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视角下商洛特色文化的英译与传播研究

2021-11-22 05:51
现代英语 2021年15期
关键词:商洛英译译者

廉 洁

(商洛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一、引言

陕西商洛拥有数千年历史,地处陕西、湖北、河南三省交界处,南北交汇,居民构成多元,形成了包含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诗歌文化、戏剧文化等在内的特色文化,素有“文化绿洲”的美誉。此外,商洛地处秦岭山麓,自然景观独特,是旅游、休闲、度假的胜地,拥有“秦岭最美是商洛”的品牌。经过多年努力,商洛目前已成为首个省级旅游服务标准化城市、全省首个森林旅游示范市、中国百强旅游城市和最佳康养休闲旅游城市。

二、商洛涉外全域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后,我国迎来了大众旅游时代,休闲旅游、度假旅游蓬勃发展。传统的旅游业模式已无法适应广大游客的需求,“全域旅游”的理念应运而生。

近年来,商洛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文旅集群类、康养度假类、精品民宿类、特色美食类4类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游客。据统计,2021年“五一”假日期间,商洛共接待游客416.4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4.66亿元。但值得关注的是,赴商旅游的游客中,国外游客占比较低。

根据《陕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目标,陕西省将加强文化和旅游的对外交流推广,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全力推动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设。在此背景下,商洛需要抓住机遇,借好东风,吸引海外游客感受商洛全域旅游的独特魅力,增强“秦岭最美是商洛”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三、全域旅游背景下翻译传播商洛特色文化的必要性

文化作为心灵与心灵沟通的桥梁,是一个地区吸引游客的重要软实力之一。语言作为文化的代码,传递的不仅是知识信息,更是文化内涵。所以,在语言理解障碍的背景下,翻译的价值就在于帮助人类沟通、传播文化。综上所述,为了发展商洛涉外全域旅游,对其特色文化进行翻译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

翻译商洛特色文化的最终目的是让海外读者顺利接收译文,理解译文,提前感受商洛文化魅力,吸引其赴商旅游。因此,商洛特色文化的译本传播和翻译同等重要。

四、全域旅游视角下商洛特色文化的英译与传播研究

基于知网数据库的查询可知:目前国内学者针对商洛特色文化海外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视角。相关论文共17篇左右,大致可分为两类研究方向:第一类:基于特定翻译理论,如关联理论、三美论等,围绕某种商洛特色文化进行的翻译方法研究;第二类:单纯围绕某种商洛特色文化进行的翻译方法研究,没有相关翻译理论的支撑。其中仅有3篇论文提到了译文需要服务于传播的目的,针对译本传播研究或基于传播目的的英译研究成果明显不足;此外,也没有论文将商洛文化英译与全域旅游发展相结合。

综上所述,基于服务商洛涉外全域旅游发展,丰富文化翻译与传播学结合的理论研究成果,文章将基于传播学的理论框架,对商洛特色文化的英译和传播进行分析、研究。

传播学研究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传播模式研究方面,多位学者先后提出了不同理论。如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香农-韦弗数学理论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丹斯螺旋模式和德福勒的互动过程模式等。

其中,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由奥斯古德创造,施拉姆1954年正式提出。该模式提出了传播过程的四个环节,即编码、解码、反馈和前馈。其中,编码是将信息转化成受众可以理解并能通过媒介传播的符号(如文字)的过程;解码即译码,是受众对符号进行破译和理解,掌握其意义的活动;反馈指受众对接收到的信息做出反应,并将相关反应传递给传播者;“前馈”的概念最早由施拉姆在传播学中使用,指进行传播活动前需要对受众进行调查研究。该模式认为传播者和受众都具有编码、解码的双重角色,互为传播过程中的主客体,由此改变了传统单向流动的线性传播模式。此外,该模式引入了“反馈”“前馈”环节,有助于提高传播效果。

根据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传播模式,商洛特色文化英译传播活动涉及的循环模式应为:翻译(前馈+编码)、传播、反馈(解码+编码+传播)、翻译(解码+编码)。

(一)翻译阶段

翻译阶段主要包括前馈和编码两个环节,涉及的传播元素主要有传播者、受众、传播内容等。

1.前馈环节

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负责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根据传播学理论,传播者既可以是专门的机构、集体,也可以是单个的人。就商洛特色文化的英译传播活动而言,传播者主要包括两个类别。第一类为翻译传播活动的发起人,主要包括政府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等;第二类为译者。

