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时政资源的应用
——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为指导

2021-11-22 04:35陈晓丽
名师在线 2021年24期
关键词:时政理论课政治课

陈晓丽

(甘肃省武威市第二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

引 言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教师承担着在新时代促进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理解党的历史使命、认同党的奋斗目标、践行党的行动纲领的重大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也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化价值引领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主战场[1]。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是高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熟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要引导高中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使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指导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利用时政资源开展教学工作,调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增强课堂活力,获得了良好而切实的教学效果。

一、时政资源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应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既要进行扎实的理论讲解,注重课程的系统性、逻辑性,深耕教材,又要理论联系实际,提升教学实效。教师如果只注重观点、原理的教学,忽视联系生动、活泼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便会使政治课失去生机和活力,成为一潭死水[2]。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不能枯燥说教、脱离实际,而是要深入浅出,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从理论层面进行知识讲解,就会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产生距离感,甚至抗拒理论说教,难以让真理入脑入心,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又要突出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把来自实践的最新时政信息和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增强理论的真实感与亲切感,降低理论学习难度,促进学生对理论的认知和认同,推动学生将课堂理论内化于心,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外化于行。在备课时,教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二)增强思想政治教学的时代性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既要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又要看到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学的时代性。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向学生展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突出新时代、新社会的主要矛盾、新的使命、新政策等内容。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以更灵活、更生动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学。教师只有增强思想政治教学的时代性,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时代的融合,增强思想政治教学的现实感、时代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二、高中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用时政资源的策略

(一)强调教师引领,扎实做好时政素材的积累和更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于教师,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要认真且有意识地关注、筛选、收集、整理时政热点信息与素材。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收集、整理时政教学资源。

一是订阅党报和相应的时政报刊以了解时政知识。阅读报刊是获取时政素材的一种传统方式,教师可以对报刊进行剪贴,从而积累时政素材,以便随时查阅,还可以将其送给学生传阅。

二是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获得新鲜有效的时政资源。教师可在固定时间收看《新闻联播》,每天认真观看学习强国等手机App,订阅相关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从而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获得最新时政知识。

三是设置专门的学习笔记,用于时政素材的积累与更新。教师可在教研会及日常讨论中加入对时政热点的追踪与观察,对于每天、每个阶段发生的时政素材做到心中有数。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可用最新的时政热点导入课程内容,并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引用最新的时政要闻和时政资源,这样既可以增强思想政治课堂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原理的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多方培育学生的时政意识与素养

一是挖掘其他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教师可将其他高中学科课程与思想理论政治课相联系,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高中阶段除了思想政治课,历史课、语文课、地理课、数学课等课程都包含或可以衍生出思想政治教育话题。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除教授本学科知识理论,还可以对与思想政治教学有关的内容进行相应的阐释。

二是发挥班主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延伸时政知识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许多教育工作不仅限于课堂,还要向日常延伸。班主任可以有计划地根据本班学生的性格特点、思想面貌等情况开展更为灵活多样的班级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时政素养。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主题班会、主题教育、课前三分钟等契机,宣传、讨论国家最新大政方针、党的最新理论。

三是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时政信息环境,学生在学校文化的影响下所获得的知识与信息可以对其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学校可以在宣传栏等固定地方张贴每天最新的报刊内容;可以让学校广播站每天定时播报时政要闻;固定开展时政演讲比赛活动;组织以时政热点为主题的辩论赛或知识竞赛,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认知、获得时政信息,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四是树立“互联网+”教学理念。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合理收集、引入和展示时政资源,充分发挥时政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每天在固定时间段让学生收看相应的时政节目,利用短视频、微信、微博、微课等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围绕学生、服务学生、以学生为本,聚焦其所思、所想、所盼、所求,使学生真正获得相应的时政感知与感受,增加学生学习思政课的收获。

结 语

总之,在新时代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为指导,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加强时政资源应用,联合多方力量协同培育学生的时政意识与素养,以期取得更好的思想政治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时政理论课政治课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谈初中政治课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时政要闻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时政
时政