前教育在校学生数为4656.4204万人,占2018年全国总人数(139538万人)的3.34%。而如何让这么多幼儿健康成长是幼儿教育中的重中之重,这不仅符合健康中国2030行动,而且也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应有之义。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丰富多样的运动方式,大力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而在多种运动形式中,武术就是幼儿、幼儿家长和园长较为喜欢的体育项目,因为它除了能够增强身体素质之外,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等心理行为方面也有着独特作用。然而,在现实幼儿园武术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各自为政、各自为战”的情况,诸如课程目标模糊,课程设计思路不清晰,教学思想内容不统一、课时安排不合理,教学内容枯燥流于形式,形式单一,课程评价较为随意等多方面问题,而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研究幼儿园武术课程的标准化就迫在眉睫。
幼儿园武术教育是基础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的奠基阶段,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应当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正常情况下,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小时。”在这1小时体育活动中,武术作为一项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活动,应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幼儿武术课程应当遵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即幼儿武术要具有启蒙性,在健康领域里,与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其它四个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同时能促进幼儿知识、情感、态度、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幼儿园武术课程的设计理念源于工作者对于课程的基本看法,经过权衡上升到理性高度,最终形成关于课程设计的基本思想。本文有五个方面的设计理念。
2.1.1 体系化需重构,启蒙性是必须
健康第一,武术是为幼儿的健康服务的。将武术整个体系纳入幼儿课程当中,一味地强调系统传授体系化的武术是不现实的。设计课程要考虑幼儿主体的身心承受能力,比如说歇步和虚步的教学,许多大班幼儿掌握起来都有些困难,更不用说小班学生了,要知道我们面对的是全体幼儿,而不是竞技武术的佼佼者。所以,在设计课程时,应通过启蒙式教学让幼儿接受武术,获得入门的武术技能,而不是武术体系化传授。
2.1.2 勿执于专业化,安全性属第一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健康领域规定到2030年,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要降至6.0‰;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0岁;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为92.2%。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作为覆盖全生命周期启蒙阶段的幼儿健康水平的提高。而影响幼儿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很多,如安全、卫生、饮食、形体、运动、生活习惯等等。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安全是其中一个重中之重的因素。因此,幼儿园武术课程的设计应该把安全放在首位,要细致考虑哪些动作会影响孩子的形体发育,哪些动作会造成可预见性的伤害等。
2.1.3 原始化需脱胎,趣味性最大化
武术技法除了继承,更重要的是创新。然而,在幼儿园武术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不敢越原始武技雷池一步的现象,缺乏创新性与趣味性,其带来的结果是教学内容单一,枯燥乏味。实际上,幼儿园武术课程设计应充分利用幼儿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等身心特点,在原传技术基础上创设课程环境使其游戏化、趣味化。例如,长时间扎马步动作练习可以变为马步跳游戏练习、骑马玩具跳游戏等;又如武术步型的练习,可以采用“剪子、石头、布”游戏练习,剪子是前后步,石头是并步,布是开步等等。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园武术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对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
2.1.4 勿单一健康化,交互性前途广
只追求“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认为儿童教育应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要注重这五个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所以,在武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经典的语言故事编成一些成语武术操,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也可以让幼儿模仿十二生肖进行武术操创作,培养幼儿观察自然进行动物分类的科学能力;还可以用音乐、舞蹈配上武术动作,用剪纸做一些武术动作造型等,对幼儿进行艺术熏陶;还可以做一些亲子武术游戏,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社会活动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在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熏陶中懂得遵守规则,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
2.1.5 科学性要坚持,标准化可实现
中国幼儿园体育课程还没有国家标准,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教育目标专门小组—目标3目标4专门计划小组”的十条评判标准,结合我国幼儿园武术教育现状,对课程进行以下十个方面标准化的考虑和设计:(1)在“世界级水平”方面,力争世界级;(2)在“重量级”方面,列出最能代表武术知识和技能的基本因素;(3)在“实用性”方面,要考虑幼儿走、跑、闪躲等动作发展的实际需要;(4)在“广泛代表性”方面,要充分吸收社会各界的共同要求;(5)在“平衡性”方面,要把握好幼儿武术各方面的平衡问题;(6)在“正确且准确”方面,要把幼儿武术中最好的成果列入其中,不能有错误或不准确的内容;(7)在“清楚可用”方面,便于各方了解;(8)在“易于理解执行”方面,必须便于社会各界参照执行;(9)在“适应性”方面,考虑不同幼儿个体差异和各地区武术差异性;(10)在“发展适宜性”方面,必须适宜幼儿身心发展。
幼儿园武术课程整体设计是教学思想启蒙化、教学目标能力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计划程序化、教学过程趣味化、运动项目游戏化、课程评价综合化。