为了确保翻译传播活动的良好效果,达到吸引海外游客赴商旅游的目的,政府旅游部门或旅游企业等首先需要在前馈环节发挥主要作用,可以通过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等方式围绕海外游客(受众)的文化背景、需求、喜好等进行前期调查、分析,然后结合国家政策和自身发展需求,对传播内容选择、翻译策略选择等提出要求和指导,对传播媒介做出判断、选择。

此外,译者也需要在前馈环节主动提前了解海外游客的情感需求、文化特点、阅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习惯等,为翻译策略的选择提供启发。

2.编码环节

在编码环节,文章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就商洛特色文化的英译传播进行研究。

(1)传播内容。商洛特色文化英译传播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帮助海外游客了解商洛文化魅力,吸引其赴商旅游,促进商洛全域旅游发展,因此,传播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

传播内容是由一系列有意义的符号组成的信息文本。在商洛特色文化英译传播的过程中,传播内容包含两个层面。一为原语信息文本;二为译本。原语信息文本的选择又包含两种情形。一种情形为译者的话语权有限,原语信息文本主要由翻译传播活动发起人提供;另一种情形为译者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能够根据翻译传播活动发起人的要求自主选择、调整。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原语信息文本如何提供,它都需要为商洛涉外全域旅游服务,传播商洛独特的、富有魅力的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文化。译本的质量则取决于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2)译者(传播者)。编码环节是商洛特色文化翻译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此环节中,译者承担着编码的任务。但编码又不完全属于个人的活动。一方面,它确实会受到编码者世界观、价值观及文化修养、专业能力、思维方式等的制约。因此,在翻译实践前,译者需要提高业务能力,突破自身局限,培养自己的文化交流意识、文化思考能力等。另一方面,它也会受到编码者所处社会环境、委托人等的制约。对此,译者需要克服各种外在影响因素,具有与时俱进的战略使命感。

(3)编码策略(翻译策略)。翻译策略指在翻译活动中为了实现特定翻译目的而依据的原则和使用的方案集合。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基于翻译传播的目的、原语信息文本的特点等,结合翻译传播活动发起人的要求和前馈调查结果等,合理选择翻译策略(编码策略)。文章基于商洛特色文化前期英译、传播的经验教训,对翻译策略的使用进行分析、研究。

体现在译文当中的翻译策略本身并非呈现扁平化特征,而是具有层级性的特点,具体体现在语言、文本、文化等层面。相应而言,翻译策略就包含了语言翻译策略、文本翻译策略、文化翻译策略等。

在商洛特色文化的英译过程中,首先需要关注、选择的是语言翻译策略。语言翻译策略的不同取决于译者对原语信息文本形式的态度。当译者决定保留(重视)原语信息文本的形式时,可以采用直译策略;当译者决定放弃(无视)原语信息文本的形式时,可以采用意译策略;当译者为了实现原语信息文本的艺术魅力时,可以根据情况改变原语信息文本的形式乃至意义。

需要强调的是,翻译过程中进行转换的对象并不仅限于文字层面,还要进行更高一层级的转化,即文本(由文字构成)之间的转化。由此,文本翻译策略的选择、使用也成为必然结果。英译商洛特色文化时,文本翻译策略的选择主要受到文本体裁的影响。商洛特色文化包括商洛民歌、商洛诗歌、商洛戏剧等。由于同样的文本体裁处于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在语言表达手段、段落布局等方面势必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段落合并、拆分及重组,改写原语信息文本中的语言表达来适应目的语同一体裁文本的语言要求等策略。

商洛特色文化的英译及传播本质上是跨文化的传播活动。仅凭语言翻译策略和文本翻译策略无法完全保障承载商洛特色文化的原语信息文本能够成功进入目的语文化,被海外游客顺畅接受。当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产生差异,甚至冲突时,就需要采用文化翻译策略。文化翻译策略是基于特定翻译目的,译者对原语信息文本中的文化素使用的翻译计划;其中,文化素指能够表达文化实在,或借助文化实在才能被理解的原语语言单位。

