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平衡走游戏发展小班幼儿平衡能力的实践探究

2021-11-22 08:08:17冯军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灌篮 2021年26期
关键词:走线平衡木绳子

冯军 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通过总结一些代表性的传统游戏,进行传统项目实践。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传统游戏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且体育游戏是幼儿园传统游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完成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在吸纳传统游戏资源的同时,还会经常改变游戏活动的各种环境条件和活动方式(如传统游戏翻花绳、跳绳等),将传统资源拓展化,丰富游戏形式以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用能力。此外,由于游戏带有一定的娱乐性、趣味性,在对传统游戏翻花绳、跳绳的资源开发下,将“绳子”这一元素进行保留,也从中萌生了一些资源灵感,在传统形式“翻”“跳”的基础上,将绳子置放于地面,组织幼儿开展“踩”绳走的游戏,使之更进一步将传统游戏资源进行了整合与利用。此次研究,选取了小班年龄段为施教对象,并将“踩绳子”游戏开发为一系列平衡走游戏的游戏活动,以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一、现状分析

小班孩子对平地上的平衡走掌握的比较好,能够灵活自如的完成,但是变化到一定高度和宽度上的平衡木走的平衡练习时,这在孩子的活动中出现一个新的问题,部分幼儿会由此产生害怕的心理而不敢走,部分孩子走的速度慢,会非常小心,部分孩子会从高低不一的平衡材料上掉下来。针对上述情况,在活动材料的选择和活动方法的提供上,给他们有一个逐渐过渡、慢慢适应的过程,从而使幼儿在高低不一的平衡木上做各种动作,来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在实施游戏过程中,需要为幼儿设置利于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游戏材料,并结合动作要领,以实现平衡能力为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师指导。

二、平衡游戏的主要价值

(1)发展平衡能力:设置游戏情境,让幼儿保持愉快心情,在游戏过程中,运用身体协调能力将肌力、敏捷性、平衡感、韵律感等,配合视觉、听觉等感觉系统,发展幼儿平衡感。

(2)培养规则意识:幼儿能够在体育游戏的集体互动中,养成守纪律的好习惯。当幼儿参与集体游戏时,在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学会谦让与合作,为了让游戏持续开展下去,长时间引导幼儿相互尊重,通过遵守规则,以完成各类游戏活动。

(3)提高抗挫心理:在游戏中,当幼儿遇到突发情况,比如:跌倒受伤、同伴冲突、与他人发生冲撞时,幼儿既可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又可以掌握自我防卫技能,从而在挫折感调试的过程中,加强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在有竞赛、有情境的游戏中,幼儿能够主动关注“游戏信号”,结合信号做出快速思考与反应,尝试针对游戏采用应变策略,使其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均衡得以加强。可见,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技能,促进身体协调,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敏性。

三、实施过程

1.提供材料

在场地上出示高度(10~30厘米)宽度(15~20厘米)的平衡木,请幼儿扮体操运动员,听音乐,自由选择动作走过平衡木。中间提醒幼儿可不断变化手臂动作,如叉腰、上举、侧平举等,我在一旁观察,部分幼儿已能完全自如地通过平衡木,部分幼儿虽能独立活动但动作还很笨拙,部分幼儿还不能独立地进行活动,还需要给予幼儿不同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在每次活动时,除了灵活的随机指导外,还必须要有重点指导内容和计划。如最初阶段是重点指导那些没有勇气做平衡木的幼儿;其次是指导那些大胆选择在窄的平衡木上走的幼儿;再次是指导那些不敢在高低不一过河石的幼儿;最后是指导那些在过河石上走的幼儿等,除了材料选择的重点指导外,还要有落实到那些幼儿身上的具体指导方法的考虑。

2.重点指导

小班幼儿初步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因此在体育圈游戏活动中,我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实际水平,确定了培养幼儿平衡能力的近期活动内容,同时围绕这一内容,按照从易到难的方式设计能够调动幼儿积极性的有趣的游戏活动,并帮助不同水平的幼儿选择相适宜的平衡木材料(如:能力弱的幼儿可以逐渐增加平衡活动的难度,即在高度选择上,从较宽的平衡木过渡到较窄平衡木;高度选择上,从较低平衡木过渡到较高平衡木),使每个幼儿在每一次游戏活动中都能获得不同的经验。

