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叶郁
体育文学以体育人物、大事件为创作背景,以文字为媒介,运用文学化的表达方式和细节刻画等文学手段,赋予体育更加灵动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表达对体育的情感,形象生动地传播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塑造体育价值观,以促进人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文化形式。体育文学以“文学生活化”带动“体育生活化”,将体育瞬间的精彩记录为永恒,是动与静的结合,力与美的凝结,身体与精神的联姻,也是讲好体育故事,促进体育国际化传播的载体。作为特殊的类型文学,体育文学的发展既受到体育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受到“传播媒介”的制约,体育发展战略影响体育文学的发展方向,传播媒介影响体育文学的传播效果和人们的体育观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文学走过一段辉煌与曲折交织的征程,回溯其发展不仅可以了解人们体育价值观念的演变,更有利于从一个侧面了解国家体育发展战略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事业百废待兴,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中、苏国家意识形态的相似性,促使两国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关系日益紧密,我国制定了“一边倒”的学习苏联政策,中国体育也开启全面学习苏联体育发展战略阶段。正如普列汉诺夫认为“一个国家的文学对于另一个国家文学的影响,是和这两个国家社会关系的类似程度成正比例的[1]。”但到1958 年,由于两国社会主义发展观念不一致和受国际事件的影响,中苏关系破裂。中苏两国从“热烈”走向“冰点”,苏联撤走所有援华专家,中国体育文学发展开始“向内转”,从全面学习转向自我成长阶段。
为实现体育运动普及和经常化,国家十分重视体育宣传,常见的宣传方式有体育报纸、壁报、体育晚会,观看苏联体育影片,译介苏联体育小说等,当时我国体育专刊、专栏等宣传模式的终极目的是让人们接受一种思想或观念[2],“媒介对体育的再现不仅具有经济上的意义,还具有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重要意义”[3]。《新体育》作为中国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体育期刊,宗旨为“宣传党的体育工作方针政策,宣传体育运动对生产、国防和增进人民健康的意义”[4],从创刊伊始便作为体育文学的生产基地,国家体育宣传事业的“重镇”。国家体委定期邀请苏联运动员、教练、作家撰写体育文学作品并翻译后在中国传播,刊登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到苏联考察学习后撰写的感受。“《新体育》刊登的第一篇体育诗歌是古冰夫译介的苏联马雅可夫斯基的作品,第一篇体育小说是高长荣翻译的苏联拉林的《人民的女儿》,第一篇体育杂谈是翻译斯大林的体育思想。”[5]这对中国早期体育文学发展起到引导作用,指引中国体育文学创作的方向。
1950 年,《新体育》创设“新年笔谈”和“体育征文”栏目,体育散文(随笔)大量涌现,如吴蕴瑞《我所见到的一年来人民体育的几件大事》。1952 年,《新体育》创设“忆(译)苏联”栏目,大量翻译苏联作品,如体育小说《落水的人》(苏联尤利·巴丘什洛夫),体育诗歌《为了军事的需要锻炼你的身体》(苏联马雅可夫斯基著,张铁弦译),纪实文学《亚赫罗姆工厂的运动员》(苏联伏·巴新宁著,李海萍译)等。1955 年《黑板报、广播词、大字报、快板体育专辑》出版,大量体育诗歌、快板涌现。1957 年《新体育》以“体育大跃进中的一件事”为主题刊载系列征文。1950—1957 年,《体育文丛》(1953 年更名为《体育译丛》)创刊,1958 年,第一张全国性体育专业报纸《中国体育报》发行,都为体育文学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生存空间。1958 年,人民体育出版社《体育运动宣传材料(一)》集结出版体育诗歌;《新体育》更改为半月刊,版面的增加让体育寓言故事、数来宝等文体涌现。
