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成发 欧阳宋佳
1.上海体育学院武术部,上海 200438;
2.上海民办新竹园中学体育部,上海 200122
“中华武术展现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是经相关部门批准,由人民体育音像出版社和广州“俏佳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为弘扬传统武术,挖掘和整合目前存留的优秀传统拳械,联手打造的武术教学音像系列片,其中包括一些即将面临失传的拳械和独特的功法技艺,将其拍摄记录成影像视频,并制作成VCD、DVD光盘。该“工程”规模宏伟壮阔,称得上史无前例。于1995年9月开始,至2006年结束,历时十年,挖掘出了长达3000多小时的影像制品,期间遍访各派功夫名家,至今推出了涵盖多种传统拳种的700余集各门派音像制品,[4]是继1986年的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之后,又一次规模浩荡的武术文化展现,堪称当今活态武林秘籍。
1.2.1 内容多样性——提供兴趣选择,服务终身教育
“工程”较为全面、系统的记录了民间各派武术,包含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八极拳、三皇炮捶等诸多种常见的拳种以及一些稀世罕见的拳法,同时还包括风魔棍、如意拐、少林梅花刀、火龙枪等多种器械,其内容丰富,品种多样。但当前普通高等学校的武术课程教学内容, 全国大部分高校所开设的武术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初级长拳三路、初级剑术和24式简化太极拳、32式太极剑。[5]单一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太过枯燥,缺乏兴趣。而“工程”当中有700多种拳械可作为教材,提供学生更多的选择,习练当中某一种适合自身并且感心趣的拳械,对今后恒久练习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当世仅存的传统武术的传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1.2.2 教学权威性——消解师资困境,正确认识技法
当前市面上流传的武术教学视频种类繁多,层次不齐,对于习练者来说没有一定的保障,错误的动作认知会导致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南辕北辙,甚至误入歧途。所谓“名师出高徒”,但当前高校武术教师习练传统武术相对较少。“武术师资的主体来源是各高等院校武术专业毕业生,由于受报考条件限制,使该专业学生在技术能力上因循了竞技体育的“项目化”特点,导致普通学生武术学习的需求与武术师资的技能存在差异”。[6]而“工程”最大的特点为教学者和演示者均是各门各派的现任和嫡系传人。[7]例如,中华武术展现工程之蔡李佛拳功夫系列的教学者为梁乃钊(广州市蔡李佛拳会主席);八极拳教学系列的主讲人为吴连枝(八极拳七世嫡传)。当世拳法技理在传承过程中可能会有流失,但也在一定限度上保证了教学的权威。
1.2.3 强调攻防性——注重攻防教授,体会文化奥秘
“工程”里各派传人在录制教学视频时,注重对本门派动作技法的讲解,强调实战的应用,例如“工程”永春白鹤拳教学系列当中苏瀛汉(永春白鹤拳代表人物)将教学分为基本功、七步三战、十三步摇等部分,其中七步三战套路是永春白鹤拳各套路的拳母,苏先生对七步三战套路里的每个动作的攻防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同时也教授了基本功各基本手型、手法两两对练的练习方法,体会手部在对敌时的触感,加强手部的“听劲”。正如李仲轩所说“体操可以从小练,练拳必须等待15岁时骨骼基本长成后才可以练,当然把武术当体操练的除外,那是没得真正传授,光比划胳膊腿”。[8]没有攻防、技法的空洞动作,光比划两下显然不是武术,勉强只能说是武术操。为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注重攻防练习,同时要调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否则光比划着练,练完就休息或者下课,学生不知为何而练,“课堂气氛安静而沉闷,缺少人与人之间配合练习的形式,缺少竞争因子,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被动学练的状态,课堂参与度低,缺少师生、生生互动所形成的探究式教学”。[9]这种毫无默契的课堂显然是不合理的,应当在教学中有教师与学生的“拆招”与“喂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试招”环节,学生在两两练习时通过对动作含义的理解加深,逐渐的体会到先人在创拳、练拳时的奥妙思维,从而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背景产生好奇,进而自发的去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Calyxt公司提供的“更加健康”的大豆油是业界第一款真正的基因编辑食品,这款产品最快在2018年年底上市。一旦上市将应用在薯条、沙拉酱和烘焙食品中。
1.2.4 讲解细致性——便于学生学习,加深动作理解
