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雨欣
(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0)
在中国古诗词中,夕阳意象经常被用来抒发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伤之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独身一人的孤寂之感。柳永写有:“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马致远写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崔颢写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辛弃疾写有:“衰草残阳三万顷。不算飘零,天外孤鸿影。”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夕阳能够勾起人们的悲凉情思是有原因的。首先,“夕阳”可以是白天和夜晚的“分界点”。太阳西落,象征着白天即将结束,黑夜即将到来,当人们经过了一天的忙碌和奔波,看着夕阳一点点消失在地平线时,便会意识到这一天很快就要过去了。夕阳意味着昼夜更替,而昼夜更替代表着时间流逝,由于古时候的医疗卫生条件不如现代,所以古人们的寿命普遍不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一天对他们来说都弥足珍贵,所以夕阳西下时,人们心中便会升起无数有关时间流逝、生命流逝的感慨。
其次,“夕阳”可以理解为灿烂与孤独的结合体。夕阳的颜色是属于暖色调的橙红色,当人们看到一片温暖壮阔的夕阳光景时,会首先感受到愉悦和温暖,而愉悦和温暖的感触会让人们联想到令自己感到幸福的人或场景。对于很多远离家乡的羁旅游子来说,亲人和故乡最能让他们感到幸福,可每每想到此处,游子便会从想象回到现实,原来,最熟悉的土地并不在脚下,最想见的人也都不在身边,如此温暖美丽的夕阳明明就在眼前,可自己周围竟没有可以一同分享幸福和喜悦的人,这是何等地惋惜与落寞。而此时,再次抬眼看夕阳,原本那温暖壮阔的美景似乎也平添了几分孤独与凄凉,毕竟在这无边无际的天空里,只有夕阳在散发着灿烂的光芒,而等到它缓缓落下时,再没有任何物体能够像它一样将整个天空照得如此明亮,一天中的白昼只会随着夕阳的下落而彻底宣告终结。
夕阳是矛盾的,它既象征着黑暗来临前最后一轮耀眼的光明,却又以自己的落幕宣告着时间正在分秒不停地流失;在展现美丽、给人以温暖的同时又能轻易勾起人的思绪,使人更深地感受到自身处境的孤独。它的种种特质总能和人们感叹时光匆匆、深觉思乡怀人的心情相符合,其自身的矛盾性也同人们“欲归而不得”的矛盾心理相呼应,从而让人愿意将自身情感寄托于它,使之成为具有丰富内涵的意象。
月亮作为中国古诗词中的常用意象,与夕阳有相似之处。首先,它们都是各自所处的时间段中最耀眼的存在;其次,它们都具有“圆”的形态。西方美学家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2]如果夕阳因为尚有些许刺眼而使人无法长久直视,那么圆月则以其清冷柔和的光辉使得人们能够用更多的时间来仔细欣赏它的形态。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圆月与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圆满、团圆之意相符合,且往往散发出一种清亮莹润的色泽,每当人们抬头看天时,视觉中心总会先放在圆月上,正如人处在迷途和绝望中会有意识地寻找光明和希望作为自己的慰藉和动力一样,圆月的光辉与其柔和的弧度在漆黑一片的夜空中也同样具有指引方向和安抚人心的作用,所以当人们于茫茫黑夜中看到一轮圆月时会感到平和、宁静,甚至觉得安全。
如果说夕阳是以温暖绚烂引起人对美好人事的联想,那么圆月则以其清莹的光泽、圆满的形态以及与黑夜的强烈对比,让人在一种被指引和被安抚的状态下联想到对自己具有相似的指引和安抚作用的人与场景,而最能牵动人的心弦,最能带给人安全感的,往往是故乡和家人,因此,举头望圆月之时,思乡怀人之情便油然而生。
除了用月表达思念,古人还经常用月抒发对世事无常的感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月的形态不会始终如一,而是时圆时缺,正如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事业上都总会有起伏跌宕,“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月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人人都希望留住美好的时刻,可美好的时刻总是转瞬即逝,环境在改变,人在改变,就连高悬于夜空俯视大地的月亮也会改变,世事怎会有常?
漫漫长夜唯有明月高悬,在虚空中它是孤寂的,每一个夜晚或圆或缺都由它独自承受。人也一样,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而在这种未知的阴影下无论发生什么,到头来都得自己面对。
明月如人,人如明月,都是一样的孤独、忧愁,面对无常的世事时,也都是同样的无奈、被动。
中国古代文人将自身真情实感注入了与情感具有相似特征的自然物象“夕阳”和“月亮”中,使这两种自然物象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形成了极具内涵和表现力的意象。“夕阳”和“月亮”由此具有了多重意蕴,不仅是千百年来迁客骚人复杂情绪的见证者,还是古往今来人们的情感寄托和精神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