第一,体育文学作品文体类型丰富,体育诗歌、小说、散文等各类体裁均有涉及,作品数量相对有限,但并未涌现出经典作品;第二,体育文学发展以国家为主导,国家体委定期、有针对性的组织译介苏联体育文学作品,借鉴和学习苏联体育文学的创作模式,如勃·拉耶夫斯基,尤根·巴尔普,奥古斯丁·库塞尼等的体育文学作品在国内被翻译传播;第三,体育文学的政治宣传功能突出,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色彩浓厚,作品多为歌颂新中国体育工作取得的成绩;第四,创作群体相对固定,主要是体育相关从业者,如体育教师、体育代表团团长、运动员、教练员、管理人员等;第五,在国家大力倡导体育发展的热情下,我国大量知名作家集中表达对体育的深厚情感,如艾青的体育小说《高山上的篮球》《一个车间团的体育工作》《山那边的小路》,体育诗歌《欢送》,老舍的《新什刹海》,郭沫若的体育诗歌《送选手到墨尔本出席奥林匹克运动会》,郭小川的《在塔什干我看见了中国的运动员》等,其中不乏国家领导人如毛泽东创作的《水调歌头·游泳》,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鼓励大量译介苏联体育文学作品。体育文学作为国家宣传方式之一,见证了中国体育的腾飞发展。
1959 年,“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体育工作方针正式出台,我国体育工作重点从群众体育转移到运动训练。20 世纪60 年代,我国体育发展内忧外患,尤其是美国通过操纵联合国会议阻止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国际奥委会和部分国际单项协会用体育搞“两个中国”分裂活动。为捍卫国家利益,我国中断了与国际奥委会和大部分国际单项协会的联系,走“国内练兵,一致对外”路线,力图提升国内竞技实力以打破国际封锁。我国大力发展乒乓球和登山项目,中国登山队创造人类历史的奇迹,国际社会称“中国乒乓球长城难以攻破”[6],为我国体育走向世界奏起凯歌。1965 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提出“遵循党的对外政策的总路线,加强反帝统一战线工作[7]”“国际体育活动必须密切配合我国外交斗争[7]”,我国体育工作重点转移到外交工作上。
1959 年,在新中国成立10 周年之际我国举办第一次全国运动会,《新体育》迅速反应开设“欢呼全运会”栏目,大量体育诗歌涌现;《中国体育报》头版刊载郭沫若的《体育战线插红旗》《歌颂运动会》,萧向荣的《体育赞》;国家体委邀请一批作家集体创作,歌颂我国乒乓球运动取得的成绩,《新华文摘》发表《世界冠军容国团》《人民日报》发表郭小川的《小将们在挑战》《乒乓球运动的春天》等体育诗歌。《人民日报》发行号外专刊宣传中国登山队的英雄事迹,以登山项目为内容,大量体育文学涌现,郭小川的《攀上最高峰》《英雄踏上地球之颠》,容国团的《贺中国登山队》,郭超的《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马季的相声《攀上英雄赞》等。体育文学文本主要以运动项目为依托,体育诗歌繁盛,“马鞍形”被重点关注项目,《新体育》创设“体育运动百花齐放”栏目,如《举重》《乒乓球》《击剑》《跳高》《射击》等优势项目影响力较大。《中国体育报》第三版设置专栏“百花园”,为体育文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宣传平台和表达空间,体现国家对体育文学的重视。
第一,体育文学作为国家宣传“载道”的重要形式之一,积极发挥其政治功能是此时的特征。第二,体育诗歌数量庞大。以简洁明了、节奏明快、极富想象的诗歌表达对体育的深情。第三,创造者身份多元化。除传统的体育工作者(运动员、教练员等)外,还有如郭沫若、郭小川、臧克家、关山月、周立波等有代表性的作家以及“工农商学兵”队伍。《新体育》“工农商学兵歌唱体育”专栏刊载大量优秀作品,林西煤矿工人创作组、咸宁自治县体委、北京钢铁学院、叙永县天池社社员、北京市纺织机械组,解放军战士、工人(发电局、排字工)等,政府行政官员也积极创作体育文学作品,如车向忱(辽宁省副省长)、嵇文甫(河南省副省长)、秦元邦(广东省体委主任)等,在全民关注体育的热潮下,体育文学迅速发展。第四,体裁多样化。除传统的体育诗歌、(短篇)小说等,独幕剧、寓言、民间故事、相声(小品)、歌曲(民歌)、快板等多元化的体育文学出现,其中马季、常宝霆创作大量的体育小品,如《登山英雄赞》《看球记》《我爱乒乓球》《不动健将》《玩命》《美国“新体育”》《与我无缘》《小河流水》《划得来》《因噎废食》等。
