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慈祥
山西大同大学,山西 大同 037054
以健身气功在高校开展的现状为研究对象,以山西大同大学2020级公共体育健身气功选修课学生为调查对象。
1.2.1 文献资料法
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高校体育、健身气功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文件,收集健身气功及养生相关数据和信息。
1.2.2 专家访谈法
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采访山西大同大学的领导、健身气功教师,采用当面拜访、线上讨论等方式对本研究进行探讨,为今后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有力的依据。
1.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对山西大同大学学生设计了《山西大同大学健身气功发展现状调查》问卷。为确保本论文数据的真实性,抽取山西大同大学2020级公共体育健身气功课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1.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进行理论化总结与分析。
2.1.1 山西大同大学开展健身气功的教学形式分析
通过电话访谈及当面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健身气功是我校大一新生公共体育课的必修内容,大二的学生选择健身气功以选项课的形式进行。山西大同大学健身气功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与山西大同大学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标相一致,值得肯定。
2.1.2 山西大同大学开展健身气功的教学内容分析
山西大同大学健身气功的开设是根据师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性的开设1-2种功法。结果显示,八段锦占总数的48.1%;六字诀占总数的29.6%;易筋经和五禽戏都占总数的11.1%;这说明我校健身气功教学内容主要是老四套功法中的八段锦、六字诀,其他新功法还没正式开始在我校普及。
2.1.3 山西大同大学健身气功的教学方法分析
在一定意义上,教学方法决定了教学的成败。通过访谈得知,健身气功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直观法、完整法、自练式教学方法,并没有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学。
2.2.1 健身气功教师的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的分析
参与调查的健身气功教师的学历情况中本科占18.5%、硕士研究生占77.7%、博士研究生是3.8%,说明未来的体育教师既要重视高等教育,又要兼顾和教学经验。年龄结构反映了师资队伍的发展潜力,同时也体现了教师队伍的教学经验、科研能力、体力精力状况等。
2.2.2 健身气功教师运动实践能力基本情况的分析
作为一名合格健身气功教师,强健的身体、良好的技术以及高深的教学能力,才能适应高校学生的需求。本文主要调查的是教师在健身气功领域的运动实践能力,是指教师的健身气功技能水平、比赛经历、教学年限、裁判能力和比赛经历。有37%的教师参加过健身气功比赛;在已获得本专业相关证书方面,我校具有社会指导员证书的教师占66.6%,获得裁判员证书和教练员证书的人数占比分别29.6%和37%,这些指标反映了健身气功教师的专业能力。
2.2.3 健身气功教师参加培训情况的分析
通过访谈得知,健身气功教师每年参加1-2次培训占66.6%,3次以上培训的教师占33.4%。学生对传统健身热爱还不够,需要对其深刻理解。从调查中得出我校健身气功教师参与培训次数屈指可数,应重视教师培训,让更多的教师参加健身气功的培训。
2.3.1 学生学习健身气功途径的分析
通过对山西大同大学335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对健身气功的了解主要是学校宣传和教师讲授,为65.6%。健身气功课程的开设使学生能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在任何体育项目中都是无可比拟的。
2.3.2 学生学习感受以及学习后效果的分析
学生感到非常快乐的占8.9%,快乐的占53.7%,也就是说有大于60%的学生对健身气功有兴趣。学生感觉一般的占28%,没有出现学生对健身气功反感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58.2%的学生认为学习健身气功后心情舒畅,对健身气功技术和增强体质所占比例分别为52.7%和59.7%,只有38%的学生对传统文化提高了认识。
2.3.3 学生对健身气功课程开展的建议
经过调查分析,有11.3%的学生提出开设新的功法教学,增加对健身气功的认识与理解。有29.2%的同学建议健身气功的交流比赛机会应该增多,通过比赛,健身气功的健康和快乐可以被分享和交流。
山西大同大学健身气功教师教学的理念、目标定位符合实际情况。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直观法、完整法、和自练式教学法等。课程内容单一,缺乏具有创新性的教学形式.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健身气功教学发展离不开专业的高校教师团队的支持,山西大同大学在岗教师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基本合理,能够胜任教学任务,但教师参与的培训较少,专业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成为山西大同大学健身气功发展的主要障碍。学校应该培养专业人才,提升教学能力。山西大同大学学生对健身气功的认识主要还是依靠教师讲授,而没有通过学校宣传以及网络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从学生习练后的效果来看,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较差,对于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来说,课上的习练就是量小力微的,建议创新学习方式, 重视社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