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芸 经 丽 李翼飞 郭振华
1.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2.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广东 深圳 518116
道州龙船赛起源于宋代,流传于明清,鼎盛于当代,是一项集民俗、健身、娱乐和竞技于一体的群众体育活动。虽然历经沧桑,但是传承的火种却一直未必被熄灭,并早已融入了道州人的血脉之中。在道州出土的楚汉时期的铜鼓上就雕刻有龙舟的图案,由此可见证道州赛龙舟历史的久远。道州古属楚地,最初的道州龙舟也是为了祭祀神灵,后来演变为祭祀屈原,再到后来是为了纪念宋理学的周敦颐。《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宋太祖时期曾经三次下达旨意不允许湖南、四川一带的人赛龙舟。再后来由于皇权的限制,禁止“龙”在民间使用,禁止道州人用龙头。但这些都未能挡住道州人民对龙舟的喜爱。到了清朝时期,道州龙舟已经蔚然大观。有俗语道“五月五,龙舟下水打烂鼓”,说明比赛有多激烈和热闹。从《道州志》记载中也可管窥清朝时期划龙船习俗的兴盛。在封建时代龙舟的“龙”是“天子”的象征,于是道州人便把龙舟头改成了“凤头、虎头”等船头以避天子的讳忌。传承至今,道州端午节赛龙舟已经成为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自2006年以来,道州的赛龙舟规模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
近些年来,湖南省对非遗的传承和抢救做了大量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制法规,如2005年和2009年分别制定了《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为积极推进民间文化生态区、保护机构和实施普查工作等建立了有效机制。道州县政府也在省级法规建设基础上进行完善适合本市的法规,设置保障机构,增大财政补助,实施普查工作,使道州龙船赛能够在大好的政策下顺利开展和传承:
(1)从民间自发组织到政府牵头承办:地方政府经常组织举办道州龙船赛舟活动,以此来号召群众加入到道州龙船赛的传承活动中,道州龙船赛的积极举办推动了龙舟队伍规模。就这样道州龙舟一步步从民间组织转化成了政府组织的节庆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此同时,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及市场营销,大力的对外宣传拓建,利用各种渠道将道州龙船赛当作旅游精品项目进行推广,得到了省市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赞许。(2)推进道州龙舟文化园建设:道州龙舟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下来的民间文化,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道州龙舟文化园就是道州龙舟文化的生态空间保护基地,其对道州龙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抢救具有重要意义。最近几年,道州县还通过文化馆、博物馆、网络等平台对道州龙舟的传承保护发展成果进行展示和宣传,让更多的民众了解并参与到道州龙舟赛活动中。
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地传承保护,2009年,湖南省文化厅印发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的通知,制定了政策,如“传承人管理与认定”“文化遗产日”“保护与标识管理”等法律法规。道州文体新局也积极对“非遗”道州龙舟赛做了相关收录,整理各地区有关道州龙舟的文化典籍名录;道州龙船文化的活态传承得到了更好的法律保障与政策保障。在政府法制法规保护的基础上,道州龙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得到了不断发展,传承工作得以日益完善。
2.3.1 自然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文化风格独特
在道州,赛龙舟又被称为“扒龙舟”,这主要与道州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道州属湘江水系,境内淹水、泡水、冷水、潇水、漱水、镰溪河等六条河流均匀分布,其中潇水将道州南北横贯,这使得道州被大致均匀的分为两部分。正是道州得天独厚的发达水系造成就了道州的赛龙舟文化并能够历经千年传承而未消失。其次,道州龙船文化独特,其头分麒麟、龙、凤、虎四大类,按油漆色彩分类,又分为十三种,即龙头型分为麒麟型一种,金凤型一种,以及青龙、红龙、金龙、黄龙、白龙、乌龙六种;虎头型分为黑虎、白虎、红虎、黄虎、金虎五种。工艺造型上,根据各村族姓祭祀庙宇供奉的神龙(神灵),演变成各类龙、虎、凤、麒麟等造型,代代传袭。由于龙头的造型及颜色都与当地的祠堂、庙宇以及门楼有着紧密或相关的联系,因此,每一种龙头,都是一个族群或者村落的文化标识。此外,传承龙舟活动可以增强人民体质,激发当地民众勇敢顽强的精神品质,道州龙船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成为人们进行娱乐的主要方式,这种品质形成了道州龙船赛特有的文化风格。要使道州龙船赛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够很好地传承下去,就需要把握好龙舟所处生态的关系,从而促进道州龙船赛的可持续发展。
2.3.2 精神文化与审美观念发生改变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作为以民俗活动为载体的道州龙船赛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另外,随着科技、媒体的创新发展,人们在精神文化审美观念产生了巨大变化,道州民众对传统龙舟的兴趣渐渐被精彩刺激的现代竞技艺术所代替。
2.4.1 代表性传承人传承积极性高