1966 年,军事管制的体育系统取代各级体育行政机构,“军宣队”进驻各级体委,体育组织遭受严重摧残,体育管理机构陷于全面崩溃,体育活动及体育文学创作全面停止。1971 年,周恩来主持召开全国体育工作会议,我国体育逐渐开始复苏,国际体育交流和比赛逐渐频繁,竞技体育迅速恢复发展。1974 年,全国体育工作要点中提出,体育要配合外交斗争,贯彻执行革命外交路线,积极地有步骤地开展国际体育运动。1976 年10 月,体育战线彻底拨乱反正,发展社会主义体育事业成为重点工作。
这一时期体育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体育文学作品数量有限,类型单一,体育的政治价值居主导,体育价值观激进。1966 年1 月,《光明日报》刊载张彩珍纪实文学作品《苍海出蛟龙—略谈1965 年体育运动的成就》[8],1966 年第一期《新体育》刊载窦孝鹏体育小说《高山上的篮球场》。值得一提的是,第31 届世乒赛的举办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乒乓球锦标赛开启了中国“小球转大球”的体育政治传奇,体育外交项目从乒乓球扩展到武术、足球等,拉开中国重返世界体坛的序幕,同年,联合国的2758 号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1 年,北京首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中国队获得女子团体、单打两项冠军,成绩斐然。1972 年《新体育》在停发6 年之后首次印刷,歌颂亚乒赛的作品大量涌现,如郭沫若的《颂首届亚乒赛》,袁鹰的《胜似春光——写在第一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的日子里》等。1975年,第三届全运动召开,体育诗歌《龙腾虎跃的运动场——献给第三届全国运动会》《参加第三届全国运动会的感受——日记几则》《新骑手——看第三届全运会上马术表演》引发群众对体育活动的向往与参与热情。
第一,“文革”时期体育文学生存空间十分有限,且均以体育竞赛如世乒赛,全运会等为契机,仅有的群众体育项目仅游泳发展较好,为纪念毛泽东畅游长江,每年7 月16 日举办的各级游泳竞赛。游泳主题的体育诗歌较多,如《我怀念着“七·一六”》《在毛主席游泳的地方》《毛主席号召来游泳》等广为传播。第二,仅有的体育文学呈现“极端政治化”特色。文革期间,工矿和企业取消工间操,城市职工中有组织的群体活动完全消失,体育活动的政治化倾向明显,体育文学也突出政治特色,内容单一。第三,体育文学创作者年龄较小,多为中小学生,以浓厚的政治热情歌颂体育。如《我为革命来练跑》(初一 张智军),《锻炼》(四年级 辛乔美),《勇当革命小闯将》(三年级 张振德),《我练投弹为备战》(初一 肖燕)等。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成为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体育领域率先开始改革,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国家体委提出“在本世纪内成为世界上体育最发达国家之一的奋斗目标”[9]。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唤起举国上下的“体育热”,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肯定“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体育具有凝聚人心,振奋民族精神的功效,伴随竞技体育的发展壮大,国家大力发展体育文学,弘扬竞技体育成果并转化为精神食粮以飨群众,鼓舞全民建设的热情,体育文学走向全面繁荣。