在商洛特色文化的英译过程中,译者需要采用的文化翻译策略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为文化移入。该策略指译者对原语信息文本文化素进行保留。当原语文化素异质性不强或者和目的语文化没有冲突性矛盾时,译者可以尽量采用文化移入策略。此外,如果某些文化素在文本中具有独特寓意、历史文化背景等,译者往往需要围绕这类关键性原语文化素的翻译采取文化译入策略。如在唐诗“六百商於路,崎岖古共闻”中,“商於”(古代秦楚边境的一个地域名)是商洛特有文化素,具有历史文化方面的背景知识。英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表达方式可以将其准确翻译。对此,译者可采用文化移入策略,将其音译为“Shangyu”,然后在译本后面加上尾注“an area on the border between Qin Kingdom and Chu Kingdom in ancient China”。 如此得出的译文可以保留原语文化素的历史文化特质,吸引海外游客赴商参观。

第二类为文化移除。该策略指译者直接删除原语信息文本文化素。由于民族性格、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趣味等差异,不同文化之间难免存在冲突性的文化素。对此情况,译者需要采用多种策略设法化解。但当无法解决时,就可以采用文化移除策略,删除相关文化素,确保译本的传播效果。

第三类为文化适应。该策略指调整或改变原语信息文本文化素,使其适应目的语文化。在英译商洛特色文化的过程中,针对冲突性的文化素或异质性强的文化素,译者基于翻译伦理不可能将其全部删除。为了克服翻译困难,译者可以采用文化适应策略。文化适应策略主要包含以下四种方式:文化转化、文化同化、文化淡化和文化美化。

文化转化指为了保留、传递原语信息文本文化素的含义而在翻译中使用目的语文化素。如英译“汉调二黄”(陕西戏曲剧种之一)时,其对西方读者而言属陌生化词汇,此时,译者就可以采用文化转化策略,将其改译为opera,既尽力保留了原语信息文本文化素的含义,又确保了西方读者的理解和文化接受。文化同化指为了顺应目的语文化,将原语信息文本文化素改译为目的语文化素。其结果在于完全改变了原语信息文本文化素的含义。文化淡化指为了避免文化冲突,译者通过采取模糊、委婉等语言手段,尽力淡化原语信息文本文化素可能在目的语文化中引起的反感、争议等。文化美化即审美适应,指为了满足目的语读者的审美需求,译者对原语信息文本文化素进行的美化。

(二)传播阶段

商洛特色文化信息文本英译工作完成后,就进入了传播阶段。在该阶段中,翻译传播活动发起人(传播者)承担着主要角色。他们需要在确保传播效果的原则下,选择传播媒介,将译本传播出去,吸引海外游客赴商旅游。

传播媒介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能够承载、传播信息的各种工具。此外,专门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制作、传播的个人或社会组织也属于传播媒介。作为商洛特色文化英译传播活动的发起人,相关部门要立足自身传播者角色,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一方面,可以利用传统传播媒介,如印制英文宣传手册;利用电视台、电台的英文频道播放带有英文字幕的宣传节目。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新媒介,如开通宣传商洛全域旅游的英文版网页,将译本上传到网站,供海外游客浏览;开设公众号,对商洛文化、全域旅游进行专题英文介绍和推广。此外,也可以委托相关宣传公司,由其对译本进行专业策划和传播。

(三)反馈阶段

反馈阶段包括解码、编码和传播三个环节。根据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前一阶段中的受众(海外游客)成为本阶段的传播者,原来的传播者(英译传播活动发起人和译者)成为本阶段的受众。

海外游客通过传播媒介接收到各种形式的信息文本后,会通过阅读、观看等方式对信息文本进行解码,理解、掌握其意义。解码完成后,海外游客势必会对信息文本做出反应,直接体现在他们是否选择赴商旅游。他们的行为本质上就是海外游客传递给前一阶段传播者的反馈信息。此外,英译传播活动发起人和译者也可以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委托相关调查公司等方式收集海外游客的反馈信息(本质上就是让海外游客对自己的反馈信息进行编码)。获得反馈信息后,英译传播活动发起人和译者需要对其进行解码,以此为参考,调整下一阶段的传播内容、传播策略等,以确保循环传播行为的良性发展。

五、结语

文化是人类沟通的重要桥梁。为了吸引海外游客赴商旅游,对其特色文化进行英译传播,发挥其文化资源优势,就变得非常必要。基于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传播模式,商洛特色文化英译传播活动的循环模式应为翻译(前馈+编码)、传播、反馈(解码+编码+传播)、翻译(解码+编码)。在各个环节中,英译传播活动发起人、译者、海外游客等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只有当各方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商洛特色文化的英译传播循环模式才能得到顺利发展,从而为商洛涉外全域旅游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商洛英译译者
陕西商洛商州区:抓早动快精心谋划产业
作品赏析6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我的是故乡商洛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文化商洛生存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