幼儿园武术课程具体设计要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将幼儿园武术课程分为三个学段水平,即水平一:3~4岁学龄段(小班)、水平二:4~5岁学龄段(中班)、水平三:5~6岁学龄段(大班)。此外,为了进一步衔接《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于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认识,幼儿园武术课程应设定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安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六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安全防护)。以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武术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贯穿其中,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掌握基础的运动技能,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幼儿形成健康体态,消除不良情绪体验,培养勇敢自信心理品质,建立安全感和信赖感,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以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
依据《纲要(试行)》和《指南》,设立幼儿园武术课程总目标,三维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安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六个领域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安全防护。在运动参与学习目标方面达到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力量、耐力、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活;在运动技能学习目标方面要求掌握武术运动的基本方法;在身体健康学习目标方面要求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形成健康的体态;在心理健康学习目标方面要求心理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在社会适应学习目标方面要求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在安全防护学习目标方面要知道安全保健常识,保护自己。
依据《纲要(试行)》和《指南》,幼儿园武术课程分为三个学龄水平目标。水平一:3~4岁学龄段(小班)六大领域学习目标分别为较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掌握武术技能,使幼儿具备一定的力量、平衡、协调、柔韧能力;具有健康的体态;能在成人安抚下逐渐平静下来;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较快适应新环境和集体环境;结合武术教学进行安全教育。水平二:4~5岁学龄段(中班)六大领域学习目标分别为乐于参加体育活动;进一步掌握武术技能,使幼儿的力量、平衡、协调、柔韧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在提醒下能自然坐直、站直;能在成人提醒下逐渐化解消极情绪;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半小时左右,在新环境和新集体环境中无明显身体不适;结合武术教学进行安全教育。水平三:5~6岁学龄段(大班)六大领域学习目标分别为喜欢参加体育活动;通过武术的启蒙练习,使幼儿的力量、平衡、协调、柔韧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经常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姿势;表达情绪的方式比较适度,不乱发脾气;身体能抵抗较热、较冷和颠簸的能力,较快融入新环境;结合武术教学进行安全教育。
依据《纲要(试行)》和《指南》,幼儿园武术课程教学计划应包括各个水平段、学期、周期的教学计划,由于篇幅所限,仅就教学内容和学时做一分析。
通过文献法和调查法,幼儿园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大致有五个模块,即武德礼仪、基本动作、武术游戏、武术操、武术故事。武德礼仪主要是鞠躬礼和抱拳礼;基本动作包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武术游戏(步型步法游戏、手型手法、体适能游戏、亲子游戏、武松打虎、石头剪子布、八仙过海等)、武术操(成语操、十二生肖拳、中国功夫、小哪吒、武德拳、白龙马、弟子规等)、武术故事(拳拳和掌掌、功夫熊猫、功夫兔、闻鸡起舞、杨家将、戚继光抗倭、霍元甲、十三棍僧救唐王等)。这些内容比较多,还需要进一步甄别,将典型型和标志性的动作、游戏、拳操、故事等立为经典。
幼儿园武术课程的课时安排应结合《幼儿园工作规程》制定,另外,还要考虑体育与健康课程相关要求(武术项目可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个模块,一周一次课,按18周计算)总体课时安排如下,学时安排:水平一为15—20分/学时,水平二为20—25分/学时,水平三为25—30分/学时;教学时数安排:各个水平的教学时数为16学时/学期,32学时/学年,共计96学时,评价时数安排:2学时/学期,4学时/学年,共计12学时;总课时安排:36学时/学年,三学年合计108学时。
幼儿园武术课程的评价应是开放性、主观性的,应结合园长、老师、家长、同学们的意见,再根据平时学习表现和效果给予积极评价。因为幼儿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还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而且,不同的幼儿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也是不完全相同。因此,评价应该以肯定鼓励为主,教育为先,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具体的评定内容与方法如下,运动参与方面,分值:10分,评定内容:出勤率、态度评定,评分方法:出勤统计+主观评价;运动技能方面,分值:40分,评定内容:武术基本动作、身体素质,评分方法:技评考试+主观评价;身体健康方面,分值:20分,评定内容:生活、卫生习惯、体态、健康知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方法:主观评价;心理健康方面,分值:10分,评定内容:情绪安定、团结、互助,评分方法:主观评价;社会适应方面,分值:10分,评定内容:身体适应季节变化、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评分方法:主观评价;安全防护方面,分值:10分,评定内容:安全保健常识,评分方法:主观评价。
幼儿园武术课程的标准化不仅有着“灯塔效用”,能指引幼儿武术教育的前进方向,而且有着“手电筒效应”,可以照亮脚下的路。在我们国家还没有幼儿园武术课程标准的“无声之时”,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出谋划策,“有蒙共启”幼儿园武术的教育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