体育是民族精神的橱窗,报告文学是文学的轻骑兵,体育报告文学迅速发展并蔚为大观,成为体育文学中作品数量最多的体裁(见图1)。1979 年,理由的《扬眉剑出鞘》成为体育报告文学的先驱之作。
4.2.1 三次座谈、两个组织、三次评奖、一本专刊推动“冠军文学”全面发展
20 世纪80 年代是文学的“黄金时代”,文学不仅是文化娱乐的方式,也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这一时期,中华体育健儿誉满国际体坛,极大振奋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奥运健儿成为社会争相崇拜的“民族英雄”。同时,随着群众体育普及,体育文学因承载群众对体育的喜爱也获得良好的发展效果。时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分管体育宣传工作的张彩珍提出,群众体育生活需求的增长和体育改革的全面展开都要求体育报告文学迅速发展并深入体育生活、紧扣时代背景、紧跟改革步伐,充分反映改革的成果和矛盾,深入挖掘人物内心。
基于群众需求和国家宣传的需要,大量体育人物传记涌现。1980—1992 年,我国出版体育人物传记近70 部,如《冠军之路》《冠军的童年》《金牌在国歌声中闪耀》《争夺世界冠军的时刻》《从零开始:中国的世界冠军》《体育王冠上的明珠》等。其中《新体育》1979—1983 年共刊载纪实文学(含传记、报告文学)约130 篇,体育小说约20 篇,体育诗歌约30篇,体育散文15 篇,基于体育报告文学数量之多,1983 年设置“报告文学”专栏并推出体育文学季刊。1978—1992 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和《新体育》的体育纪实类作品内容最丰富,多达400 余篇;同期,《体育博览》开设“体育文学”专栏。1984 年,第23 届洛杉矶奥运会期间,国内期刊、报纸设立“奥运特辑”报道奥运盛况,大量体育报告文学专辑出版,如《足球教练的婚姻》《斯韦思林杯上闪光的名字》《金牌从0到15》《奥运会上的中国冠军》《十五块金牌》等。1985 年,洛杉矶奥运会的“盛世激情”持续发酵,举国上下沉浸在实现中国体育“百年梦想”的喜悦中,奥运冠军自传集中涌现,如郭永林的《我和篮球》,侯家昌的《我的羽球生涯》,童非的《我的夙愿实现了》,李宁的《世界体操大赛日记》等。
三次座谈会召开,为体育报告文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集结优秀创作者共同探讨体育报告文学深入发展。1983年,《新体育》举行体育报告文学座谈会,李玲修等优秀创作者参会讨论,认为,写好体育题材的作品,关键在于深入采访,多关注冠军背后的无名英雄。1986 年,《新体育》杂志社再次举行体育报告文学发展座谈会,全国多地作家和业余创作者,《人民文学》《当代》等期刊负责人参加会议,提出当前体育报告文学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1)数量有限,有强烈的感染力的振奋之作更少。(2) 主题单一,写法雷同,很多题材未能挖掘出体育发展中的深刻矛盾,缺乏创新。(3)违反真实,掺入虚构,编造“事实”,造成不良的社会效果。同年12 月,《体育博览》与《新体育》联合承办“中国体育报告文学研究会第二届年会”,30 余名作家、评论界冯牧、周明、阎钢等参加,深刻总结体育报告文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振聋发聩的力作少,作品的结构与思想内涵存在模式化倾向。(2)创作仍有禁区、雷区,有待体委有关部门的思想进一步开放,为作家观察和介入体育问题提供宽松环境。(3)需深入生活,挖掘和表现能力再提高。
两个组织的涌现,为体育报告文学创作发展提供了平台与保障。1985 年,体育文学在全国影响力增加,国家体委宣传司联合中国作家协会组织成立中国体育报告文学协会,鲁光任会长,陶嘉善、何慧娴、理由等为副会长,张健任理事,杨匡满、叶文玲、肖复兴、陆兴儿等为会员,后为扩大队伍广泛吸纳记者,如新华社记者杨明等。体育报告文学研究会的机构任务是围绕4 年一次的奥运会组织采写,作品集结成册出版向社会广泛发行。同年,《中国体育报》在“繁荣文艺创作,发展体育文艺”号召下,肖复兴等作家在四川组织成立了体育报告文学研究会,这是唯一一个体育文学理论研究机构[10],邀请一批全国有影响的作家、评论家加入,刺激体育文学再创作。
