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盱眙县三河实验小学 潘 静
各学科的学习都以语文作为基础。良好的阅读能力有助于理解学科知识,拓宽知识面。要想把知识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全面,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再没有比这个时代的人更重视语文阅读教学的了。但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现状如何呢?
通过多年的教学观察、社会调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表现如下状况:
(1)学生阅读自觉性差,自主阅读能力不足。工作中发现,现在很多小学生缺乏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即使是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也都敷衍了事。阅读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很少有同学去认真思考、做读书笔记。
(2)阅读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师在布置阅读作业时不够严谨,布置的作业往往都是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缺乏长远的规划。作业检查也不够认真、不够深入。对很多学生的阅读深度不做了解,对学生的阅读拓展方面没有做对应的指导。
(3)为阅读而阅读,阅读专项训练多,课外阅读少。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依据考试要求对学生进行阅读专项训练,训练内容单一化,训练问题模式化。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阅读习惯、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较高的阅读水平可以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阅文素养,对优化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也有着重要意义。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语言学习最快、理解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抓好学生的语文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良好的阅读氛围更容易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教师通过树立学生榜样,通过榜样力量来带动学生积极阅读。我通常在每一个学习小组选一名阅读代表,让阅读代表定期和学生一起制定读书计划,交流讨论阅读进展,分享阅读内容和感受。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读书交流月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每个月的月底,班级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我推荐学生自由选读《三国演义》部分章节,然后在本月的读书活动中进行交流。通过交流,我发现每个学生选读的章节都不同,对章节中人物的形象、事迹都有较深的印象。他们讲得绘声绘色,兴致很高。很多同学表示还要继续阅读,直至把整本书读完。
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激起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利用视频或是影像资料来再现阅读内容,触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景阳冈》一文时,教师可以播放武松打虎的片段。小学生在观看了武松和老虎打斗的真实画面后,再来理解老虎的“一扑”“一剪”“一掀”动作就容易得多了。学生观看后,也会对故事的内容有较清晰的记忆,对武松的机智勇武的性格也会有较深的感悟,阅读兴趣也会更浓。
我们首先要努力做好课内阅读,扎实完成课内阅读任务。学生在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教会学生朗读语音语调的变化,作者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朗读形式的多样化:默读、大声读;一起读、分组朗读、分角色朗读。
我们还要把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除了阅读教材内容外,还要阅读和教材配套的读本,教育部制定的各个年级、学段必读书目,教师应列出书单,让他们阅读。例如,在学习了《鲁滨逊漂流记》后,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和《木偶奇遇记》等书籍。这样,学生对历险、奇遇类的童话故事就会有大致的了解。这样会激发学生去阅读大量此类小说,无形中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学生的阅读基础是有差异的,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尤其是自主阅读时,要区别对待。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允许学生在理解和认知上存在差异。对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做浅显的、基础性的要求;对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指导他们进行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阅读。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要求学生制订阶段性的阅读计划,并提出阅读目标和要求。教师还要教会学生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
总之,阅读能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活力,在学习这条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快、更久、更好。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提升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