道州龙船赛文化的传承人是道州龙船赛项目活的灵魂与其文化的载体。在道县,一家两代父子划一条船的很普遍,三代同划一条船的很多,四代传承下来划船的也有,如阳乐田村TJX,划龙船30余年,其父亲TXK划龙船40余年,祖父TFX划龙船30余年。现在TJX的三个儿子都是村里划龙船的好手,孙子TYD参加了两年的龙船赛。阳乐村单田姓就有龙船八条,还有一个龙船传习示范场,供本村青少年练习和游客娱乐。道州龙船具有代表性传承人ZXF表示在新时代弘扬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他们乐意为道县龙舟赛的传承与延续付出最大的努力。
2.4.2 道州龙船赛传习人学习积极性高
传习人是指跟随传承人方式传承和传授结合在一起的,众多成员在集体中共同参与道州龙船赛的活态传承。道州龙船赛传习人数量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传承的情况。近年来,道州龙船处在一个“文化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新阶段,它由过去的几条龙船,发展到如今的一百八十余条龙船。它涉及参与活动的范围,也由过去只有“一镇五乡”参与,发展到现在的三个办事处5镇4乡全县半数乡镇的规模。每年政府和民间投入的活动经费达120余万元,每年观光量达20万人次,参与比赛的运动员人数多达5900余人次。上述情况特别利于道州龙舟竞渡的传承和发展。
2.5.1 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
道州龙船赛时每条龙舟一般乘座踩头、掌舵、锣鼓手、划手等24人左右。掌舵人站立舟尾控制舵把掌握前行的方向,划手在“踩头”的手势指挥下控制发力与节奏。转弯靠岸时,龙舟要在技术娴熟的掌舵人的指挥下才能完成,否则会造成翻船。从实地考察和访谈中得知,传习人习得道州龙船赛技艺主要来自于传承人,这也符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口传身教的要求相吻合。目前,家族传承的方式和功能在削减,师徒传承在道州龙船的延续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5.2 教育传承为主要保护手段之一
利用学校教育等手段进行传承,是道州龙船赛传承中主要的保护手段之一。目前,道州龙船赛主要有两种教育传承方式:一种是政府部门组织的集体培训,另一种是在政府干预下聘请传承人在学校教习传习人进行龙舟训练。
2.5.3 在活态传承和发展中也有着技术的创新
创新是民俗文化发展动力和灵魂,同样,道州龙船赛在活态传承和发展中也有着技术的创新。如过去的道州龙舟龙头只有凤、龙、虎,现在的龙头有凤、猫、龙、虎、鹰等各种不同造型都成了道州龙舟文化的社会元素。道州龙船赛竞渡在形式上保留了地方文化的精髓,又在形式上增加了惊、新、奇等特色。
3.1.1 传承环境优越
道州人民受楚文化影响,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道州龙船赛习俗活动,带动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丰富的水域资源为道州龙船赛创造了有利条件,并推动了道州龙船赛的发展和创新。
3.1.2 道州龙船赛群众基础很好、政府重视
自 1979 年以来,道州龙船赛活动开展越发频繁,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在道州龙船竞渡开展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人力并对传承艺人进行了保护,为道州龙船赛的传承给予了很大的肯定和支持。
3.2.1 道州龙船赛传承人、传习人年龄分布不均衡
调查显示,参与道州龙船赛的青少年比例很小。培养年轻而专业的传承人是目前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3.2.2 道州龙船赛传习人传承意识缺乏
经过实地调查了解掌握到,道州龙舟文化的传习人对于道州龙船赛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度不够,且缺少非遗文化保护意识。
3.2.3 道州龙舟赛传承方式单一
新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教学技术也呈现出多元化。调查显示,目前,道州龙船赛传承方式主要还是以师徒传承以及政府干预下的教育传承比较多见。
3.2.4 道州龙舟赛技术传承还需创新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必要因素。通过调查得知,道州龙船还保留着地方龙舟的木质结构。而广东、福建等地龙船基本上已经采用轻便快捷的玻璃钢结构。因此,道州龙船赛还需要一定的技术创新。
如今道州龙船赛传承人和传习人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青中老年,少年儿童参与度不高。因此,应加强对少年传承人的培养,让更多的少年儿童参与进来,使传承人的文化素质和传承意识从整体上得到提高,从而促进龙舟竞渡的活态传承。
从传承方式、传承内容、传承形式等方面进行转换,让有意愿学习道州龙舟赛的人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参与进来;借助网络、媒体等形式唤醒全民参与的保护意识和责任,使道州龙船赛传承得以持续发展。
道州龙船赛可以保留了地方文化的精髓,在形式上进行创新,采用木质和玻璃钢结构相结合的方法,加快道州龙舟竞渡的技术革新;同时,道州龙船赛借助现代科技进行广泛传播,为道州龙船的活态传承提供新的思路。
政府通过建立认定制度和津贴补助制度等来健全道州龙舟赛传承人制度,通过不同渠道筹集道州龙船赛保护资金;根据道州龙舟赛传承人的等级、人数多少等进行不同级别的资金补助,使龙船赛传承人在生活上能有所依靠。
道州龙船经过不断的传承和发展,已经具有它独特的魅力。目前,道州龙船赛项目虽然已被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名录加以保护,但对道州龙船赛这一“非遗”瑰宝,如何让它更加光彩夺目,继续传承下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而提倡活态传承保护方法,让龙船活动有一个宽松的活态传统环境是新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