全国体育报告文学的三次评选,诞生了百篇优秀的体育文学作品,促使“冠军文学”达到顶峰。1987 年,《人民日报》体育组、国家体委训练局团委和北京电工设备联合公司举办“优秀运动员征文比赛”,为优秀运动员书写提供平台,后组集优秀征文出版报告文学合辑《冠军心曲》。同年,国家体委首次举办“宝石花”体育报告文学奖评选,是首次全国性的体育报告文学评奖活动,配合4 年一度的全运会,检阅我国体育报告文学的成就,扩大体育宣传,全国20 余家单位推荐了120 余篇作品参评,其中荣高棠、冯牧、张彩珍、严文井、冯骥才等担任评委,10 篇作品获一等奖,15 篇获二等奖,受到了体育界和文艺界的瞩目。1988 年,为壮大改革潮声,百家刊物联合发起大型报告文学“中国潮”征文活动,用文学记忆定格体育的“繁盛”,评选出优秀报告文学一等奖作品10 篇,如尹卫星的《中国体育界》,赵瑜的《强国梦》等深受读者喜爱。
体育文学专刊的产生是对蓬勃发展的体育文学的肯定,也为其繁荣发展提供了充裕的表达空间。1986 年,我国第一本体育文学刊物《腾飞》创刊,李梦华作序,在我国体育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推出中篇小说《角逐,并非在赛场上》《江湖男女》,短篇小说《从零开始》《棋坛父子》,纪实小说《大西洋上的冒险者》《罗马角斗士》,体育散文《清晨的跑》《世界是运动的》,报告文学《郎平外传》《与祖国同名的姑娘》,电影文学剧本《跑在最后的冠军》,体育诗歌《美的冲浪》《体育颂》,武林小说《太极二决》等作品。
4.2.2 汉城“失利”促使“问题文学”繁盛发展
1988 年,汉城奥运会不仅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转折点,也成为体育文学从“冠军文学”向“问题文学”转向的导火线。汉城“失利”后,我国体育发展中的深层矛盾集中爆发,4 枚金牌暴露了体育体制上的种种弊端,同时引发国内舆论的严重不满,“寄托10 亿中国人的热诚期望的中国奥运会代表团在汉城受挫,与历次参加奥运相比成绩惨跌,一时国内舆论哗然,语词激烈”[11]。
汉城奥运会后,社会负面舆论一跃而起,批评报道、反思研讨会、反思类体育报告文学涌现,社会各界掀起关于体育改革的讨论,“兵败汉城”的评价甚嚣尘上。1988 年,以赵瑜的《强国梦》《兵败汉城》为代表,持续对当时金牌主导下的体育价值观形成冲击,引发持续的社会反响。1989 年,叶永烈的《国球三十年》揭示国球“潜规则”,抨击“让球”严重违背了体育精神;1990 年,体育问题报告文学集《汉城归来》收录大量问题报告文学,如《汉城不是洛杉矶》《中国体坛内幕的深层曝光》《梦断汉城——第24 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纪实》《泪洒汉城——奥运会反思录》等;1993 年,体育报告文学作品合集《五环旗下大突围》《何智丽风波》出版,标志着我国体育文学走出国家宣传的主流框架,为体育价值观的多元化传播奠定基础。
体育“问题文学”表达了国人在汉城奥运会后内心经受的巨大失落,同时也传出了一些更加理性、冷静的声音,对金牌的态度和认识也逐渐趋于成熟。“第24 届奥运会将成为中国体育运动的真正起点,清醒地认识差距,正确对待失利和运动员,胜了不忘乎所以捧他们上天,输了不无端指责打他们入地,剥掉附加在体育上的不属于体育的东西,以一种开放的眼光去看待体育竞赛。”[12]
4.2.3 体育题材成热门选题促进体育小说新发展
现代体育天然的竞争性、悬念感、戏剧性使其成为小说的最佳题材之一。体育小说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透视出时代、历史及人物命运的冲突,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一批优秀的体育小说,如冯骥才的《献你一枝花》《神鞭》,阿城的《棋王》,莫言的《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羌笛怨》《迷路的孩子》等脍炙人口的体育小说流传广泛。1980 年,《新体育》举办“体育小说”征文活动,刘心武的《深谷消息默默流》,张洁的《含羞本》,叶永烈的体育科幻题材《球场外的间谍案》等20 部优秀体育小说在同期获得读者的广泛认同。1981 年后,一些体育小说零星散落于各类文学期刊,如《棋手和他的女友》《怪鸟》《含羞本》《不能抛弃她》《体育教研组长》《两个体育委员》《迪克·申克逊教练的烦恼》等。1986 年,《近年体育小说选萃》集结十部优秀的中短篇体育小说,1987 年,陶嘉善主编《摘取王冠的人》,1988 年,《世界体育小说精选》翻译出版,汇集普希金、杰克·伦敦、海明威、茨威格、川端康成、阿城等知名作家作品。
