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冰 郑州师范学院
高校体育教育中体验式教学方法的核心思想是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位置,通过增强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与自律意识,来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教学目的。由于这种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因此,对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体育作为高等院校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不仅可以锻炼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对培养学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也大有裨益。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突出教师的课堂主导位置,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因此,主动参与体验活动的机会少之又少,以至于许多学生对体育课程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进而也无法达到增强体质、磨炼意志的目的。而体验式教学法在体育教育中的应用,给学生个人体育潜质的激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施展空间,学生在体验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的同时,个人的综合素质也得到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程序化,教师常常遵照于教学大纲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参与热情也被打消。而体验式教学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学生在体验各种体育项目时,能够带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投入到真实的教学情境当中,因此,也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体验效果[1]。
多媒体设备是高校体育教育中较为常用的一种辅助教学工具,过去,在应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讲解,或者通过视频演示的方法,对一些体育项目的锻炼技巧进行分解,这种方法不仅抑制了学生体育潜质的发挥,同时,课堂教学过程也过于僵化,进而对学生的个人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为了扭转这一格局,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与真实情境的互动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更多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要领。
比如多数高校学生对世界杯足球赛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选择历届世界杯足球赛的精彩片段,或者某一场经典赛事,将其以视频影像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观看世界杯足球赛事过程中,能够被精彩的过人、跑位、带球、射门等镜头吸引,当视频播放完毕,学生可以对视频内容进行模仿,这样,既能够加深对足球技巧的印象,同时,也能够达到锻炼和增强身体素质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在体育教育中的应用,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体验式教学氛围,学生的个人体育潜质也被激发出来。
在“全民健身”的社会背景之下,基层群众的“健身热大潮”席卷了每一个角落,教师可以依托于这一社会背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社会集体体育锻炼活动的机会,这样一来,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而且自身的身体素质也能够大幅提升。比如以社区或者民间团体组织为主体而开展的“健身操”运动,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带领学生参与到这些民间体育活动当中,并通过体育竞赛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与体育意识,并清醒的认识到体育锻炼在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此外,学生也可以自发组织一个体育运动团体,并通过对民间体育运动群体的喜好与接受能力,来确定体育项目,在保证体育项目具有可操作性与可执行性的前提下,来调动高校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此来深入践行“全民健身”的体育运动理念[2]。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在强调学生课堂主导位置的同时,教师应当格外注重各种体育项目的体验效果。由于高校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体验体育项目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体验状态也各不相同,为了确保体验过程的同步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体验活动当中,教师可以事先对体育项目的每一个分解动作进行演示,学生在模仿教师的动作时,也可以对一些动作技巧进行创新,以突显体验活动的实效性。比如以太极拳这一民间体育健身运动为例,教师只有将每一个动作进行分解,学生才能逐步掌握每一个动作要领。通过这种亲自示范指导的方法,既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和掌握更多新颖的体验项目,而且,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觉与自律意识,这对体育素养的快速养成将产生深远影响。
体验式教学作为高校体育教育中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在增强体育运动意识、自觉参与意识的同时,也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紧紧围绕学生的主观需求,通过创设真实的教学体验情境,使学生具备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进而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