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小学 沙玉芹
“语文教材就是个例子。”这一极其精辟的“教材例子论”,一方面在于强调教材资源的典型性和优质性,另一方面还在于启发我们——学科教学应以教材活动为主,但绝不局限于教材范围内,而是要围绕儿童学习和发展需要,适量地进行“补充、拓展与延伸”。唯有如此,才能达成“用好教材、超越教材”的最大效应和最优目标。
众所周知,儿童群体不仅生动活泼,而且他们唯“趣与情”而驱动。传统意义上那种“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学科活动,对于极具个性化的儿童群体来说,属于不折不扣的“逆性情”现象,从根本上难以让语文活动与他们相互取悦、彼此亲近起来。这就是说,要让语文活动赋予儿童的生活和文化质感,教师应始终坚持“情趣第一、持续发力”指导思想,通过各类途径和形式,努力打造“善教乐学”的情趣化课程模式,以有效涵养良好的学习心态,滋润他们的乐学情怀。比如,在《猫》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把猫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形态尽现眼前,以此引导儿童在喜闻乐见的“视听盛宴”下进行“视文互动”,切实感知它那“古怪”的性格,既可深化儿童的阅读理解,又能体现语文学习乐趣,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儿童群体而言,认知心理尚处于“直观和感性”发展状态,对人和事物的理解与判断能力相对不足,往往停留在具体形象的“生活感知”层面。在小学语文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教与学活动投放到“自然回归”下的生活化大背景中,这样不仅有利于丰富课程内容和活动形式,帮助儿童更好地学习与理解,而且有利于在善教乐学中进一步赢得学用结合和活力现象。以《春雨的色彩》为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儿童引出教室,去欣赏大自然生活中的桃红柳绿,观察春雨留下的丝丝痕迹,体会春风拂面带来的感觉和心情,并激励他们打开回忆的思想闸门,通过“回味与咀嚼”追寻“春的足迹”,通过“绘画与歌唱”赞美“春天的故事”……如此,便把课文学活了,把春色看懂了。
对于活泼生动的儿童而言,想象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想象,而且想象几乎“塞满”了他们的如梦岁月。如果缺乏一定的“想象”活动,他们的生活不是缺乏情趣就是残缺不齐。与之相应的是,在儿童的生活与学习中,教师善于通过有效的“激励、唤醒和鼓舞”,充分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既可有效调动主观能动性,又能为语文学科活动着色添彩,从中攫取令人期待的“德智互动”效益。以“补白”为例,在《将相和》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中,蔺相如是如何想的”“在负荆请罪后,将相两人和其他大臣又会想些什么”等问题,引导小学生通过“小组研讨+集体交流”形式,开展“读一读、想一想、谈一谈、写一写”活动,进而化“历史剧”为“生活剧”,让语文学习更具生活质感和想象能力。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善行船。”这一广为人知的信条式俗语,意在强调“自主体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善于引导小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自主体验活动,不仅有利于迎合“求动、求取、求新、求异”的生动心态,而且有利于在“手口眼脑”协调互动中培养他们“手指上的智慧”。比如,在《题西林壁》古诗教学中,引导小学生联系实际认知,围绕蕴藏其中的“事物哲理”现象,开展相互之间的研讨和辨析活动,能让真理越辩越明;在学习《太阳》《松鼠》等说明文后,引导小学生围绕“熟悉小动物(或家用电器)”主题进行“读写互动”,让他们切实体会多种说明方法的学用结合……体验式学习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总之,坚持“适切性”原则才是“有效性”教学。在小学语文学科活动中,“情趣性、生活化、想象力、体验式”是构建“善教乐学”模式的最基本因素,它不仅更贴近于儿童学情和文化视野,又能在课内外互动中不断地放大教学效应,我们应为之贡献心智和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