4.2.4 出现一大批体育报告文学优秀创作者
20 世纪80 年代,我国体育报告文学领域涌现一大批优秀作家,如理由、鲁光、王鼎华、赵瑜、肖复兴、尹卫星、张健、李玲修、陶嘉善、何慧娴、傅溪鹏、张祯祥、彭瑞高、张挺、缪晖、罗达成、陆星儿、杨匡满等。他们是伴随新中国体育一起成长起来的资深体育记者、官员、教练、作家,他们亲身经历中国体坛的风风雨雨,目睹体坛英豪们为国争光的历程,深度思考并热爱中国体育,将毕生的热情投身于体育文化发展,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忠实记录者和书写者。
第一,冠军文学繁荣发展,凸显奥运冠军精神。20 世纪80 年代我国体育战线成绩优异,报告文学迅速回应,形象生动的记录了奥运健儿们的英雄事迹,弘扬了奥运冠军精神,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和热情。但由于人物传记的盛行,无形中挤压了其他文学形式的生存空间,一定程度上导致文学形式单一,同时也造成未得金牌运动员无被书写空间的。
第二,体育报告文学开启“文艺干预社会”的思潮。1985 年开始报告文学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体育报告文学如《倾斜的足球场》《5.19 长镜头》《强国梦》《兵败汉城》等作品承担起社会批判的责任,突破了原来报告文学注重起承转合、散文化的结构和事件故事模式,开始深入思考社会问题并向高层进言,引发读者关注,通过自下而上的社会力量推动体制的转型或改革,这在百废待兴的发展形势下被视为一种社会谏言方式。作者以鲜明的主体人格、忧患意识与激烈的言辞表达了对体育发展的忧患,体现了作家以文学的形态承担社会改造的责任。
第三,文本内容以人物传记为主,关注优秀运动员的比赛过程,契合群众迫切想要了解运动员的基本心理,也在无形中促使更多的运动员提起笔来书写自我。也有作品将视线转向运动员和教练员之外的体育科技人才,如《莱茵河畔的拼搏——记建国以来的第一位体育博士田麦久》等。另外中西体育文化交流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视野开阔的文化思想参照系,有作品关注中外运动员差距,注重中外文化的比较学习与传播,如《勇向前不退缩——记美国职业篮球明星海斯》等。
第四,这一时期以国家体委主导,集合众多社会力量,从创作与理论上共同促进体育文学发展,实现体育文学从理到实践的飞跃。
第五,创作队伍由作家转向体育记者,专业的体育记者撑起80 年代报告文学繁荣发展的稳定局面,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
1993 年,国家体委在十四大会议精神的基础上探讨深化体育改革的共识,我国体育事业在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曲折前行。体育改革逐步深化,“唯金牌”逐渐让位于“以人为本”的体育价值观,宏大的国家叙事难以唤醒民众的关注。社会转型背景下,市场经济盛行导致文学影响力的衰退,消费主义时代的文化语境中,体育文学从带有政治意味的身体叙事转化为围绕时尚与市场旋转的市场化叙事,体育报告文学的批判性降低,大批作家不再关注这一领域,前期颇有成绩的专业人士或退休或兴趣转移,唯一的理论研究机构也“名存实亡”。
纵观这一时期的体育文学作品,数量减少,影响力降低,其中《马家军调查》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轰动一时。90 年代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经济搭桥,文化唱戏”的文化消费主义盛行,文学市场化、商品化成为一种思潮,精英文学被消解,大众文学盛行关注个体情感的宣泄与表达。体育文学走向没落,群众更关注体育的休闲叙事与体育比赛的内幕。1992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力挽狂澜给中国体育带来空前的胜利,但国人的体育情感发生变化,体育民族主义情绪弱化进而关注个体的发展需求。同时,电视的普及让信息传播方式更生动、迅捷、多样化,声音、图像等的介入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第一时间形象地领略体育明星的风采,从而打破文字的单一化传播,体育文学的读者和创作者均呈现减弱趋势。
