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择业心理状态与策略

2021-11-22 08:12金秀平宗春燕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4期
关键词:常态毕业生防控

文/金秀平 宗春燕

一、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困境

(一)就业供需的变化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届高校毕业生人数为874万人,2021届毕业生人数达到909万人。随着疫情常态化,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复工复产,但建筑业、房产业、旅游、贸易、影视等一批人员密集型行业仍受到影响,对于应届生的用人需求会有所降低,这就导致了一边是不断上升的毕业生人数,一边是单位用人需求趋于饱和的现象,所有这些都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1]。

现实中,一些对国内国际市场依赖较大的民营企业,在疫情影响下不得不以裁员、缩减用人成本等方式维持经营,而恰恰是这部分企业,此前作为毕业生招聘市场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与此同时,一部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也受到疫情影响,其招聘规模和招聘流程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招聘周期也被拉长。不论是民营企业还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都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场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关系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失衡的现象。

(二)东部地区毕业生就业压力变化

我国东区地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众多科技公司、制造企业以及世界各地的工厂都集中在东部地区。这些大型企业衍生出规模庞大的相关产业链,产业链终端产品受疫情影响需求量降低,使得整条产业链运转速率下降,相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就随之降低。这种情况促使东部地区的高校毕业生返回自己生源地寻求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其他地区的就业市场带来了冲击,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进而加快了恶性循环的速率[2]。

(三)毕业生实际薪资的变化

薪资作为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关注的重点之一,其高低往往对大学生就业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疫情发生前,国内经济稳步增长,群众生活与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相关企业在此过程中也得到了迅速的进步和发展,毕业生的期望薪资待遇也就水涨船高。但是,在当今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企业所给予的实际薪资与疫情发生前存在一定的差距,自然就达不到毕业生的期望薪资水平,这种心理落差也造成了求职就业过程中毕业生消极抵触的心理状态。

二、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状态

(一)就业心理状态呈两极分化

在经历了疫情期间居家上网课学习,到返校在宿舍上网课,再到封闭校园管理下的课堂学习一系列的学习状况,大学生对于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有着不同的认知与理解,这些不一致的认知与理解反映到就业心理状态上就是两极分化:一方面,部分大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过硬的专业素质,对未来充满信心,并没有觉得疫情对自己的就业造成负面的影响,认为自己在社会中能够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事业;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并不急于投身到就业大潮中,对未来的就业信心不足,认为自己还未完全准备好,面对未来的就业存在逃避、不愿接受现实的情绪。

(二)职业意识淡薄,消极等待

目前,在众多企业校园招聘会的轮番宣传下,众多大学生迷失了就业方向,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不明确,这反映出毕业生职业意识淡薄的现状。绝大多数高中生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导下,认真学习书本知识,增强自己应试能力,让自己在高考中考取好成绩,从而考入自己心仪的大学。但是同时,并没有将自己未来要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纳入考虑范围,这样的结果便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就迷失了自我,找不到未来自己发展方向。对此高校也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学生在大学低年级时并未意识到职业生涯学习及构建的重要作用,总是觉得自己距离毕业找工作还很遥远,导致他们对相关工作并不上心,职业意识较为淡薄。另外还有一些已经做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由于他们大多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设计自己的未来工作规划,缺少实际工作生活的参考,使他们的职业规划与现实相去甚远。

此外,很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也出现了“走一步看一步”的现象,这反映出大学生在毕业求职季中的迷茫心态,这部分大学生没有明确的就业意向和就业目标,对于扑面而来的各种企业宣讲会、招聘会,会显得局促与慌张,不能准确地定位自己,同时也不能定位目标就业市场。在这样的两难局面下,有些学生就选择什么都不去做,以逃避的心态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在这种状态下,有部分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惰性,对就业不积极,尽管有时候想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为家庭分忧,但却不将内心的想法付诸行动。相反,却以一种消极的姿态来面对即将的毕业,久而久之,这一部分学生的就业就成了一道难题。

(三)“公考热”依然盛行

新冠肺炎疫情给国内各行各业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这让社会尤其是高校毕业生越发感觉到“铁饭碗”的重要性,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考公”大军中,其中不仅包括了专业素养较强的毕业生,而且包括了盲目跟风“考公”的大学生。“公考热”的盛行,让一批又一批的高校毕业生对进入体制内趋之若鹜,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让大学生在进入社会时并没有太大的优势。然而,当今高校大学生却不能正视这个问题,“精英情节”依旧对他们的择业观念产生了影响,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政府机关的工作岗位依然成为广大高校毕业生的首选职业之一。当然,这对政府选拔优秀人才的确是一大利好,但对于社会而言,却可能会造成人才的浪费;同时,也可能造成一部分盲目跟风“考公”学生的就业困难。

三、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状态的策略

(一)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

当前疫情防控的常态化背景下,为进一步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状态,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流传至今的中华传统美德中便讲求家国一体,有国才有家,高校毕业生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要加强对毕业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他们心中扎根,引导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来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要注重过程引导,充分发挥职业生涯教育的作用。要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就业指导者可以根据不同就业意向群体所要求的专业素质、职业要求、综合能力等来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教育;与此同时,大学生自我就业素质与就业能力需要有展示平台来体现,可以通过专业课程实践以及学业成果展示等形式来展现大学生的专业才能,让其体会到专业的乐趣,从而提升其专业和就业的自信。

(二)提升学生坚定的就业信心

要提升学生就业信心,要从多个维度共同作用,形成合力。

第一,加强大学生专业认同感,提升大学生就业专业素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专业认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通过专业教师的讲授让大学生把握本专业的相关情况;另一方面,要重视第二课堂作用的发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提升大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另外,要通过创建校园文化,形成浓厚的专业学习氛围,依托学院的文化墙、文化长廊等场所,创新专业实践课程形式,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得过程中增强专业意识,强化专业认同。

第二,加强就业指导中的朋辈效应,提升成员的就业信心。要发挥“朋辈效应”,可以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优秀毕业生讲坛,让已就业的学长学姐现身说法,以共情的方式让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打消疑虑,解除困惑,同时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勇敢面对就业市场上的困难与挑战,进一步找准定位,提升大学生的就业信心与能力,让大学生能够轻装上阵,攻坚克难。

(三)构建完善的就业机制

第一,要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就业渠道。就业指导者根据就业摸查了解学生就业去向,做好就业分类工作,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来发布相关就业信息,根据学生的就业需求,做到精准帮扶,一人一策,降低学生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错过招聘机会事件的发生。

第二,关注学生就业心理状态,形成一对一帮扶机制。目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自卑、偏执、依赖、自负等情绪,尤其是焦虑的心理问题是大学生甚至整个社会群体的共性问题,要对这些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与辅导,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稳定学生的情绪。

第三,要建立家校联动、全员参与的就业机制,将就业政策“置顶”,以立德树人为抓手,确保就业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精准化地高效运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精准到人,做到就业服务无死角。

综上,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就业心理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作为就业工作者,要进一步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构建完善的就业机制,以此来促进大学生更快、更好、更高质量就业。

猜你喜欢
常态毕业生防控
9岁的高中毕业生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