笔者对“工程”各系列拳械进行深入观看后发现,教学者在教学时其教学步骤大致分为简易地讲述本门派拳械的传承人、历史背景和技法特点,接着进行套路的全套完整演示、段落教学、每个段落拆分单个动作进行分解教学(正面示范、背面示范)、段落演示、全套演示、实战应用,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宏观(整套演示)-微观(单个动作教学)-宏观(段落教学)-微观(每个动作的实战应用)-宏观(套路的对练)反复的教学路线,但每一次的反复都会使学生更大程度地加深对动作的理解,且通过在线学习可以进行慢放、甚至重复观看,从这一方面来说,线上的教学相对线下教学表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
如今,“工程”的教学音像制品不仅仅限于传统的传媒设备(VCD、DVD),当前可通过互联网在浏览器上进行网页搜索,以及在各大知名视频平台搜索“中华武术展现工程”,以此为媒介进行线上学习,将“工程”作为学习的教材,学生可根据感兴趣的拳械进行选择习练。
首先从传播学角度来说,高校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输送武术人才进入高校、中小学、社区、俱乐部等,在当前武术教育者普遍缺失“技法”的情况下,应从教育者本身出发。高校武术专项班的学生作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接班人,即将成为社会所需的武术教育者,应当成为教学对象的重点和焦点。另一方面,线上教学毕竟是跟着视频进行学习,没有老师的“手把手”教学,对于没有接触武术或接触武术时间不长的学习者来说可能稍有困难,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动作理解和模仿能力,能读懂或感知到老师所说的“劲儿”。综合各方面考虑,选择武术专项班的学生作为教学对象最为合适。
当前高校武术教学仍然是以教套路为主,本着“把套路学会了就好”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机械式地将一招一式从头模仿到尾。传统的“技能掌握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纯粹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的过程,从而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10]我们不能一味为了教套路而去严苛、死板的全盘教授套路,我们应该始终围绕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抱着兴趣、好奇与渴望的心,去探索中华武术的奥秘。为此提出“双轨制”教学模式:采用课下线上学习、线下练习和课上学生主导性分享、教师辅助教学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体会学、练、教三种不同的带入角色,了解与学习中华传统武术,去锻炼与钻研中华传统武术,去继承与发扬传统武术,全方位激发学生主导性地位。
2.3.1 课下采用线上学习,线下练习的混合学习模式
“工程”作为互联网武术教学视频,虽然没有网络课程该有的“在线交流”“师生互动”“布置作业”,但胜在它丰富且相对完整,教学严谨且详细,在当前武术教学内容套路化的情况下,不妨大胆尝试,开拓创新,以“工程”里的各位武术前辈为老师,学习各门各派的武术精华,发展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下自发地去探索、学习与操练传统武术。
2.3.2 课上采用学生主体性分享,教师辅助的教学模式
学生主体性分享,即课堂上让学生来主导,通过课下对传统武术的学练,在课堂上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分享给大家,这里要强调的是所分享的内容不仅仅是以往单调的武术套路,而是注重各拳种“基本功法的身体练习”或通过套路讲解“拆招”,在 “拆招”讲解完后进行两两“喂招”的练习模式。在初次接触某拳种时先对该拳种的历史背景、人物关系和拳种特点进行简单的介绍,下一步进行基本手型和步型的讲解,再教授基本手法和步法的“基本功法对练”,例如“工程”永春白鹤拳系列里苏瀛汉先生对基本手型和步型做了介绍、讲解和演示,包括拳(平拳、点金拳等)、掌(鹤翅掌等)等手型,以及基本步型(平马、四平马等),在上述手型和步型的基础上,还有配套练习手法和步法的“基本功法对练”(进退步练习、盘八法练习等)。若学生掌握的很快,那么可深入进行套路里单个动作的“拆招”教学。还是以永春白鹤拳为例,先练习七步三战套路里单个动作,同时对动作进行细致的讲解,如一枝梅花、孩儿抱斗、青龙出水等单个招式的“拆招”教学,接着可进行两两“喂招”,可先慢的进行模仿,接着逐渐的加快速度,达到或趋近于实战速度,从身体对抗,练习攻防逐步了解手型和步型、手法和步法的灵活运用,以及锻炼身体对外界刺激的神经反应,从而体悟到 “攻防”里所蕴含的中华智慧。
学生每人都在课上分享所学所得,同时教师从旁负责班级秩序,在学生分享完后,可进行点评和总结,同时还可额外教授一些擒拿、摔法或防身自卫的技术,满足学生对“技击”的兴趣,真正的做到“打练结合”。作为武术人,不能处于闻“打”胆寒,观“打”陌生、要“打”不会的尴尬境地。
2.4.1 提高学习兴趣,提升武术认知,通过“攻防”体悟先人智慧的结晶