在传统文学“唱衰”的社会背景下,赵瑜的《马家军调查》因首次揭露“兴奋剂”问题在全社会引发极大关注,一经发表被抢购一空,被认为是“10 年难得一见”“震撼人灵魂”的作品,并获得“20 年最有影响力作品”。该作品引发国家体委与民间社会强烈的震荡,时任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王鼎华曾前往辽宁并做了详细的调查报告,结论和赵瑜作品中的内容基本吻合。
首先,体育文学发展整体“势弱”。1994 年,《新体育》再次举办体育散文无奖征文,体育文学作品锐减,仅《神奇的哨》《一个关于跑的梦》《马背上的足球梦》《矮子后卫和巨人中锋》《感谢体育》等10 余篇作品获奖。第二,体育报告文学严重滑坡,创作队伍“溃散”。文学商业化、市场化发展趋势下很多作家转向,从“知识分子精英”转化为文学商品生产者。唯一的研究机构,体育报告文学研究会“名存实亡”,报纸、杂志及副刊较少发表体育文学作品,因此整个体育文学呈现出“青黄不接”之态。第三,创作主体从记者转向体育外交家、体育管理者,内容以记录和反思个人体育经历为主,如伍绍祖的《通向奥运冠军之路》,徐寅生的《我与乒乓球》等。仅有少量报告文学,如王崇理的《五环世相》,罗达成的《中国足球青年近卫军》,史铁生的体育散文《体育、意志、信心》等。
2001 年,北京获得第29 届奥运会主办权,实现中国体育发展的百年夙愿,激发了全国人民对体育的热情。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围绕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对体育工作提出两项要求,大力发展全民健身,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成为新时期体育发展的重点,体育文化产业成为体育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的浪潮席卷整个文学领域,网络化的迅速发展造成体育文学走向大众化,内容从体育精神弘扬走向体育休闲叙事,批判性减弱,体育评论和网络文学繁荣发展。
虚拟的网络环境带来自由的书写空间,体育文学创作者畅所欲言,批判性、讽刺性的网络文学繁荣发展。2000 年,杨杰的《假球》被称为中国第一部“长篇足球小说”,被称为“足球文学的开山凿河之作”,随之杨杰的“足球文学三部曲”(《假球》《好球》《混球》)引发社会持续关注。同年,谢红《流金岁月——中国女足档案》真实记录中国女足发展的历史。2001 年,徐坤的《狗日的足球》释放了球迷对足球复杂的情感;2002 年,小说《足球流氓》围绕“3.24”西安球迷骚乱事件创作,阐述体育产业发展问题及体育竞技市场公平的重要性;董长路的《临门一吻》,李寻欢的《足球男人》《女足五题》等网络体育文学具有代表性。2004 年,柯云路的《温情马俊仁》受到读者好评,2010 年,岳冉冉的《女球迷》,朱晓军的《叫板足坛腐败的体育局长》再现体坛打假扫黑风暴;网络文学林海听涛的《我们是冠军》,大秦的《校园篮球风云》,八戒的《飞翔篮球梦》,陈锋的《棋士》,木三的《棋定今生》推出后社会传影响较大。
2008 年,北京奥运会成为中国体育文学繁荣发展的契机,大量体育传记涌现。魏纪中的《我的体育生涯》通过对台前幕后的细节叙述增进了对相关历史事实和人物的理解。2000 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国家体育总局编《祖国的光荣人民的骄傲》《情系祖国:中国奥运健儿报告集》;2001 年,熊斗寅随笔《冲浪人生》;2002 年《中国奥运金牌得主大写真》出版。2006 年,北京奥组委组织一批作家集中创作,领取任务实地采访,希望重振80 年代体育文学的“辉煌”。2008 年北京奥运会后,体育报告文学如肖复兴创作的《其实奥运会已经开始》描绘了30 年来中国体育发展的脉络,孙晶岩的《五环旗下的中国》全景式记录了北京奥运的盛况,关军的《大脚印儿》透过奥运会体育盛事反映社会矛盾。徐坤的《八月狂想曲》是第一部以奥运会为背景的体育长篇小说。2008 年奥运会后,苏北的《共享运动之美》,朱又红的《咱是球星咱怕谁》,白岩松的《笑到最后才是幸福》,黄健翔的《我心目中的最佳阵容》等文化名人的体育评论,郎平自传文学《激情岁月》、李娜的《独自上场》、姚明的《我的世界我的梦》、刘翔的《我是刘翔》等大批体育明星的传记散文都因其创作者的“明星效应”迅速吸引大批读者。2017 年郝敬堂的《中国冰雪梦》出版,是我国首部冰雪运动励志教育报告文学作品。