(1)走小路:地面平衡的练习

我首先让幼儿练习在平地上的平衡技能,我选择了两种平衡材料作为我班孩子的主要游戏内容,第一种是在地面上摆出宽约25厘米的“小路”(直线)内行走。第二种是用平衡棍在地面上摆出直线小路。刚开始,幼儿走起来小心翼翼,生怕踩到线外,速度相对较慢。渐渐地,他们的速度越来越快,有的已经走得飞快。于是,我将“小路”的宽度调整为15厘米,并把平衡棍在地面上摆出曲线小路,借此提高游戏难度,以帮助幼儿积累平衡的经验。

(2)过小桥:学走平衡木,尝试加速走

经过练习,幼儿能在地面平衡材料上平稳地行走。针对这一情况,我组织了平衡游戏——过小河。活动前,我让幼儿尝试走三组不同层次的平衡木游戏材料,分别为:标准组(宽10厘米,高30厘米,长300厘米),低于标准组(宽20厘米,高20厘米,长190厘米),低于标准组(宽10厘米,高10厘米曲线平衡木。孩子们在不同宽度、不同高度的“小桥”上,我组织孩子由易到难的大胆尝试,从而让幼儿对不同形式的平衡技巧的练习都有体验。

(3)送礼物:进行有高度的平衡练习

我在体育圈平衡活动的选择上逐步从低到高、从宽到窄呈梯度式游戏过程。在幼儿对地面上的平衡练习已经很熟练的基础上,我让幼儿尝试走体育圈游戏材料——半圆过河石。幼儿刚开始看到半圆过河石时,不会走,有部分幼儿会害怕不敢尝试。当孩子在过河石上面走时,往往会因为小脚重心的偏离而从“石头”上掉下来。这时,要求幼儿尝试用平衡的基本动作——上体直,眼睛往前下方看,两脚交替向前走,且小脚重心要在石头的中间位置,不急也不慌。孩子在练习一段时间后,其行进速度快了许多。在孩子掌握了半圆过河石平衡技能的基础上,我又让孩子尝试走高度不一的过河石,因为过河石高度不同,孩子稍不留意,就会控制不好身体。但孩子基于对半圆过河石的经验的迁移,很快就能保持身体平衡,且行走速度也越来越快。有一部分孩子则通过摸索,动作更加灵活、自如。

3.创设探索的平衡情境

情境化的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有重要作用。在体育圈的平衡游戏中,我以情境“小兔拔萝卜”来吸引孩子的活动兴趣。孩子们在活动中扮演小兔子,通过不同的道路才能到达萝卜地,拨到萝卜后再通过另外的道路回家。这样把平衡活动融入情境中,既锻炼了幼儿的平衡能力,又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平衡活动的开展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体发展水平,将活动内容赋予一定的情节、角色等,使之更有趣味性,以达到促进幼儿平衡能力发展的目的。

4.平衡走游戏的拓展性方案指导

(1)两人一组,走小路

游戏目的:发展平衡走的能力。

游戏玩法:在游戏中,将绳子放置于空旷的户外场地上,营造出一条长长的小路的游戏环境,幼儿一前一后,从绳子的开始端走到结束端。

帮助给予:①在走绳子过程中,为使幼儿身体保持平衡,可以提醒幼儿打开双臂稳定身体;②可以模仿各种小动物角色,增加游戏的趣味性;③建议选择直径较细的绳子,之后可以增加难度,为幼儿准备粗绳。

(2)走图形

游戏目的:发展平衡走的能力。

游戏玩法:

方法一:三人一组的游戏,将绳子放置于地面,拼摆出三角形形状,请三个幼儿各站在三角形的一个角上,依次按顺时针方向走。

方法二:四人一组的游戏,将绳子放置于地面,拼摆出正方形形状,请四个幼儿各站在正方形的一个角上,依次按顺时针方向走。

方法三:五人一组的游戏,将绳子放置于地面,拼摆出圆形形状,请五个幼儿站在圆形上,依次按顺时针方向走。

难度设置及帮助给予:① 游戏过程中,以角色的口吻提醒幼儿走的动作要领:脚跟对脚尖,双脚交替向前走;②动作熟练以后,可以将向前走绳子变化为向后退着走绳子;

(3)走走停停

游戏目的:提高身体的灵活、平衡能力。

游戏玩法:在游戏中,将绳子放置于空旷的户外场地上,拼摆出一条长长的直线或圆形。播放音乐,当幼儿听到音乐停止时,停止走线;音乐再起时,接着走线。

难度设置:① 最开始时简单的按指定方向走线;②要求孩子按音乐节奏快慢走向,花样走线。

帮助给予:① 最开始可在老师的听令下进行走停游戏,以熟悉游戏形式;②熟悉游戏后,再播放音乐走线,引导幼儿注意脚下的直线,在音乐停止时,双脚停在线上;③走线过程中,不要过多关注幼儿走线的节奏感,幼儿大胆、自主参与即可。

(4)动物模仿秀

游戏目的:提高身体的灵活、平衡能力。

游戏玩法:教师以小动物的口吻创设情境,孩子在情境表演的游戏氛围中,进行角色模仿,模仿动物的过程中,既可以模仿声音,又可以模仿动作(借用手的动作、脚的动作)做出不同动物的造型。

难度设置:①最初,可以选择模仿声音;②熟练之后,可以选择部分肢体部位参与动作模仿,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启发其进行动作的变化与多个肢体部分的动作组合。

帮助给予:①游戏中,可以为幼儿摆出不同形状的绳子路线图,保证幼儿参与活动的空间,使其保持平衡;②当孩子熟练后,可以进行花样走线,如:横着走线、踮脚走线、蹲着走线等。

四、启示

1.为幼儿创设自主发展的环境

在组织游戏过程中,结合幼儿的兴趣点,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材料,可以帮助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游戏。实践证明:当幼儿以积极愉快的情绪投入活动过程时,幼儿探索能力更强。作为教师,其一,了解幼儿的动作发展的需求与现状,结合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与节奏,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游戏环境和材料;其二,努力挖掘游戏运动形式,推动游戏的发展,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自信感、成功感,从而让幼儿保持运动的积极性。

2.形成幼儿良好的品德习惯

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在户外游戏中,教师应引导幼儿逐步养成遵守规则、遵守纪律的习惯。然而,良好的品德习惯有利于开展后续体育游戏活动。体育游戏多是以获得成功、胜利为目的,在组织小班幼儿参加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幼儿学会自己去战胜困苦,培养他们正确应对挑战、认识输赢的坚强品质,而这正是体育游戏所蕴含教育理念。

在平衡活动游戏中,本着尊重儿童发展的原则,做到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活动。探索过程中,我深刻的认识到对材料的控制和调整应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水平。教师要从幼儿现有经验出发,在实际组织游戏活动时,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对活动及时进行临时调整,使学习内容适宜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让每个幼儿在活动中能体验到成功与自信。此外,教师还要保证对幼儿的指导及时、有效、到位,使活动处于一个渐进衔接的过程中。教师在组织游戏前,应对活动中的动作按要求进行亲身体验,对幼儿掌握该动作的重点和难点心中有数,从而保证幼儿在游戏中不仅体验到快乐的情绪情感,还能获得相应发展。

猜你喜欢
走线平衡木绳子
绳子够长吗
摇晃的平衡木
汉字诗:旦
一种大承重集装袋
塑料包装(2019年6期)2020-01-15 07:55:46
艺术“疯狂”客戴志康:从个人情怀与商业利益的平衡木上跌落
艺术品鉴(2019年9期)2019-10-16 08:57:08
绳子穿冰
解开你身上的绳子
取绳子
小学生导刊(2016年2期)2016-11-11 06:09:11
浅析PCB中DDR3等长线的设计
PCB板内阻抗测试需求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