“学生认为武术最能吸引自己的价值是攻防作用”。[11]而最鲜明的冲突是大多数学生所学的是竞技场上没有“灵魂”的武术,武术各拳械“攻防”流失的越发严重,到如今只剩下世人对武术的唾弃与谩骂:“花拳绣腿”“哗众取宠”“花里胡哨”。这些词语犹如“天雷”一道道落在“亡魂的武术”身上,武术需要“攻防”,需要“灵魂”。正如戴国斌学者所说:“武术‘文本’(拳种、套路、动作等)是武术先哲 (武术‘文本’的‘作者’)主观心灵的客观形式,是他们观察自然、体悟武术的结晶”。[12]拳种、套路、动作等只是武术文化内涵的载体,而“攻防”是打开武术文化大门、体验武术先辈智慧的密码。在我们学习了含有“技法”的套路之后,我们才能通过“攻防”的动作去体悟到武术先辈们在造拳、练拳和打拳时的思想活动和思维方式,去逐步的回答我们自己“这个动作为什么这样做”“下一个动作为什么这样做”的疑惑,从而感悟到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以此来提高我们对武术的认知,正真地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否则,在“不知为何而练”的空洞的武术体操动作下,费尽心思也体悟不到其真正的内涵,反而会对其丧失兴趣,甚至感到失望,以至于诟病。
2.4.2 激发民族使命,担当传承大任,增强文化自信
拳种是武术先人的思想表达和感情寄托,更是中华传统文化氤氲的“有机肥料”。“据上世纪80年代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显示,符合‘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特征的拳种就有129个”,[13]而今真正走进大众视野的拳种寥寥无几,而高校更是如此,习练拳械种类单一,传统武术的身影鲜为人见。传统武术的师徒传承制度、传承人的生活境遇、传承人对武术传播的积极心态等都会影响传统武术的传播,导致传统武术在高校乃至民间的传播极度乏力。为此,“工程”的问世无疑于化解了传统武术依赖该门派传承人进行私下传播的弊端,在传统武术传播困境时代下,将之引入高校课堂,作为学习传统武术的经典教材,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该拳种、该门派为数不多的武术传承人,激发学生的民族使命,将传统武术完整的保留和延续下去,保护好传统武术的多样性。
2.4.3 培育更多“懂武术”的武术教育者
当前学校普遍存在武术套路教育者“技击弱化”的现象,大多数竞技武术出身的武术教育者对各拳种流派的“攻防”也是一知半解,甚至不知不解,“教师愿意教(传统武术),但无人真正可以教”,[14]必须要请民间的武术大师进入校园才能教授“攻防”技法,表现出校园对传统武术“技击”的渴求程度越来高,对民间武术大师的依赖程度也愈发严重,传统武术的师资建设问题急需解决,以“工程”搭桥,从高校中培养德才兼备“懂武术”的武术教育者,解决传统武术师资的困境。
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开展进行的价值评判。由于该课程的教师比较特殊,再此不做过多阐述,主要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加以细致的讲解。当前高校已由“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方向转变,但仍然有较多学校仍在延用“套路展示”这种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或与“课堂表现”“考勤”等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为向评价“多维化”转变,可加入以课堂授艺和技法测试两种评价方法为主,套路展示、理论知识等为辅的多元评价方法。
2.5.1 课堂授艺
课堂授艺评价,包括学生动作的示范、讲解和展示,以及被教学的学生练习的积极程度和接受情况等,即学生在课堂上教授(分享)的情况进行评价。
2.5.2 技法测试
“技法”的锻炼,无论是“拆招”还是“喂招”,最后都应用于“实战”。出于对学生和教师安全问题的考虑,教师应提前跟学生讲好测试内容与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技法测试具体方法如下:测试者(学生或老师)和被测试者应穿戴跆拳道或散打护具(拳套可不带,影响手法的施展),测试者对着被测试的学生随机慢动作进攻十个动作,被测试的学生要根据所学拳种的“技法”加以化解或反击,按照在十次进攻动作中化解和反击成功次数加以评判所学技能是否熟练。注意事项:测试者的慢动作的慢,应让学生感受到清晰的动作轨迹,且十个动作的连接不可太慢,亦不可太快。太慢学生早有防备,测试不到学生对“技法”动作的掌握是否达到神经反射的地步;动作连接太快,学生可能未接受过相应训练,存在安全隐患;测试者和被测试者只需表明动作的运动轨迹,在计算得分时,看动作是否具有进攻含义,不可实际击打,点到为止;对于一些特殊技法,如八极拳的“靠”,以及一些擒拿、摔法也可算防守和进攻成功,强调表现出“技法”的特点,“靠”需撞开对方,摔法需将人摔倒,但动作不可猛烈,表明动作含义即可,在撞开或倒地情况下,双方起立准备好后,再开始计算进攻次数。
当前高校武术套路专项班以教授“竞技武术”为主,为此可以用一个学期专门作为教授传统武术的时间,将“工程”引入课堂,所选学期应尽量靠前,若是大学四年级再学习传统武术,学生即将毕业步入社会,练习传统武术的时间必然不够。在学生处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应告知该课程具体情况,下达教学任务,授课时间可定在学生大学二年级期间,这样学生可以有一年的时间在线上学习传统武术,在线下练习传统武术,经过一年的自主学习,到大学二年级课程开始即可课堂授艺,互相“切磋”,互相分享。
武术套路教学者“技击弱化”的现状下,传统武术的复兴之旅应率先着手于师资问题,将“工程”引入高校,作为教材,充当教师角色,培育更多优秀的“懂武术”的教育者。在缺失“攻防”的武术教学环境中,追寻“失落的传统武术”,通过“技法”探索中华文化,提高学生对武术的热爱和对武术终身的学习,进而发展和传播传统武术,保护传统武术多样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