文学的传播媒介在不断变化,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逐渐走向影视剧改编,文字的符号霸权地位在某种程度上被消解,影音手段在技术层面上解码文字的神秘。新时期,传统文学成为影视改编的重要素材,为影视改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推动体育影视产业发展,拓展了传统体育文学的生存途径,补充阐释传统文学的内涵。正如张艺谋曾指出,“仔细看中国电影这些年的发展,会发现所有的好电影几乎都是根据小说改编的”[13],尤其是叙事性和故事性极强的文学作品更容易成为影视剧改编的宠儿。体育文学立足体育的核心价值塑造人物,讲述每一个体育小人物拼搏奋斗的人生励志故事,蕴含积极向上的人生经验,契合了市场经济背景下人们的进取心态,唤起社会的共鸣,点燃年轻人的梦想与情怀,符合市场主流价值观和大众的需求。因此,促进体育文学成为体育影视精品力作,开启社会效应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成为新时期发展的主流方向。
2016 年,印度体育电影《摔跤吧! 爸爸!》获良好口碑,引发我国对以体育电影为载体的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与反思。基于此,2016 年6 月,国家体育总局与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召开体育文学作品创作座谈会,签署体育文学作品创作协议,以中国女排、乒乓球、姚明、全民健身和冰雪项目为主题,加速体育文学作品与体育电影的“联姻”。赵勇认为“优秀的体育文学作品能够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体育题材一直是文学创作的富矿”。2020 年,《夺冠》(原名《中国女排》)上映,以中国女排传奇人物郎平为主线,借鉴郎平自传文学《激情岁月》再现中国女排成长历程,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作为中国体育的最大IP 之一的中国女排,以独特的文化优势实现中国体育商业化与大众化的双赢局面。随着文学作品改编热潮,体育文学与影视“联姻”成为促进新时期体育文化全面振兴,推动文化兴国战略的重要手段。
中国体育文学发展变迁是国家体育发展战略主导、文学思潮和社会共同参与下的动态多维嬗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家体育发展战略决定体育文学内容、特征、社会功能,为不同阶段体育的社会功能增效。体育发展的动因来自体育内部的张力及国家和人民对体育的需求,体育文学发展从以国家需求为主的政治宣传活动转向以人民需求为主的精神文化活动,从讴歌赞扬到反思求变蕴含着积极的社会力量,对体育发展有促进作用。纵观体育文学发展路径,从行动—身体—灵魂的文化逻辑建构,到体育—文学—影视的体育文化产业链探索,体育文学是宣传体育文化和弘扬体育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新时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国家用行政手段助力体育文学发展,旨在致力于打造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体系,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价值观念深入落实,讲好中国体育故事,推动文化兴国战略的深入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