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书证融通的“1+X+Y”传感网应用开发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

2021-11-22 07:31刘大良闫雪梅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0期
关键词:学历证书书证等级证书

文/刘大良 闫雪梅

随着时代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变化,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从培养“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式的传统应用型人才,转变为培养以创新为灵魂的新一代应用型人才。2019年4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将奋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细化为具体行动,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实现书证融通。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以下简称1+X证书制度),建立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互融合的“书证融通”教学制度是重要改革部署,也是重大创新[1]。落实职业院校学历教育和培训并举并重,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认证相结合,促进书证融通,是职教改革方案的一大亮点。

笔者在一年多的“1+X”传感网应用开发的实践过程中可知,仅有“X”证书的教学和认证还不够,还需引入多门行业应用课程形成相应的体系,从而为学生进入相关行业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1+X”书证融通介绍

在“1+X”书证融通体系中,“1”指的是学历证书,即书证融通里面的书;“X”指的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书证融通中的证[2]。其中,学历证书全面反映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毕业生、社会成员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与此相对应,“1”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表现为学历证书课程,体现单个工作领域,夯实岗位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X”表现为等级证书培训课程,体现多个工作领域的综合应用,训练岗位真实工作场景或者工作过程。

在“1+X”发展过程中,“1”与“X”不是割裂的,而是逐渐融合的。需要通过课程重构等方法将“1”和“X”进行逐渐融合,最好的结果是将等级证书培训内容与学历证书课程内容完全融合。完全融合后就没有“1”和“X”的概念,“1”和“X”融为一体也没有课程概念,均是学习领域的形式。每个学习领域都是多门课的一个综合运用(包含了课程A、B、C的相关知识点),而且每个学习领域既包含证书标准要求的知识技能点,也包含了学历证书要求的知识技能点。如此,融合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内容均能够同时满足“1”和“X”的要求。

在传感网应用开发“X”证书实践中,学历课程有“单片机”课程、“传感器”课程,等级证书有“传感网应用开发”。完全融合后出现一个学习领域叫“数据采集”,即学习领域既包含单片机课程知识技能,也包含传感器课程知识技能,既包含学历证书要求单片机、传感器知识技能,也包含等级标准要求的单片机、传感器知识技能,最终实现学历证书课程和“X”证书课程的完全融合。

二、“1+X+Y”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每门课程建设均遵循以职业能力为本的原则,通过配套项目化教材、行动导向教学法、各种精品教辅资源,落实“三教”改革,解决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脱节、教师专业技能与科研水平不高、教材设计与工作过程不匹配、教法与职教学生学情不相符等教学难题,提升师资水平、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而人才培养方案中最核心的部分为课程体系,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同于传统学科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办学特色和专业实际进行设置,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为了保证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的用人需求有效对接,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之前要做好行业企业调研,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形成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这和本校长期以来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是密切吻合的。

在人才培养方案调研过程中,主要调研面向岗位要求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构建的课程体系需要反映出毕业生技术技能实际水平。在实施1+X证书制度后,由第三方评价组织从岗位的用人需求出发,制定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要求,发放“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较为有效地评估出学生的实际技术技能水平,也可作为企业接受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如何有效利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整体调整优化人培的课程体系至关重要。

就传感网应用开发“X”证书而言,首先,通过采集大量物联网岗位的相关数据,将岗位的工作任务拆解与标准化后,清洗与提取其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再通过筛选高职的典型工作任务整合为不同的工作领域,再根据工作领域与课程的对应关系,推导出专业课程库(1、X),根据行业应用案例调研结果推导出行业应用课程库(Y),最终参考物联网行业全工作流程图,按照不同专业岗位(群)类别及“1、X、Y”课程划分原则将课程库中的课程重新划分为平台课(1)、岗位模块课(X)、行业应用实践课(Y),合理构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基于书证融通的“1+X+Y”课程体系。

在整个人培课程体系的推导分析过程中,需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面向的岗位群包含到整个专业面向岗位群当中,因此,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推导过程中分析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需要能够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起到支撑作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也能够对人培课程体系推导过程中分析出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起到检验作用,切实落实了书证融通的同时还保证了专业课程均来源于真实职业岗位的工作领域。

三、“1+X+Y”人才培养体系实践

根据书证融通“1+X+Y”人才培养体系推导得到的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具有以下优势。

(一)整体课程体系优势

课程体系完全来源于真实物联网行业企业职业活动过程,物联网特色明显,具有明确的培养方向和目标。专业基础课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单片机技术与应用”和“电子焊接技术基础”,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无线传感网络”“检测与传感技术”和“通信与网络技术”。

(二)“X”证书岗位模块课程包优势

职业领域(工程技术服务方向)模块课程包对接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在夯实专业基础,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针对性强化学生职业岗位能力。

职业领域课程包中包含“工业物联网应用技术”“智能安防系统集成与维护”和“集成应用程序开发”等物联网应用课程,可以高效使用传感网应用开发类实训设备和器材,提高实训资源利用率。

(三)“Y”行业应用实训课程优势

“Y”行业应用实训课程就是“X”证书岗位模块课程,通过“X”着重培养电子类专业群的专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再通过“Y”进一步培养多个岗位技能在某个具体行业的真实应用。

(四)专创融合的课程优势

创新创业课程不再与专业脱离,可将创新创业融入“X”岗位模块课,实现岗位创新,还可以融入“Y”行业应用课,实现行业应用创新。

(五)专业选修课程优势

专业选修课亦来源于职业工作岗位(群)的实际工作领域,不再与未来工作的无关,是未来职业工作岗位的延伸知识。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是传感网应用开发“X”证书的培训实践过程中,发现了行动导向教学法更适合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从而提高“X”证书考核过关率。

根据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特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保证教学过程的实施效果,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项目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训练学生掌握技能,明白“做什么、怎么做”,并在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了解技能背后的知识;再通过案例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掌握专业技术,进一步明白“是什么、为什么”,在不断循环过程中掌握并强化职业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程的学习。教师利用企业提供的实际项目案例设计课程结构,企业专家配合参与教学设计、课程实施及考核评价。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模拟项目实训,在岗位分工、岗位轮换活动中锻炼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依托企业的相关资源,以企业真实项目为依托开展技能教学。后续有条件之后,安排学生亲自到企业参与完成企业生产任务,借助工作室承接实际工程项目,亲身体验实际工作流程,明确企业标准及行业规范。通过课堂过程、课程单元、课程结构、职业等级标准,分别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素养、工作任务、工作领域、岗位能力,最终评估毕业生规格是否满足企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

四、结语

利用书证融通“1+X+Y”人才培养体系推导模型,构建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根据行业应用和企业需求推导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X”证书岗位模块课程包,采用行动导向法进行课程教学和“X”证书培训,最终培养出合格的具有专业技能的“X”证书人才,充分实现毕业生在物联网行业的就业和长期发展。

猜你喜欢
学历证书书证等级证书
我国书证提出命令制度构造的反思与调整*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浅议高校档案馆提高学历证书翻译效率的对策
关于国家资格框架的功能探讨
《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失误及其影响——以《围城》书证为例
我国民事诉讼书证内涵的再探析
学历证书电子注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